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喻、借代和比拟的类型及表达效果》进阶练习 (二)-1

《比喻、借代和比拟的类型及表达效果》进阶练习 (二)-1

《比喻、借代和比拟的类型及表达效果》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全是比喻句的一组是()
①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④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⑤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⑥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④
2.下列各句中,与其它三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D
3.B
4.B
5.D
【解析】
1. 本题要求学生理解比喻修辞的特征。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有“像”不一定是比喻句。

①句“像”表示比较,④句“像”表示猜度,⑥句“像”表示举例。

排除这三句可得出答案。

故选B。

2.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D项是比喻。

A、B、C三项是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根据对修辞的理解来解答此题即可。

A项“朱门”代指有钱的贵族;B项是比喻,以梨花比雪花,以千万株梨树枝头的繁花来比边塞的茫茫雪原;C项“粉黛”代指六宫的其他妃嫔;D项“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故选B。

4. 此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

B项没有本体和喻体,像也不是比喻词。

ACD都是比喻,故选B。

5. 此题考查辨析比喻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分析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

A项,“香腮雪”是指雪白的面颊,这是把“腮颊的白”比作了雪,二者的相似点就是颜色的洁白。

B项,“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苍翠的群山,就好像白银盘中放着一枚青螺。

此句把水比作银盘,把山比作青螺。

C项,把“离愁”比作“春水”,形象说明了离愁的连绵不断。

D 项,以“六宫粉黛无颜色”来衬托杨贵妃的百媚一笑。

故选D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