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火灾ppt课件

森林火灾ppt课件

•.
3.发生
可燃物 物质基础
火险天气 重要条件
火源 主导因素
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 木、灌木、枯枝落叶和泥炭 等都是可燃物。其中,有焰 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 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其 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 积大;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 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 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 朽木等,其特点是蔓延速度 慢,持续时间长。
•.
•.
6.防治
大火都是由小火酿成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初发小火的扑救作为森林防火的关键。 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以进行认为控制,而火险天气也 可进行预测预报来进行防范。 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预防森林火灾 的发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 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 ①人人树立“森林防火”意识。无论是进入林区从事垦荒、采集、采矿等生产性活动,还 是进入林区祭祀、旅游度假、狩猎野炊等生活性活动,都要时刻不忘森林防火。特别是在 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 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 忽而引发森林火灾。(进入林区自觉交出携带的火种、烧纸祭祖改为向先人敬献鲜花水果 或种树)如果因自己原因引发森林火灾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普通群众参加森林 火灾扑救的,应该掌握有基本的扑火技能和安全避火知识,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 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扑救森林 火灾时特别要注意,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老人和儿童参加。
•.
5.灾情
1950年以来,中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3067起,受害林地面积653019公顷,因灾 伤亡580人。其中1988年以前,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5932起,受害林地面积 947238公顷,因灾伤亡788人(其中受伤678人,死亡110人)。1988年以后,全 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623起,受害林地面积94002公顷,因灾伤亡196人(其中 受伤142人,死亡54人),分别下降52.2%、90.1%和75.3%。 内蒙古:“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发生森林火灾589起,受害林地面积7.8万公 顷。2010年全区共发生森林火灾88起,受害林地面积8559.1公顷。全区共发生 草原火灾77起,受害草原面积5.6万公顷。2010年全区共发生草原火灾13起,受 害草原面积407.7公顷。
•.
4.2 益处
火同水分、土壤、树木、动物一样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森林中的植物利用光合 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火烧则是森林迅速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生态 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一部分。 I. 林火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演替速度和演替模式的影响:引起林分的更新和更替;烧掉地表的 枯枝落叶,促进养分循环,降低火险;还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使一些本该淘汰的 树种加速退化,有利于新的树种发育。 II. 林火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一定的“清理”作用,使 得植物种子和幼苗更容易接触到土壤,并且促进某些植物种子萌发。过火区域,可能会迁 入新的动物,可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III.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影响:加速养分物质的循环,有利于森林的生 长发育。如果对正在受病害的森林用火进行处理,对维持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是 有益的。有益火烧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使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缓慢释放, 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转化和物种更新,有益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火烧后森林容 易恢复。
•.
4.1 危害
森林火灾烧死、烧伤林木,直接减少森林面积。 严重破坏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破坏陆地生态系统,使森林 生物量下降,生产力减弱,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 高强度的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某些林地和 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 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极端生态条件的低价值森林更替。 更严重的会对居民财产、交通、大气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其产生的巨大烟尘将 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生存条件,而且扑救森林火灾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财力,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扰乱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 活秩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大面积的森林火灾作为重大自然灾害加以 预防和控制。
以上三个条件缺少一个,去控制的森林燃烧。自地球出现森林以来,森 林火灾就伴随发生。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 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现在 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 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 在诸多影响森林的自然因子中,火灾对森林的影响和破坏最 为严重。研究表明很多森林生态是依赖火的,火对森林的影 响历史远比人对森林影响历史漫长的多。从能量的观点分析, 森林生长是太阳能转换的能量积累方式之一,能量积累到一 定程度就会释放出来。
森林火灾 的研究与防

汇报人:王晓娟
.
概念 分类 发生 利弊 灾情 防治
.
1.概念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 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 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 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
2.分类
依据:林火发生后对林木是否造成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
简称火险级。根据每天的主 要火险要素,气温、湿度、 风、降水、可燃物含水率和 连续干旱情况等,按特定方 法计算。我国林区目前普遍 使用五级制,一级——不燃; 二级——难燃;三级——可 燃;四级——易燃;五级— —强燃。
按性质可分为:①自然火源。 有雷击火、火山爆发和陨石 降落起火等,其中最多的是 雷击火,中国黑龙江大兴安 岭、内蒙古呼盟和新疆阿尔 泰等地区最常见。②人为火 源。绝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 人为用火不慎而引起,约占 总火源的95%以上。氧气 (助燃物),森林燃烧必须 有足够的氧气才能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