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铸造练习题1.是非题( 错)(3)为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在设计零件时力求壁厚均匀。
( 对)(5)选择分型面的第一条原则是保证能够起模。
( 对)(6)起模斜度是为便于起模而设置的,并非零件结构所需要。
( 对)(10)铸造圆角主要是为了减少热节,同时还有美观的作用。
( 对)(11)铸造合金要求有好的流动性和小的偏析倾向,所以它的凝固温度范围越大越好。
(错)(12) 压力铸造可铸出形状复杂的薄壁有色铸件,它的生产效率高、质量好。
( 对)(24)合金的充型能力与其流动性有关而与铸型充填条件无关。
(错)(26) 缩孔、缩松的产生原因是固态收缩得不到补缩。
( 错)(28) 为防止产生缩孔,薄壁铸件常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错)(32) “同时凝固”工艺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
(错)(35) 铸件各部分的固态收缩不能同步进行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裂纹的根本原因。
(对)(36) 用灰铸铁既能制造受拉零件,也能制造受压零件,但是制造受拉零件更有利于发挥其力学性能特点。
(对)2.选择题(1)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包括( b )。
A.充型能力和流动性B.充型能力和收缩C.流动性和缩孔倾向D.充型能力和变形倾向(2)消除铸件中残余应力的方法是( c )。
A.同时凝固B.减缓冷却速度C.时效处理D.及时落砂(3)下面合金形成缩松倾向最大的是( d )。
A.纯金属B.共晶成分的合金C.近共晶成分的合金D.远离共晶成分的合金(4)为保证铸件质量,顺序凝固常用于( a )铸件生产中。
A.缩孔倾向大的合金B.吸气倾向大的合金C.流动性较差的合金D.裂纹倾向大的合金(5)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在机械性能上有较大差别,主要是因为它们(c )不同。
A.基体组织B.碳的存在形式C.石墨形态D.铸造性能(10)形状复杂零件的毛坯,尤其是具有复杂内腔时,最适合采用( a )生产。
A.铸造B.锻造C.焊接D.热压(11)浇注时铸件的大平面朝下,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d )。
A.砂眼B.气孔C.夹渣D.夹砂(16) 大批量生产铸铁水管,应选用( c )铸造。
A.砂型B.金属型C.离心D.熔模(17)为了减小收缩应力,型砂应具备足够的(A.强度B.透气性C退让性D.耐火性(18)压铸模通常采用( )钢制造,A.CrMnMo B.3Cr2W8V C.Crl2MoV D.T10(19)内腔复杂的零件,最好用( )方法制取毛坯。
A.冲压D.冷轧C.铸造D.模锻(20)在铸造模型的厚薄过渡处或锐角处做成圆角是为了(c )。
A.增加模具强度B.方便模具制造B.减小铸件内应力D.便于和型芯组装(21)在铸造条件和铸件尺寸相同的条件下,铸钢件的最小壁厚要大于灰口铸铁件的最小壁厚.主要原因是铸钢的( b )。
A.收缩大B.流动性差C.浇注温度高D.铸造应力大(25)普通车床床身浇注时导轨面应该( b )。
A.朝上B.朝下C.侧立D.倾斜(26)缩孔最可能出现的部位是( c )。
A.铸件最上部B.铸件中部C.在铸件最上部及热节处D.热节部位(28)倾向于产生缩松的合金成分为( c )。
A.纯金属B.共晶成分合金C.结晶间隔大的合金D.共析成分合金(31)铸件产生热应力和变形的原因是( c )。
A.液态收缩大B.凝固收缩大C.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D.凝固收缩不均匀(32)选择分型面应尽量( c )。
A.使型腔均布于各砂箱中B.使分型面的数目为两个以上C.使型腔全部或大部分位于一个砂箱内D.使分型面为非平面(34)铸钢件壁厚不均匀时,在厚壁处易出现的铸造缺陷是( c )。
A.夹杂物B.冷隔C.缩孔D.气孔(36)车床床身的导轨较厚,而侧壁相对较薄。
该铸件冷却后导轨部分存在( b )。
A.压应力B.拉应力C.剪应力(41) 铸铁排水管(φ400×2000mm)最好采用:aA.离心铸造B.砂型铸造C.连续铸造D.金属型铸造(42)QT400-15牌号中,“400”表示:dA.最低抗弯强度B.最低抗压强度C.最低屈服点D.最低抗拉强度3.填空题(3)铸件在冷却收缩过程,因壁厚不均匀而引起的应力称作热应力,铸件收缩受到铸型、型芯、浇注系统等的限制而产生的应力称作机械应力。
(11) 缩孔是由于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的体积得不到补充,而形成的。
对于收缩大的合金,可设置冒口并采用定向凝固原则来加以预防。
(13)铸造应力有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前者是由于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而引起的;后者是由于收缩受到机械阻碍而产生的。
(16)缩孔是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收缩孔洞,形成的原因是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充,防止的方法是使用铸件实现顺序凝固。
(17)白口铸铁中碳全部以渗碳体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
(22)浇注位置的选择,主要保证铸件的质量;而分型面的选择主要考虑造型方便。
4.简答题(1)何谓“合金的充型能力”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哪些(2)分析图2-2所示铸件结构工艺性,若不合理请改进。
(a) (b)图2-1 铸件结构工艺性(3)试选择下列零件的铸造方法:缝纫机头、汽轮机叶片、水暖器片、汽车喇叭。
(4)简述铸造热应力的形成过程。
(5) 图2-2所示为一厚度较大的铸造平板,铸后立即进行机械加工,产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变形,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
(2)为防止变形的产生,可采取怎样的工艺措施(3)为防止变形的产生,平板结构设计上可作怎样的改进请画出改进后的平板结构示意图。
图2-2 铸造平板(6)何谓“合金的充型能力”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哪些(7)改进图2-3所示铸件的结构,并简要说明修改的理由。
图2-3 铸件结构改错(8)简述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试分析图2-4所示铸件哪一种分型面合理,并说明理由。
(a) (b)图2-4 铸件分型面的选择(9) 如图2-5所示的铸铁圆锥齿轮,试回答下列问题:(1)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2)对结构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修改。
图2-5 铸造圆锥齿轮(10)为什么生产薄壁铸件常采用高温快速浇注的方法(11)选择下列铸件应采用的成形方法:(1)¢50铸造高速钢麻花钻;(2)台式电风扇底座;(3)铝活塞;(4)大口径(¢100)铸铁水管。
(12)试分析在单件小批、成批生产时,图2-6所示铸件的分型面位置和造型方法。
图2-6 轴承座(13)简述金属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14)简述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并在图2-7中画出铸件的分型面。
图2-7 水管堵头(15)试分析图2-8所示铸造应力框:(1)铸造应力框凝固过程属于自由收缩还是受阻收缩(2)铸造应力框在凝固过程中将形成哪几类铸造应力(3)在凝固开始和凝固结束时铸造应力框中1、2部位应力属什么性质(拉应力、压应力)(4)铸造应力框冷却到常温时,在1部位的C点将其锯断,AB两点间的距离L将如何变化(变长、变短、不变)图2-8 铸造应力框(16)一灰铸铁件,要提高其壁的强度,主要靠增加壁厚行吗为什么(17)试选择图2-9所示铸件的分型面和浇注位置,并说明理由。
图2-9 飞轮(18)在图2-10十标出铸件的最佳分型面和浇铸位置,并简述理由。
图2-10 铸件分型面和浇注位置的选择(19)在生产壁厚很薄、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小铸件时,如何提高合金的充型能力(20)请修改下列铸件的结构,并说明理由。
(21)根据合金的铸造性能,在进行铸件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22)轧钢机导轮,材料ZG310-570,在铸后出现缩孔如图示。
试分析该铸件出现缩孔的原因及消除该铸件缩孔的工艺措施。
(注意:图中尺寸均不许改变)。
(23)图示HT150轴承座,大批大量生产。
现要求:1.判断其结构是否合理。
如不合理,请修改;2.选择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4)铸态金属热变形加工时,流线是如何形成的(25)从铸件结构和铸造工艺方面考虑,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铸件产生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26)用一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加热完毕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
试分析原因。
(27)大批量生产下列铸件,材料均为HT200。
试判断它们的结构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在原图上修改。
(28)缩松对铸件质量有何危害试述减轻缩松和疏松的常用方法及理由。
(29)铸件壁厚不均匀,容易产生那些铸造缺陷为什么铸件的壁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30)根据合金的铸造性能,在进行铸件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31)为什么机床床身、机架、箱体等常用灰铸铁制造(32)铸件壁厚不均匀,容易产生那些铸造缺陷为什么铸件的壁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33) 图示两铸钢件,材料均为ZG230-450。
使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双点划线在图上表示两铸钢件凝固冷却后的纵向变形情况。
2.简要分型产生变形的原因。
3.为防止变形,在铸造工艺上可采取什么措施4.对已经产生的变形,如何消除(34) 大批生产图示轴承盖,材料为HT150,要求铸后φ74,φ126同轴度好。
试提出两种造型方法,其中一种为分模造型,一种为整体模造型。
分别作简图,标出其分型面和浇注位置,比较、分析其优缺点。
确定其中最佳方案,示意地绘制出铸造工艺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