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山东省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山东省传染病方案和处理服务规范
壹、服务对象
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及关联人群。
二、服务内容
1、培训
定期对本单位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参加省、市、县疾控机构组织的对医师的传染病病例诊断标准的培训。
2、发现、登记
填写门诊日志及入、出院登记本。
首诊医生于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时,必须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转诊本,且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方案卡》。
3、方案
(1)方案程序和方式
已开通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的单位,使用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方案,《传染病方案卡》按时间及病种顺序整理归档,作为本单位方案传染病的业务依据。
未开通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的单位,视疫情具体情况按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方案,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方案卡,于《传染病登记本》上记录方案卡的基本信息,作为本单位方案传染病的业务依据。
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方案。
(2)方案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他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方案卡通过网络方案;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方案,且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方案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方案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于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方案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方案;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方案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方案卡。
(3)做好传染病方案的订正和补报工作
4、处理
(1)病例转诊。
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壹且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消毒处理。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3)病例随访。
协助疾病控制机构做好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
(4)密切接触者管理。
协助疾病控制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协助做好管理工作。
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重大传染病治疗管理。
按照国家及我省确定的重大传染病防控计划,协助管理辖区内病例。
逐步分担辖区结核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血吸虫病、
疟疾、慢性丝虫病、麻风病、狂犬病、手足口病、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我省确定的监测传染病等病例的治疗管理工作,协助疫苗针对传染病病例监测工作,关联技术要求参照各病种有关项目规定。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传染病方案管理制度。
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方案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2.传染病病种方案、方案卡填写等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执行。
3.做好关联服务记录,《传染病方案卡》应至少保留三年。
五、考核指标及解释
1.传染病疫情方案率=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方案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2.传染病疫情方案及时性=网络直报及时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六、附件(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方案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方案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方案
方案卡带“*”的为必填项目2.订正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方案卡》
填卡说明
卡片编号:由责任方案单位按年度编制填写。
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方案”。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于订正诊断或死亡发生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方案”;其中,死亡病例的方案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方案卡。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性病/AIDS等于网络直报时,可填写方案单位能识别的代号)。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儿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
性别:填写社会性别。
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
其中,不满1个月的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
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和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壹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且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于的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填写发病时所于的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
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
联系电话:填写可和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
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月)和方案单位的相对位置,共有以下6种选择情况,诊治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于相应类别前打“√”。
①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②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它县(区)的常住居民。
③本省其它城市:指病人为本省其它地(市)的常住居民。
④其它省:指病人为其它省的常住居民。
⑤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⑥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
现住址:指病人发病时实际实际居住的地址,能够是家庭住址,也能够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病人如于壹个城市内有壹处之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上门随访到的地址。
如献血员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址,则填写该采供血机构地址。
患者职业:于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壹种之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①选择主要职业;②选择和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
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于“其它”项中,如警察、飞行员、军人等。
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和尚、道士和乞丐等,虽不属于职业,也可填于其它项中。
个体运营者应根据其运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
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①出生场所为医院时选择“其它”;②出生于其它场所时选择“散居儿童”。
病例分类:于相应的类别前打“√”。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例根据所做出的“急性”或“慢性”诊断进行相应的填写;对“急性”或“慢性”诊断不明确的,可不填写,按“未分类”录入。
实验室确诊病例:某种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特异性,如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用这些方法确诊时选择。
临床诊断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壹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等),做出诊断时选择。
疑似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壹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等),不能做出准确诊断时选择。
病原携带者:责任方案单位的实验室或于健康体检过程中检出传染病病原,但受检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时选择。
阳性检测:采供血机构方案填写献血员阳性检测结果。
发病日期:填写病人于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
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
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检日期或就诊日期。
采供血机构方案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初次方案时,填写初诊的日期。
订正方案时,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壹种传染病订正为另壹种传染病,传染病的壹个病种订正为另壹个病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订正为“菌阳”时),填写确诊的日期;同壹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仍填写初诊的日期。
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
死亡日期:法定传染病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写。
疾病名称:于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地方性传染病和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填写该病种名称,或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
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前所方案的病种名称。
退卡原因:网络直报人员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方案单位:填写诊断传染病病例且报出传染病方案卡的单位
联系电话:诊断医生的联系电话。
方案医生: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签名)。
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
备注:填写之上内容不能涵盖的信息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传染病病例(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订正为其它疾病时的说明等。
注:方案卡项目中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病人同时患俩种或之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传染病方案卡》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工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