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阳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阳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摘要:体育精神是青少年的人生成功之道,体育对塑造青少年品格而言极其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意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以及开
展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内涵背景注意事项
健康是人类宝贵的社会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它属于个人和
社会。

而“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充分重视青少年健
康成长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决策。

体育运动则对青少年成长极其重要,可
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为此,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意义重要,刻不容缓。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与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包含两层基本涵义:一是健康的成长,健康的生活和积极状态;二是融入大自然,在阳光下、融入大自然中。

“阳光”代表在祖国和谐的社会环境,照耀着花园里成长的青少年学生。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解读:健康——生
理层面;昂扬向上——心理层面。

首先在生理上,一是增加身体抵抗力;二是促进新陈代谢;三是促进生长发
育和延年益寿。

具体而言,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
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其次在心理上,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
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
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体育锻
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
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体能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近视率居
高不下。

为此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起了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
体质的意见》提出有效确保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努力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
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
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同时,由全国亿万学生阳
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主办的"2007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于6月在北京开幕。

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
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
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把体育教学提升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
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
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
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

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
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
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全党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
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二)树立科学运动、健康第一的现代生活理念
“生活方式”与人类文明进步密切相关。

现代人常犯“文明病”,其中关键是社
会因素,特别是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

作为个人,健康的标准
是一个人特有的。

个体健康是现实的,群体的健康是理想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
康定义对个人或社会来说,过去是否有过或将来是否有“身体、精神、社会都处于完好的”短暂状态是值得怀疑的,这恰恰把运动与健康作为一种生活追求内容和方式,我们必须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从国
际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享受最高标准的健康被认为是一种基本人权;健康是社会
发展的组成部分:健康是对人类的义务,人人都享有健康平等的权利。

(三)把体育教学与学校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应是"一种强调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主观
意识、行为能力等的教育过程,其建设不仅有美化身体的文化,以及身体语言表
述的文化,有相应的体育法规、条例、制度。

此外,还应系统的讲授中西体育的
文化、文明成就、发展规律和当代主题等内容。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有意的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并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来体现体育学科
的人文价值。

(四)把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到传承体育文化层面
"体育文化"的定义是:"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
用身体练习和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应是"一种强调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主观意识、行为能力等的教育过程,其建设不仅有美化身体的文化,以及身体语言表述的文化,有相应的体育法规、条例、制度。

此外,还应系统讲授中西体育的文化、文明成就、发展规律和当代主题等内容。

"
综上所述,体育精神是青少年的人生成功之道,体育对塑造青少年品格而言
极其重要。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乃至全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百振·体育与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1-72;
【2】张春兴·现代青少年运动的心理与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52;【3】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阳光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1999:81-86;
【4】李仪·体育与科学[J],2001(4):45-46;
【5】刘学兰·高校学生对阳光运动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116-1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