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孩子压岁钱利用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每每一到过节,小孩子们都能收到家里长辈给的压岁钱。
压岁钱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压岁钱是出现在汉代的,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在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
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以上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压岁钱给得也越来越多了,少的有几百,多则几千。
很多小孩子,会把这些压岁钱上交。
但对于已有独立意思的孩子来说,对钱已经有了一定的支配能力,不会再交给爸爸妈妈了。
那又会怎么利用呢?所以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调查,总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拿压岁钱交学费,这样可以分担父母的压力,也能将压岁钱用到实处;
2.把压岁钱存起来,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样有助于我们强化自己的金钱意识;
3.买一些实物:书、学习用品、衣服等。
这或许比较实际,也是我调查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4.用压岁钱来旅游,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
5.用来捐赠给慈善机构,关爱社会;
6.那压岁钱出去吃玩,聚会;
每个被调查的孩子对压岁钱的见解都不同,这也预示着他们对金钱价值或是自我支配能力的差异。
从孩子们压岁钱使用情况调查中可以反映他们是如何对待,处理压岁钱。
从他们的做法中可以知道到现在孩子对于钱的态度,是俭约还是挥霍?这也反映了他们的心理状态。
而他们把钱花到哪里,也可以知道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
总的来说压岁钱其对于现在的孩子是一把双刃剑,而我从压岁钱的社会形态中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
1.大家的压岁钱数额日益增多,并与自己原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
这固然体现了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卓有成效。
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助长了攀比之风,且压岁钱之间悬殊太大,有些同学还养成了浪费的坏习惯。
2.压岁钱主要来源于亲戚,说明登门拜年的中华传统仍然颇为流行,这点值得我们高兴,但这既增加了亲戚的负担,也增加了我们父母的负担,亲戚给我们压岁钱,父母就要给我们的表兄表妹、堂姐堂弟压岁钱,而且如果亲戚很多的话,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3.大家对自己的压岁钱都比较满意,能拿到压岁钱当然值得高兴。
但压岁钱的数额越高,满意度就越高。
说明大家高兴的还不是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亲情与感动,
而是可以用压岁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4.大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越来越少,说明长辈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成长,可喜可贺啊!大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为自己压岁钱的减少而伤心难过。
5.大家的压岁钱的使用都比较科学,基本没有浪费的现象,说明大家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而且在压岁钱的使用上,也变得更主动,说明我们已有了支配自己财产的能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6.将压岁钱拿出来一部分捐款,我们认为是压岁钱使用中比较有意义的事,但有一部分的同学却不愿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希望这些同学能提高思想觉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再者,对于压岁钱的利用,我有几条自己的建议:
1.压岁钱在我国传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不可不给。
但各位家长应斟酌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适量的给予压岁钱,以免助长攀比、浪费之风。
2.我们已经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压岁钱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再让我们把压岁钱全部上交,在我们的调查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给我们一小部分的压岁钱自己使用,培养我们的理财能力。
3.大家要把压岁钱当作一种亲情的体现,无论多少,都是心意。
不要对压岁钱的数额过分在意,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
4.建立自己的心愿集,平时就把自己想完成却不能完成的愿望记下来,到了使用压岁钱时,从心愿集里选取有意义且可以实现的愿望,满足自己旧年的心愿。
5. 对于孩子的家长,他们应该帮助孩子学会理解长辈的关爱,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认识消费的意义,学会选择花钱的方式。
只要家长重视孩子的压岁钱内涵的意义,有指导孩子管理好压岁钱的意识,明确孩子的成长方向,就可以和孩子共同创造性地开发出压岁钱的多种用途。
从这次社会调查中,我明白了压岁钱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它更是一种对孩子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向有意义方向发展的炼金石。
压岁钱不在于多少,只要你能合理的利用,它的利用意义便达到了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