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奇经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交会穴

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

古人留传下来一首"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这八句话讲了八个穴,每个穴的功效,打个比方来说,相当于"核反应堆",一治就治一大片。

在用法上,中医多以两穴一组配用:公孙与内关治心胸、上腹部疾病;后溪与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胛及上肢疾病;外关与临泣能治目外眦、耳后、颊、颈和肩部疾病;列缺、照海能治咽喉、胸膈疾病。

所以,病痛来临时我们完全可以按"穴"索"药",救身体于危难之间。

这八大穴古人是有严格的开穴时间的,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穴位,不在开穴时间内的穴位就不能使用,这样在临床上就造成了诸多不便。

丹道医家中有些前辈则不拘泥于时间限制,在临床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书中所讲的灵龟八法,采用了丹道医家的经验,随时随地可以应用,原则只有一个:对症用穴,按穴索药。

这样,灵龟八法就成了简便易行的养命八招。

疾病与奇经八脉之间的微妙之处在我们身体上的映像比比皆是,奇经八脉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触摸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到日光照耀着整个身体,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这才是我们真正少生病、不生病的万应灵丹。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公孙、内关:多用于心痛、胃脘痛、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等病。

后溪、申脉: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肢体活动困难及精神神志等病患。

临泣、外关:多用于耳鸣、耳聋、眼病、腿肿、偏头痛、高血压等症。

列缺、照海:多用于言语不利、咽喉炎症和更年期综合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