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精)(最新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精)(最新整理)
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 么”)
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 (三)省略句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 3.然吾居(于)乡 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②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其吏者,且不得暇(尚且) 13.已 ①既然已,勿动勿虑(同“矣”,了) ②已去而复顾(已经) 14.其 ①因舍其名(代词,他的)
2
②故吾不害其长而已(代词,它) ③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副词,大概)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官理,非吾业也。
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 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
四、一词多义
1.名 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名字,名词) ②名我固当(称呼,动词) 2.病 ①病瘘,隆然伏行(患……病,名作动) ②故病且怠(困苦)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传 ①种树郭橐驼传(传记,名词) ②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名作动) 4.业 ①驼业种树(以……为业,名词作意动用法) ②官理,非吾业也 /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职业,名词) 5.故 ①故乡人号之“驼”(所以,连词) ②其土欲故(旧,形容词) 6.而 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表承接,连词)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转折,连词,但是) ③旦视而暮抚(表并列,连词) ④字而幼孩(通“尔”,你们的) 7.以 ①早实以蕃(相当于“而”,连词,表并列,而且) ②以致其性焉尔(连词,表目的,来) ③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介词,把) ④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地)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介词,靠、凭) 8.然 ①隆然伏行(……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②既然已,勿动勿虑 / 他植者则不然(这样,指示代词) ③然吾居乡(然而,连词,表转折) 9.虽 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即使)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虽然) 10.若 ①其置也若弃(好像) ②故不我若也(如,赶得上,比得上) ③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④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 11.焉 ①以致其性焉尔 / 若不过焉则不及(语气词,无实义) ②若甚怜焉(代词,代指百姓) 12.且 ①无不活,且硕茂 /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 / 故病且怠(而且、并且、又,连词,表并列)
《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句,句中的“人”即“民”,乃因避李 世民讳而改。类似的,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捕蛇者说》中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句, 句中“人”亦即“民”,同样是因避李世民讳而改。
4
六、固定句式
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 )
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
译:不也很好吗?
七、文学文化常识
1.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 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田园山水诗)。是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之一。有《柳河东集》。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 高。 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 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 寓言:《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罴说》等;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 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避讳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 出或写出,叫作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
3
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 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 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便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 面。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 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 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①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而,同“尔”,你们的)
二、古今异义
1.其实 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结果实)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 2.去 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病瘘,隆然伏行(病,患……病) ②名我固当(名,称呼) ③早实以蕃(实,结果实) ④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用指甲划破) ⑤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 ⑥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 ⑦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 3.名词作状语 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互文,从早到晚)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 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 4.意动用法 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 5.使动用法 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 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 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 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