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树叶变黄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树叶变黄了
1-1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1、通过一系列的猜想,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一样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
2、第一个活动,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猜想
教
学
环
节
3、第二个活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教材为了降低难度,列出了银杏树叶变黄的四种可能的原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初步的猜想。
科学态度
猜想树叶变黄的过程,并选择一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
教学难点
收集落叶进行排序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学、教具
(课件)准备
绿叶、没有全黄的树叶
4、第三个活动,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因为猜想不一定正确,所以要有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科学研究的第二步。寻找银杏变黄的的证据有三种方法,可以任选其中一种。当然在活动过程中要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5、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知道其实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行猜想,如银杏树叶变黄作出各种猜想,并且不断地进行研究,是因为学生对这样的话题比较感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1)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教学源自设个性化备课活动一:学习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肉眼、显微镜、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发现不同。
设计意图:
观察指纹的沽动,意在激发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观察,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意识。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手指指纹时,重点观察纹路的粗细和凸凹感,能明显发现肉眼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效果不一样。
可以让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布料,效果比指纹更明显,学生会有惊喜发现。
在介绍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时,尽量让学生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规范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细节,而是侧重于体验用观察工具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树叶变黄了
一)年级(上)册(科学)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
主备人
主备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题
树叶变黄了
课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课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项目
内容
教
学
目
标
科学知识
通过猜想与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从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的。
科学探究
通过调查,能说出家乡的一些落叶树。
活动二:用耳朵直接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发现利用观察工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设计意图:
在学生体验了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看得更清楚之后,本活动使学生继续体验工具还可以帮助人们听得更真切。
教学过程:
心跳声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从亲自用耳朵听心跳声,到用听诊器听同学或自己的心跳声,要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工具观察的兴趣。
注意事项: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让孩子们静静地听,悄声地进行交流,否则会影响其他同学听声音的效果。
活动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简单了解各种具的作用。
设计意图:
了解更多的观察工具,知道观察工具延伸了人体的感官功能.体会现代科技帮助人类更好、更广泛地了解周围事物,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反思
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想一想
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学生先说说教材中问题的答案。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吗?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6.借助工具观察教案
教学内容
6.借助工具观察
课时安排
课前适当了解学生对观察工具的了解情况,课上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经验。
组织学生交流常见的观察工具,帮助学生梳理这些工具与人体感觉器官的联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一些其他观察工具,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示使用,丰富学生对各种观察工具的体验。
注意事项:
本节课认识的是各种观察工具,注意与测量工具,如尺子等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