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路快速路工程沥青铺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1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情况;1.2根据本工程的设计变更文件;1.3根据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1.4结合我方管理水平、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等进行编制。
1.2本工程施工拟采用的主要文件、技术规范1.2.1国家标准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1.2.2行业标准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7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6-9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2.3常用手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未详之处,参考国家和地方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2编制原则2.1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
2.2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按工期完成本标段全部工程量。
2.3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全标段工程质量创优。
2.4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2.5严格执行现行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评定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积极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6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优先安排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确保合同工期。
2.7合理进行施工布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临时工程用地,尽量利用附近已有设施,做到临时工程与既有设施相结合、与正式工程相结合。
同时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3编制其它说明编制内容包括:重庆路改造沥青铺装工程中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铺装、沥青混凝土(AC-25、AC-20、)铺装、乳化沥青撒布、热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及沥青预拌碎石封层施工的全部内容。
施工组织中明确阐述了沥青面层摊铺施工方案、各主要施工工序的工艺流程、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质量通病的施工建议及工期、安全及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重庆路快速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起雁山立交桥,北至仙山路,沿线共有长沙路、大桥接线、振华路、金水路等30多个路口,27个车站,主线全长14.2km,单层面积约52万m2。
1.1路面结构路面铺装层自上而下为: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 +6cm沥青混凝土(AC-20)+8cm沥青混凝土(AC-25)+沥青预拌碎石封层+SBS改性沥青下封层1CM+透层沥青油(1.1L/m2),沥青间采用改性乳化粘层(洒布量0.6L/m2),面层骨料采用玄武岩,其余为石灰岩骨料。
1.2施工顺序施工顺序:路面清理—路面清扫—透层沥青油(1.1L/m2)—SBS改性沥青下封层1CM—8cm沥青混凝土(AC-25)—改性乳化粘层—6cm沥青混凝土(AC-20)—改性乳化粘层—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竣工清理。
2 施工现场交通情况从目前道路交通情况来看,重庆路、四流路、金水路及周边部分道路将成为沥青摊铺期间运输车辆行驶的主要道路,目前这些路段车流量非常大,届时需与交警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同时因沥青运输车辆载重较大,部分路段不可避免会造成破坏,施工完毕后需进行道路修复处理(需修复路段工程数量待施工完毕后方可确定)。
3 工程特点、难点3.1 本工程分两幅半幅封闭施工,工期较长,根据二灰摊铺完成时间,沥青摊铺及时跟进。
3.2 施工期间道路封闭,同时材料运输路线较长,做好施工期间保通工作为本工程施工的一个难点。
3.3本工程因工程量较大,且施工时段处于沥青摊铺高峰期,做好材料供应是工程顺利开展的一个重点工作,根据需要,拟选用设备性能和产量满足施工要求的沥青材料厂作为本次施工的供货商,同时为确保材料供应,做好施工期间的资金保障也是本工程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条件。
3.4道路施工周期较长,是制约沥青面层摊铺的关键因素,同时需做好与道路施工各标段的配合、穿插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必须按平行作业和流水施工安排施工进度。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1工程总体承诺根据招标文件、招标答疑和业主的要求,结合我方实力,为保证交给业主一个放心、满意的优质工程,我方对重庆路改造工程沥青面层摊铺施工做出庄重承诺:质量承诺:本工程确保达到优良工程。
安全承诺:施工的全过程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杜绝有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1.2‰以内。
工期承诺:保证在业主要求的施工工期内完成本工程施工。
环保承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青岛市施工环保法律法规,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尊重并服从监理工程师。
2施工主要对策合理划分区段和施工任务,健全管理制度。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尽可能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保证措施。
使用新科技、新成果,投入充足的机械设备、人员劳力,兼顾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期三方面的要求。
充分考虑气候对施工的影响以及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
第四章施工组织1 组织机构建立选派精兵强将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施工的各项要求,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组织整个项目的施工。
根据工程特点,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
2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责、功能2.1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施工期间内外协调、施工期间道路保通、文明施工、财务和后勤保障及安全生产工作。
2.2 工程部负责总体施工方案和主体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难题的攻关;2.3 经营部负责工程综合成本计划、综合统计,工程计量及合同管理工作,总成本的核算。
2.3项目施工部具体组织各自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及对各劳务队伍管理,编制工程周、旬计划,制定一般性施工方案,组织工序交底和工序质量检查验收、上报材料计划和设备的使用计划、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核算。
2.4.质检、试验部负责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试验、检验,施工工艺试验控制、施工期间质量控制及报检报验、内业资料编制、整理等工作,负责与道路标段的对接,路基标高测量验收,检查井验收,分两个小组,每组6人,。
2.5材料设备部负责材料设备的采购、调度和设备运转、维护情况、全面材料设备协调汇总等3 施工力量部署拟投入施工组织管理水平高、技术熟练、参加过青岛市重点工程施工的熟练队伍。
4 主要机械设备、机具安排5 主要化验、测量仪器设备安排第五章施工技术要求及准备1技术准备1.1图纸审核组织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内容马上通过与监理、业主及设计部门联系,及时解决,为顺利施工做好最基本的保证。
1.2桩点交接及复测测量工作必须要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
提前施工放线,提前验线,确保测设的准确性是工程质量创优的前提,是施工的质量保证。
进驻施工现场后,首先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专门的测量人员与业主联系交接总路线的控制桩点,并对桩点进行附合测量。
测量人员要认真负责,从计算到施测都必须校核校对,反复检查,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测量人员要会同质检人员、技术人员一起对每道工序做到先检查后施工,将事故隐患消灭在工程施工之前,确保每道工序的万无一失。
本工程现场测量技术标准均按<< GB 50026-2007>>有关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工程测量技术要求实施。
1.2.1全线测量控制:正式开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业主、工程师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现场测量点位标志、对导线点、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如有超限不符或损坏情况及时向业主、工程师书面报告并修复。
对所有的控制点建立易识别的标志和防破坏的措施。
所有永久性测量标桩由项目部测量工程师统一绘制图表存档。
本工程的平面控制点的复测,采用全站仪实施,高程控制点复测用精密水准仪实施。
各分项工程施工测量时,均按项目部测量工程师提供的控制标桩和参数测设,并定期复测各控制标桩,以免各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超限误差。
1.2.2复测与护桩:在业主提供书面资料及现场交桩后,及时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重新布置施工控制网,闭合后交由监理复测认可,经确认后,作为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
各控制点下设砼底座,然后砌砖座保护,避免位移,同时每个月进行控网复测校核。
导线点的复测按照二级导线的技术要求进行。
其精度要求为:测角中误差 2.0秒相对闭合差 1/35000水准点的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
在复测过程中发现有误的桩点、高程控制点,列出详表、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审检,在未做出正确结论之前不得移动原点破坏现状。
待监理工程师确认、修正后方能使用。
对有碍施工或施工时易被破坏及施工后被掩盖的控制桩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并做好锁桩工作,备有明显的标志。
对需移位的控制桩点,事先必须通知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工程师同意指定移置的部位进行补设控制桩,采用坐标法进行补测,确保移出的桩点,能及时准确地恢复原标志测量数据。
做到业主提交的所有测量控制桩点直至工程交工验收完成时完好无损的移交给业主。
复测导线点、水准点成果资料及时归纳整理成正式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签认,归业主所有,复印件保存归档,做为施工测量主要依据。
1.2.3定线测量、控制点的加密及地面标高的复测以复测后导线点、水准点成果资料为依据,进行定线测量、控制点的加密及地面标高的复测。
开工前全面恢复中线、桥墩中心点,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利用全站仪放样程序,采用坐标放样。
1.2.4控制点加密: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等级国家控制点,设立施工测量控制点,并引测至施工区域,建立一个路线施工测量控制网。
同时布设测量基线,并在布设施工控制点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控制点能够便于施工,现场的通视情况是否良好以及不易被破坏等因素,从而定出控制点的准确位置。
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同时设立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加密,增加临时控制点,其精度也需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控制点做好后,应采取措施保护好。
加密平面控制点精度要求为角度闭合差满足±20 n1/2,n是测站数,距离闭合差应满足± 1/10000,加密时支导线点数不宜超过两个。
1.3 试验室试验是加强标准计量和材料检验的基础工作,不违规计量,不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我项目部将成立工地中心实验室,做为施工期间质量控制一个关键部门,负责施工期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自检、试验工作,试验室人员持证上岗,完善各种检测手段,所有检测仪器、仪表、计量用具都在开工前经有关部门标定。
施工期间定期校正,以保证其应有的精度,同时由市政质监站实验室进行本工程质量监督检验。
2 人员、机械进场首批人员进场后,技术资料的审核、中线及标高复测、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沥青砼配合比的选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