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规格种类
16.6MB/S 16.6M B/S
Ultra DMA 0,1,2
33.3MB/ S
Ultra 5
100MB/ S
40 pin 40pin
40 pin 40/80 pin
80 pin 80 pin
1994 1996
1997 1998 2000 2001
Time或者Track to Track time) • 6. 全程寻道时间(Full Stroke seek Time) • 7.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 Time) • 8.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 9. 单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 )
硬盘不同的规格种类及其区别
发展趋势
硬盘性能指标
• 1.硬盘的转速(Spindle Speed) • 2.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DTR • 3.硬盘缓存 •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 5.柱面切换时间(也称磁道切换时间,Cylinder Switch
原生SATA硬盘
• 这是真正的SATA硬盘,采用真正的SATA控 制器,而最新的SATAⅡ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这 个技术允许硬盘对读/写命令重新排序,允 许硬盘根据哪一个功能最接近于磁头当前 所在的位置来执行。
注释:NCQ
• 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本地命令排队) 技术。它是一种使硬盘内部优化工作负荷执行顺 序,通过对内部队列中的命令进行重新排序实现 智能数据管理,改善硬盘因机械部件而受到的各 种性能制约。NCQ技术是SATAⅡ规范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SATAⅡ规范唯一与硬盘性能相关 的技术。 只要硬盘是SATA2的硬盘,那么肯定支持 NCQ技术。但是NCQ不仅要硬盘支持,还需要主 板的支持.
SATAII接口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 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 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 (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 列)等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 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即(Enhanced Small Drive Interface)接 口
IDE硬盘的传输模式
• 有以下三种: • PIO (Programmed I/O)模式 •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 • Ultra DMA(简称UDMA)模式
• PIO (Programmed I/O)模式的最大弊端是 耗用极大量的CPU资源。以PIO模式运行的 IDE接口,数据传输率达3.3MB/s(PIO mode 0)-16.6MB/s(PIO mode 4)不等。
IDE接口的优缺点
• ATA接口优点: <> 价格低廉 <> 兼容性非常好 ATA接口缺点: <> 速度慢 <> 只能内置使用 <> 对接口电缆的长度有很严格的限制
• IDE与SATA硬盘连接对比
SATA
• SATA硬盘采用串行传输技术,分为第一代 SATA和第二代SATA2,其中SATA2可以达 到3Gbps,速度比IDE快多了。 目前情况下,SATA硬盘分为原生和桥 接两种
Ultra DMA 6
133MB/ S 80 pin 2002
俗称
ATA/IDE ATA/IDE
ATA/ID UltraDM UltraDM UltraDM UltraDM
E
A/33
A/66 、 A/100 、 A/133 、
ATA/66 ATA/100 ATA/133
ATA接口
• ST-506/412接口 • ESDI接口:
UDMA
• Ultra DMA模式(简称UDMA)是Ultra ATA制 式下所引用的一个标准,以16-bit MultiWord DMA模式作为基准。UDMA其中一个 优点是它除了拥有DMA模式的优点外,更 应用了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技 术,加强了资料在传送过程中侦错及除错 方面的效能。将取代 PIO和DMA.
•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分为 Single-Word DMA及Multi-Word DMA两种。 Single-Word DMA模式的最高传输率达 8.33MB/s,Multi-Word DMA (Double Word) 则可达16.66MB/s。
• DMA模式同PIO模式的最大区别是:DMA模 式并不用过分依赖CPU的指令而运行,可 达到节省处理器运行资源的效果。
• UDMA模式就全以16-bit Multi-Word DMA 模式作为基准。UDMA其中一个优点是它除 已拥有DMA模式的优点外,更应用了CRC
技术,加强了资料在传送过程中侦错及除 错方面的效能。能完全向下兼容旧式ATA装 置。自Ultra ATA标准推行以来,其接口便 应用了DDR (Double Data Rate) 技术将传 输的速度提升了一倍,目前已发展到Ultra ATA/133了,其传输速度高达133MB/秒。
硬盘的类型
• 目前有好几种: • IDE(ATA)硬盘 • SATA硬盘 • SCSI硬盘 • SAS硬盘 • SSD硬盘
IDE
• IDE硬盘也叫ATA硬盘,是采用并行传输技术的硬 盘。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 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 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 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 可靠性得到了增强。 IDE硬盘的接口类型:ATA-1(IDE) 、ATA-2 (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 、Ultra DMA
ATA规格表 规格 ATA-1
ATA-2
ATA-3 ATA-4 ATA-5 ATA-6 ATA-7
最大支 援模式
最大传 输速度 使用排 线 年代
PIO Mode 0,1,2
DMA Mode 0,1,2
Multiwor d0
3.3MB/S
PIO Mode 與ATA-
3,4
2相同
Multiword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