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筹.集(chóu)木柄.(bǐng)恐吓.(xià)
B.奢侈.(chī)裤裆.(dǎng)凶恶.(wù)
C.矜.持(jīn)缝.上(féng)企.望(qǐ)
D.金镯.(zuó)汗褂.(guà)被俘.(fú)
2.读拼音,写词语。

mótuōyíjìduàn liàn sùrán qǐjìng
()()()()tèshūmónǐcíxiáng yìshēng bùkēng ()()()()3.选字组词。

泽择绎选()()业演()光()
端瑞喘祥()()雪顶()孝()
珍诊趁急()()机门()袖()
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不()禁若()所()()别()逢
()事()神汗()雨()()针()血
(1)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同学们()地鼓起掌来。

(2)诸葛亮()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3)他平时虽然少说话,但发言时总能()地指出问题所在。

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从军行》是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这首诗前两句________,借以渲染___________。

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_________________豪情。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的________。

强烈地反映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未能收复失地的_____________。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的_______。

主要写了诗人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拾行李立即还乡的事,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__________以及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____________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________的心情和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抉择时的矛盾心理,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军神》一文通过记叙德国医生沃克为__________将军开刀摘除坏死的眼球一事,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

(6)《清贫》一文记叙了__________被俘后,国方兵士向他索要钱财的事。

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体现出了国方兵士_____________的特点,也体现出方志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摩托遗迹锻炼肃然起敬特殊模拟慈祥一声不吭
3.择择绎泽瑞瑞端喘诊趁诊珍
4.情自有思久重料如如下一见
(1)情不自禁(2)料事如神(3)一针见血
5.(1)没有一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2)他勉力一笑,说,他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

(3)同志们找到了岸英。

(4)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6.(1)唐王昌龄写景战争气氛身处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2)宋陆游渴望尽快收复大好山河,统一祖国失望与悲愤
(3)唐杜甫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喜悦之情真挚的爱国情怀
(4)抗美援朝痛苦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情怀
(5)刘伯承钢铁般的毅力和大无畏
(6)方志敏凶残、贪婪淡定、镇定自若和对国方兵士的轻视
------------------------------------------------------
------------------------------------------------------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

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