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结构施工监理细则

主体结构施工监理细则

. . . .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一期工程)主体结构监理细则编制:审核:江苏盛华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月五日主体结构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东广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白塔街道小羊安村。

本工程为沈阳市重点交通枢纽工程,由沈阳万润新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工程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一期工程)东广场,B、E区为单层地下结构,A、C、D 区为地下两层,本工程场地类别为二类。

砼强度等级为:地下室底板C35P8;地下室顶板顶梁C35P6;地下室外墙C35P8,地下二层框架柱C45,其余C35;楼梯构件C35;顶板上防水挡墙C35P6;构造柱、圈梁、过梁C25;基础垫层C20。

内墙为200厚MU10加气混凝土砌块,M7.5水泥砂浆砌筑。

主要工程数量:建筑面积122940m2,其中地下二层建筑面积44772m2,层高4.15m;地下一层建筑面积68595m2,层高5.35m;地面层建筑面积9573m2,平均层高4.4m。

停车位共1260辆,位于东广场地下二层;出租车蓄车位共168辆,位于东广场地下一层,地面构造为钢结构框架。

东广场包括公交枢纽一处,下沉式广场三处(宽15m,长117m两处,宽54m,长24m一处),汽车坡道八处,其中一处为双车道,高铁高架柱东广场共32处。

东广场主要用于地下车库、商业区、设备用房及地铁四号线及十号线出口。

地下一层层高为5.4m,地下二层为4.2m。

主要结构尺寸(mm)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一期工程)东广场建筑及结构设计图纸。

2、沈阳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一期工程)监理规划。

3、采用标准规范及国家图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2003《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辽宁省《地下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程》DB21/T1745-2009沈阳市《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程》SYJG2007-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11G101-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11G329-1《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G362《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02SG614《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06SG614-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10J3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主体结构工程的特点1、本工程为全地下结构(局部地上一层),占地面积大,作业面大,便于分区平行流水作业。

总体为平行流水交叉作业,主要采用塔吊垂直运输,吊车进行小范围配合施工。

小型砼构件在现场预制。

内脚手架为满堂红脚手架,外脚手架为双排承重脚手架。

2、工序安排,由于与地铁交叉施工,由两侧向地铁中心靠拢施工,工期紧,任务重。

3、地下结构变形缝、后浇带的设置为防止温度、混凝土收缩、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变形,地下主体结构按照不同施工段划分若干后浇带。

底板、侧墙和顶板所设后浇带或变形缝均须作防水细部构造处理。

四.监理工作的流程1、钢筋工程监理工作流程23、混凝土工程监理工作流程5、现场验收的零部件、预埋件及隐蔽工程监理工作流程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钢筋加工与绑扎(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3)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质量验收和试验方法及机械连接的接头形式、加工制作、套筒连接、质量验收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有关材料的规定;(4)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机械连接前,必须做好接头型式检验。

焊工必须有上岗证;(5)焊接接头试件、机械连接接头试件均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取样,自工程实体中随机截取,取样前应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机械连接接头套筒外露丝扣作全数检查,在外观合格的基础上,截取试件;(6)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7)钢筋的绑扎形式,绑扎接头等应符合规范规定。

钢筋的下料加工,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进行钢筋翻样,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及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8)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9)对于梁柱的箍筋加密区,负弯筋的锚固长度,洞口加强筋等是否满足规范及构造要求等实施重点检查;2、模板安装与拆除(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其构造简单,装拆方便;(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接槎处;(3)现浇钢筋砼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4)采取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强支架支撑,且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5)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规定;(6)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强度符合设计砼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7)柱模板施工中应重点处理好柱脚的位置固定,柱箍的间距控制,大断面柱应加对拉紧固螺栓,其允许偏差为:垂直度10/00,平面位置,顺线路方向±20mm,垂直线路方向为±10mm;(8)侧墙模板施工中应重点处理好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穿墙对拉紧固螺栓的间距和对拉螺栓与止水片焊接,板缝的处理等,模板支立允许偏差为:垂直度20/00,平面位置±10mm;(9)梁板模板施工中应重点处理好板面平整度,模板拼缝,要保证梁口方正,线条顺直,其中顶板结构模板允许偏差为:设计高程加预留沉落量0~+10 mm,中线±10mm,宽度-10~+15 mm;(10)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处理,要保证梁、柱的结构断面正确,模板合理组装,必要时配备定型模板周转使用,以便节点处清晰美观;(11)结构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应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端头模板支立允许偏差为:平面位置±10mm,垂直度20/00。

结构留置垂直施工缝时,端头必须安放模板,如设置止水带,除端头模板不设填缝板外,其他应按上述规定执行;(12)结构拆模时间:不承重侧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即可拆除,承重结构顶板和梁,跨度在2m及其以下的强度达到50%、跨度在2-8m的强度达到70%、跨度在8m以上的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结构拆模时,砼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大于20℃,否则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拆除的模板应清除灰渣,及时维修,妥3、混凝土工程(防水混凝土工程)(1)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站在本工程施工现场北侧。

水泥选用低水化热、低含碱量的水泥品种,包括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为42.5级,减少混凝土的初期开裂和温度收缩裂缝。

根据设计要求:1)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为0.06%。

2)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含量应≤3.0kg/m3。

3)控制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C35(水:水泥+掺合料)<0.50,胶凝材料的最小用量应≥300kg/m3,最大用量宜≤400kg/m3。

4)混凝土中掺加的抗裂纤维、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等各类外加剂用量应由实验室确定。

5)本工程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指标应符合辽宁省《地下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程》中表4.2.1的规定,后浇带采用膨胀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比两侧高一等级,其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2)本工程地下空间结构均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其配合比应按业主要求试配后,符合要求后正式使用;(3)混凝土灌注地点应采取防止暴晒和雨淋措施。

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内杂物,隐检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4)垫层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灌注,布灰应均匀,其允许偏差为+15-10mm,表面平整度3mm;(5)筏板基础混凝土应沿线路方向分层留台阶灌注。

混凝土灌注至高程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一遍后抹面,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mm,表面平整度10mm;(6)墙体和顶板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1)墙体混凝土左右对称、水平、分层连续灌注,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然后再灌注顶板混凝土;2)顶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由边墙、中墙分别向结构中间方向进行灌注。

混凝土灌至高程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捣一遍抹面,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mm,表面平整度5mm;(7)地下二层框架柱C45,地下一层柱C35,混凝土柱应单独施工,并应水平、分层灌注。

(8)结构施工缝(后浇带)设置镀锌止水带与单组份聚氨酯水膨胀密封胶,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注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止水带损坏处应修补;2)顶、底板结构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实,将止水带压紧后方可继续灌注混凝土;3)边墙处止水带必须固定牢固,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水平灌注,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9)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防水混凝土采用输送泵输送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坍落度控制160±20mm;2)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3)混凝土必须保证供应,连续作业;4)输送泵管路拐弯宜缓,接头严密,输送混凝土接长管路时,宜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混凝土后方可接长下一段;5)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6)输送混凝土中,受料斗内应保持足够数量的混凝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