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
Ⅱ——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
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动画、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内容了解很少,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素材,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观看BBC演化之旅、未来狂想曲片段,设问:地球上是如何产生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的?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到此我们把必修二的内容学完了,下一节我们重点学习必修三稳态和环境,同学们预习人体内环境的导学案,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共同进化
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核心:自然选择学说中性突变理论
2、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
十、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如何形成,更在于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到宣传和付诸于行动上。
学生在搜集、讨论、交流过程中,面对触目惊心的画面、数据和素材,一定能产生情感的震撼与升华。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关爱生命、自觉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