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计划篇一:西部革命老区居民生活方式和满意度调查——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活动计划书政治经济学院06级思想政治教育系团支部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西部革命老区居民生活方式和满意度调查活动计划书——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一、活动主题:传承五四报国志践行科学发展观二、活动背景: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五四运动90周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20XX年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有关文件精神和校团委20XX年工作要点,按照校党委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我校将组织开展20XX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扬优良传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为契机,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锻炼意志的有效手段。
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五四运动90周年,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爱党的热情,教育广大青年时刻谨记肩上的历史重任,然伟大的五四青年在实践中为振兴新中国献出自己的力量!三、活动目的、意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够将我们在学校的所学所知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锻炼身心,同时也能够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此次选择在革命老区延安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一方面是为了迎接祖国60周年华诞,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弘扬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之时,在新形势新政策下,曾经辉煌一时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的。
四、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历史传统的东西是最具生命力的,因为它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从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再到全新的21世纪,延安革命老区人民既保留着那份朴实无华的勤奋,又抓住了市场经济时代绝佳的发展机会,新旧交替成就了新时期的延安?1、调查研究延安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
从历史中走出来的延安人民始终保持着革命时期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但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也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经济发展机遇。
说起延安,人们脑海中所呈现的不再是那个满眼窑洞、一片土灰色的穷山区,而是有着深刻的革命历史,走在改革发展前沿的美丽城市。
这一切的改变体现最深刻的就是延安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2、调查研究延安地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变,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起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丰富的生活使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中的乐趣。
生活满意度调查是对延安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最有效的说明。
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延安地区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做较深入的研究。
3、通过询问和问卷调查,对延安地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程度进行了解,形成书面报告和总结。
4、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
在此处进行调查,时刻感受着老区人民淳朴的民风,勤劳的品质,使我们能够真实的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体会历史、感受现实。
5、结合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点,对老区居民生活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满意度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
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事物,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五、实践时间: 20XX年7月11日——20XX年7月18日六、日程安排:1、 7月11日,调查研究组全体成员到达延安;罗卫涛老师及领队负责召开调查工作安排会议,对延安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做好次日出发的各项准备工作。
2、 7月12日上午,全体社会实践队员从延安市区出发,乘坐开往延安附近县区,在县区进行为期两天的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
3、 7月14日,回到延安市区。
通过小组讨论,对前两天的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具体的书面文字报告。
4、 7月15日,在延安市区进行调查。
通过走访不同的单位和个人,对其生活方式、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形成书面文字总结。
5、 7月16日,个人总结在延安市区和延安县区的调查报告情况,形成总文件,由带队老师对每个人的报告进行指导说明。
确立最终成稿。
6、 7月17日,在延安市区周围体会风土人情,感受老区文化,形成个人来延安的心得体会。
由带队老师总结调查活动,安排返校事宜。
7、 7月18日,活动结束,团队内总结表彰,全体队员返程。
说明:计划调查报告图片资料、文字报道于8月1日之前收集完毕,各成员实践总结及感想论文于8月20日之前上交领队,到时将对取得突出成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
七、组织机构:指导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团委、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团委篇二: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方案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方案活动主题: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7号至20XX年12月20号小组名称:宝贝计划组小组成员:陈丹妮指导老师:一、活动的背景:调查当代大学生对环境问题以及对浪费奢侈破坏的看法以及他们能提出的改进方法二、活动目的(通过这项活动预计有什么收获,如能力方面等):更加懂得去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做到风度却不以奢侈浪费破坏为前提,也能更好得去和陌生人交流。
三、活动对象(调查范围):外国语学院四个年级的各个班四、活动方式(如:普查、抽查、访问、问卷调查等等):抽查五、活动过程:1.明确调查主题;2.设计调查问卷;3.分配调查工作量;4.分析调查结果并且进行数据分析六、小组任务和分工(每一名组员都必须有明确的任务,责任到人):陈丹妮:确定调查主题和设计调查问卷以及分析数据;娄佳菲:分发调查问卷;沈姣:分发调查问卷七、预期成果(如:调查报告):经过数据分析和将近一个月的收集资料,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八、保障条件(回答如何保障方案实施的问题:1.对于参与调查的学生进行匿名调查(不透露姓名);2.对于参与调查的学生,在调查问卷过程中不表达我们自己的个人想法。
3:实事求是,数据分析不掺假篇三:社会实践调查策划书社会实践调查策划书一、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年,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鼓舞青年,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感召青年,用先进典型激励青年,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主义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勤于学习、勤于创造、甘于奉献,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
要紧紧围绕我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校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我院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我院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三、活动时间XX年年7月中旬至下旬四、活动地点湖北省随州市五、活动背景及目的1、背景介绍科学技术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验。
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
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但是同时带动着社会的的进步和发展。
世界首条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将在随州市建成。
示范线项目,投资总额2至13亿元,轨道里程2 至13 公里,占地800 亩,初步选址在随州炎帝农耕文明园规划区内,建设周期控制在300个工作日内;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比正在运行的上海磁悬浮列车更先进。
其示范线项目暨产业园项目有3 个子项目,投资总额50 亿至126 亿元。
一旦这一项目建成,随州将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科研、制造基地和国内外磁悬浮人才培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技术国际领先,对于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随州开发区技术升级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项目建成后,随州示范基地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科研和相关产品制造基地!而且建成之后随州的税收相当于去年该市全年的财政收入!这就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随州。
有人乐观地预言,随州这个“世界磁悬浮技术中心”正呼之欲。
磁悬浮列车技术国际领先,国内拥有该项知识产权达90﹪以上,一项专利可带动100 余项专利配套和相关产业发展。
特别是随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磁悬浮示范线建成后可以与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吸引大量游人前去乘坐、旅游2、活动目的为了更好的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人文,科技,绿色的奥运理念。
掌握科技发展的动向以及对相关的产业的带动,鼓励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意志、培养品格,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了更好的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同学们的暑期生活,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完善自我,为以后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整合课堂所学习专业理论与知识,在实习中强化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运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不断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本专业的定位与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与服务意识。
发挥专业特长,提高自我,服务社会。
六、活动人员带队老师:电子工程系肖述剑老师队长:王恒智成员:方洁汪鑫钟若文赵亚东李亮于欣鱼春燕许甜陈政活动协调:王恒智方洁财务管理及后勤保障:王恒智方洁李亮赵亚东外联公关:钟若文汪鑫陈政资料整理:于欣许甜鱼春燕信息宣传:钟若文汪鑫于欣安全工作:李亮陈政赵亚东七、日程安排1、宣传动员及立项(5月30日——6月19日)在本院学生中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员,讲清、讲透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及要求;初步拟订本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拟订实践活动项目,并上报。
2、准备阶段(6月27日——7月9日)制订规范、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工作。
对队员进行专业理论、时事政策、采访技巧、调查技巧、实践相互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反复面的培训。
3、实施阶段(7月10日——24日)按计划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4、活动总结阶段(7月27日——8月26日)各种材料整理上报,并作好资料存档工作;团队将实践总结、调研报告和相互材料报送校团委。
八、主要活动内容1.实地调查超高温磁悬浮对当地经济及各方面的影响其一:通过走访相关政府部门调查实践所在地当前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人民生活水品等基本情况,了解磁悬浮示范线的落户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随州开发区技术升级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根据相关的权威资料,以及走访权威部门,预期磁悬浮示范线建成以后时间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人民生活水平等基本情况。
调查完上述基本情况后,根据所掌握的有关信息和数据,绘制出实践所在地当前和预期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人民生活水品的图表,分析图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