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32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 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 0.1MPa,且PV≥100MP. 立米的压力容器(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33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煤矿(井工开采): 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2页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职业病分类
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中毒、物理因 素所致职业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 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十大类
115种。
7)应急预案、应急机构、人员、设备设施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23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2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 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 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 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 (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若单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 定为重大危险源。
第22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1企业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 首先是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加工和储存各环节 的资料的调查和收集: 1)企业基本情况:性质、经营范围、经营能力; 2)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臵图; 3)岗位设臵分布和岗位人数等; 4)主要危化品的种类、存量和周转量; 5)生产设备设施; 6)事故情况;
第28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判定
1储罐和储罐区
3生产场所
2库和库区
4压力管道
5锅炉
7煤矿(井工开采) 9尾矿库
6压力容器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29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压力管道 1)输送毒性程度为极毒或高毒,或火灾危险性为甲、 乙类介质,公称直径为100mm,工作压力为10.0MPa 的工业管道; 2)公用管道中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公称直径大于 等于200mm ; 3)公称压力大于等于4.0MPa,且公称直径大于等于 400mm的长输管道。
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辐射 运动物危害 明火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 粉尘与气溶胶 • 作业环境不良 • 信号缺陷 • 标志缺陷 •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8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6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危害的类别:GB/T13861-1992:6大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7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 • • • • • •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刘耀儒
工学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主要参考资料: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编写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一 二
基本概念 危险辨识


脆弱性分析
危险评价
表3 风险分析矩阵
(风险等级1-5级)
重大 1 2 2 3 特大 1 1 2 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30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将46 种毒物危害程度分为4个级别: Ⅰ级(极度危害) Ⅱ级(高度危害) Ⅲ级(中度危害)
Ⅳ级(轻度危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31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锅炉
1)蒸气锅炉:额定蒸气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 发量≥ 10t/h 。 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 120℃ 且额定功率 ≥MW。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5)煤层自然发火期小等于6个月的矿井;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34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1)瓦斯矿井;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3)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4)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尾矿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3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3 危险 risk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学的观点,指系统中存在 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 受程度。
状态 危险和安全
危险和危害
危险和危险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4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4 危险评价
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风险评价


常用的危险分析技术方法
应急能力评价

危险控制的策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2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基本概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3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1 危害 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的根源或状态。
造成事故的原因: •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 人员的不安全行动 —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年都可能发生 在设施的使用年限内可能发生若干次
有时
在设施的使用年限内有时可能发生
0.01≥每年≥10
极少
极不可能
-4
-7
10
-7
≥每年≥ 10
在设施的使用年限内不易发生,但历史有个 别记录.
几乎没有发生过.
10
≥ 每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40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表2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9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7 事故管理 事故管理的内容 事故预防,事故应急,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20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8危险分析要回答的问题: 1)有哪些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
2)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别属于哪些类型?
3)它们造成的事故属于哪些类别?
4)危险度大小是多少?
(1)按生产贮存不同分为(GB18218-2000) :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2)按危害形式分为:火灾、爆炸、泄漏等。
(3)按物质性质不同分为(GB18218-2000,共142种) :
•爆炸物质—26种 •易燃物质—34种 •活性化学物质—21种 •有毒物质—61种。 共142种
5)哪些是不可容许的因素?
6)哪些区域在人、财、环境方面的损失最脆弱?
7)事故的后果程度将如何? 8)这些事故应如何控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21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二 危险辨识 步骤: 1企业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 2重大危险源辨识; 3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析; 4典型事故的筛选与分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现场设备全部或大部 更换,资金支出大于 1000万元;场外财产 损失大于500万 对生态功能产生严重 的、持续的、不可挽 回的损害
环境
现场释放物 现场有限 可很容易清 区域内产 除 生微小的 生态反应
对当地的生 大范围、中长期的 态系统有短 生态系统损害 期损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41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4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危险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
危险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5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2 危害辨识
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危害的性质:危害的类别和可能造成事故的类型
危害的类别:GB/T13861-1992:6大类
事故类型:GB6441-1986:20类 职业病类别:2002年职业病名录:十大类115种
脆弱性 目标 人 后果的严重程度 不重要的 急救治疗 较小的 通过治疗 很快恢复; 住院小于 24小时 财产 设备24小时 设备7天内 修复,无产 可修复 品损失 严重的 重大的 特大的 10人以上死亡
多人次损伤, 1-10人死亡 多处伤害; 住院大于24 小时 设备7-120 天内可修复, 可能造成产 品损失 设备在4-12月内可 修复资金支出低于 1000万元;场外财产 损失低于500万
• 易燃易爆性物质
• 自燃性物质 • 有毒物质 • 腐蚀性物质 • 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 素
• 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 致害动物 • 致害植物 • 其他生物性危险 、有害因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9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 负荷超限 • 健康状况异常 • 从事禁忌作业 • 心理异常 • 辨识功能缺陷 •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 险有害因素 • 指挥错误 • 操作失误
后果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1)潜在事故情景的描述;
2)危险物质泄漏量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