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实验 实验7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以及小肠平滑肌收缩记录

生理实验 实验7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以及小肠平滑肌收缩记录


材料与设备:
家兔,手术台,手术器械,麦氏浴槽,恒温水 浴,RM6240,张力换能器,氧气袋,铁架 台,烧杯,酒精灯,滴管,注射器,台氏液, 阿托品(0.5mg/ml),新思的明(1mg/ml) 0.01%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1mol/L NaOH,1mol/L HCl
方法与步骤:
一.胃肠运动观察: 1.手术操作:
小肠的吸收与渗透压的关系
肠内容物的渗透压是制约肠吸收的重要因素, 同种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愈大,吸收 愈慢;浓度过高(高渗溶液)时,出现反渗透现 象,水分由血液进入肠腔,使内容物的渗透压 降低至等渗时,才被吸收。饱和硫酸镁溶液对 肠壁具有反渗透作用,并且较难吸收,致使肠 腔水分大量增加,具有轻泻作用。
托品0.25ml,观察胃或小肠运动的变化。
方法与步骤:
二、小肠吸收与渗透压的关系
1.剖开腹腔,拉出约16cm长的一段空肠,结扎两端,另 在距中点上下各8cm处分别结扎,分为两段等长的肠 腔(设为A段、B段)。
2.A段中注入5ml饱和硫酸镁溶液,B段中注入30ml 0.7%氯化钠溶液,并将空肠放回腹腔,30min后检 查和记录两段空肠内容物体积的变化。
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
频率:胃3次/min ;十二指肠12次/min;回肠末 端8-9次/min
波幅:10-15mV 产生机制: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的活动有关。
动作电位
特点:锋电位上升慢、时程较长(10-20ms)、幅 值较低。
产生机制:主要是Ca2+内流
原理:
该实验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证明平滑肌的生理 特性,而且还可用来测量化学物质或药物的生理学 特性,被称为生物学鉴定法。
实验七 消化生理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离体肠段平滑肌运动的描记及小肠的吸收
目的:
1. 动物在体胃肠运动及调节 2. 了解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3. 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运动描记的实验方法 4. 验证并掌握小肠吸收与肠内容物渗透压间的关系
原理:
胃肠道平滑肌经常维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在 体内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在神经及某些药物 的作用下,这种紧张性及运动节律可发生改变。 神经调节中,副交感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使其 运动加强,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其 运动减弱。
其影响的机制。
消化道平滑肌一般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静息电位变化大,-50至-60 mv , 由大量K+外流、少量Na+ 和Cl-内流形成 ),
2.自动节律性(BER,节律自动去极化、复极化的缓慢慢波 电位;一旦去极化达到阈电位-40 mv,大量Ca2+和少量 Na+快速内流即产生动作电位)
3.伸展性 4.紧张性 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的敏感性
(1)家兔称重,麻醉(0.5-0.6ml/kg体重) (2)将兔子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3)剪腹部毛,沿腹中线切口,剖开腹腔,暴露
胃肠。
方法与步骤:
2.实验项目: (1)观察正常情况下胃和小肠的运动。注意其紧张
度(可用手触摸胃测其紧张度)。 (2)由耳缘静脉静脉注射新思的明0.25ml,或滴几
滴于胃肠浆膜上,观察胃或小肠运动的变化。 (3)在新思的明作用的基础上,注射(或滴加)阿
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动物保温。经常用温热的 生理盐水湿润胃肠。
2.取小肠标本时勿牵拉;标本安装好后应在台氏液 里稳定5-10分钟,待标本出现明显有节律的收缩 活动时即可开始实验。
3. 保证换液时台氏液的温度为38度。
实验要求:
描述各项实验项目所得实验现象并分析。 描记小肠平滑肌运动曲线,并分析各种因素察记录37 ℃台氏液中的肠段节律性收缩
曲线。 (2)观察记录25 ℃台氏液中的肠段节律性收缩
曲线。
方法与步骤:
(3)待台氏液温度稳定在37 ℃后,用滴管向浴槽中 加入0.01%乙酰胆碱3-4滴,观察并记录小肠平滑 肌活动的变化。然后用台氏液反复冲洗并更换新的 台氏液。
方法与步骤:
三、离体肠段平滑肌运动的描记及影响
1. 恒温浴槽内盛37℃台氏液,止血钳夹闭下端出口。 2. 在幽门下端分离十二指肠3-4cm,双结扎此肠段,于双
结扎中间将肠段剪断,用台氏液反复冲洗肠内容物,用 缝合针在其两端穿线,将一端固定于恒温浴槽挂钩上, 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 3.待此装置稳定10-20分钟后,使用RM6240记录小肠段平 滑肌运动曲线。
(4)待平滑肌稳定后,加入0.01%肾上腺素3-4滴, 观察并记录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变化。然后用台氏液 反复冲洗并更换新的台氏液。
方法与步骤:
(5)滴加1mol/L HCl溶液3-4滴,观察并记录小肠 平滑肌活动的变化。然后用台氏液反复冲洗并更换 新的台氏液。
(6)滴加1mol/L NaOH溶液3-4滴,观察并记录 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变化。然后用台氏液反复冲洗并 更换新的台氏液。
原理:
胃肠道平滑肌以胆碱能神经占优势,小剂量或低 浓度的乙酰胆碱能激动M受体,产生与兴奋胆碱 能神经节后纤维相似的作用,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阿托品与胆碱受体结合阻断胆碱能递质从而产生 抗胆碱作用。新思的明作为胆碱酯酶的抑制剂, 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使乙酰胆碱的作用持续加 强。
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的特点是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 物质,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特点,给予 离体肠肌一接近于在体情况的适宜环境,消化道 平滑肌仍可保持良好的生理特性。本实验观察当 模拟内环境发生变化时,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 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