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单元图像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第3单元图像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第3课时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模块五制作多媒体作品第3单元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2.年级:九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
4.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初中信息技术模块五《制作多媒体作品》第3单元《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第三课时的内容。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相应的精神:‘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开展教学。

本单元主要学习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处理,是整册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acdsee6.0窗口、图像浏览、格式转换、裁剪与缩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富有创意的两个编辑菜单——调整菜单(图像调整)、滤镜菜单(图像的艺术效果处理),是前面内容的延伸与拓宽,同时也是本单元知识的学习重点。

通过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习acdsee的四个基础技能,并根据所学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教材利用“做一做”任务的完成,引导学生学习图像调整质量和效果处理的方法,以“知识窗”和“小博士”作为补充,以“试试看”和“巩固练习”为操作技能的巩固,使学生在实践练习的基础,掌握其操作方法,从中体验acdsee6.0工具软件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功能。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九年级学生,经过小学及初中近七年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已经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很多学习、生活中信息加工、处理的问题,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课内容是经过前面2课时对acdsee6.0的学习,学生对这一工具软件已有了初步了解。

这部分知识相对有趣,感性较强。

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积极性高并乐于探索,但有的学生只是基于兴趣地乱涂乱改,没有目标性,需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得让他们有事可做,在完成基础任务后,引导他们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ACDSee6.0软件对图像进行质量调整和效果处理的方法。

2、通过学生欣赏图像,进而自主尝试、比较、探索学习,了解其中的相关概念和意义。

3、能通过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acdsee6.0中图像处理的两个常用菜单—调整、滤镜的用法。

2、了解学习中的一些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1、能综合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五)教学理念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内容,学生的学情,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完成任务,体验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利用acdsee6.0工具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及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图像对比,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将教学内容化分成多个任务练习,在通过适当的演示后,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至完成。

2、学法指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操作、自己探究,在完成任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互相探讨,在完成基础任务之上进行创新。

(七)教学准备:
1、学生练习使用的图像素材,课前分发到每台学生机,上课使用。

2、上课使用自制课件及远志多媒体教学软件。

板书设计:
学生典型作品:
原图
学生作品
关键环节提炼
①用质量与效果不好的图像素材与经过处理的图像经过观察、对比,让学生感受acdsee6.0在图像加工方面的功能,情景引入,当我们的素材不能满足我们表达的意思,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处理,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②用教材和处理教材方面,根据我们实际生活中,有些素材仅仅是局部需要处理,以及上节课的已经学过了裁剪的使用技能,所以在调整质量学习时我拓宽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了局部素材的处理技能,同时也为后面的作品创作作了铺垫。

③作品展示与交流方面,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自我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
一、使用教材方面
“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

”这句话每次参加教师培训时,我们的教研员赵志坚老师都要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经常问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教材使用。

参加这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我先对教材进行了梳理,按照以往的教学进行授课,发现学生刚开始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可是到了后面,就没有了多高的兴致。

看到这一现象,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能不能对教材拓宽,继续保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教材在调整图像质量进行学习时,只讲解了整体素材的处理,没有涉及局部素材的处理,根据前面所讲的裁剪的技能,我设计了局部素材处理这一环节,让优等生带动其他学生,达到全面提高。

二、任务驱动与鼓励发现并进,评价交流贯穿课堂。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学生演示法,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课是带领学生体验acdsee6.0这一工具软件在图像处理方面强大技能,进而根据教材进行学习这些技能,最终利用技能进行创作。

在教学中,老师根据内容设计了一个个教学任务,在每一个任务完成后,我都让一个学生来演示操作,并且及时的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在作品展示与交流方面,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自我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相信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给他们空间。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保持学习积极性。

三、与学生一起完成板书,分享快乐
以往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大多没有板书,喜欢用PPT代替,节省时间。

我认为一个层次清晰,赏心悦目的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所以上课时我采用了传统的板书,我在黑板上将课题,教学知识罗列出来,然后用线将他们连接形成一个圆形,使所学内容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四、本节课的不足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上,很多老师在不断的尝试、探索,寻找科学的方法,追求理想的效果。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一名教师,我为它的发展做着坚实的努力。

但是由于自身的素质,我还是有一些缺点:①教材把握程度不够。

②在整堂课中还是由于经验不足,致使在环节中的过渡语言,还欠严
密。

③在计算机教师向信息技术教师转轨方面,做的也不到位,需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提升自身的素质,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

总之,这节课有优点也有缺点,我希望能通过这节课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们一起切磋,交流。

我想,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努力,那么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