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生平创作(选修)讲解学习

李白生平创作(选修)讲解学习


扬州
• 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昔 东游维扬,不过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 魄公子,悉皆救之”。
西上,到湖北的安陆
• 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家人看上了李白,就把许圉yǔ 师的孙女嫁给了李白。从此之后,李白便以安陆 为家,一边读书写作,一边从事干谒活动。李白 三十岁了,这时候他已经出蜀五年,但却未遇知 己,一直没有获得他人的引见,因此到这个时候, 他就有了“南徙莫从,北游失路”的慨叹
李白的外貌描写

魏颢,特别崇拜李白,李白把自己当时所做
的诗文交给魏颢整理成集,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
前面写了一篇小序,即《李翰林集序》。 “眸
子炯然,哆(chī)如饿虎” “或时束带,风流
酝籍”,李白在诗文里常自称:“身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李白二十
岁左右的时候,拜见著名的道教领袖人物司马承
• “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2.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
• 李白二十五岁了,他认为大丈夫必有四方 之志,乃仗剑去国。离开了故乡,开始了 他漫游、干谒的生涯。
• 沿途作有《登峨嵋山》、《峨嵋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 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 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 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 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 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 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 李白的艺术天赋。
出蜀第一站 江陵
• 李白:下江陵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江陵
• 他遇到了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一看到他就赞他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为司马 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感到欢欣鼓舞,不禁飘然有凌云 之概,他想起《神异经》中所说的昆仑山有大鸟, 名曰希有,想起《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鲲鹏。他 觉得司马承祯好像是希有鸟,自己则好像是鲲鹏。 只有希有鸟能认识鲲鹏,也只有鲲鹏能认识希有鸟。 因此李白便开始构思《大鹏遇希有鸟赋》,后来又 干脆改为《大鹏赋》。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诗人,他的心灵 犹如一注滔滔汩汩流淌不尽的诗的源泉。
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人事交往;无论是所见 所闻,还是所思所想,在他的笔底统统可以谱成震 撼人心的乐章。而且,永远是那样雄浑而清新,具 有高山大河般的力量、初日芙蓉般纯粹的美感。
——冰心主编《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
李白 (701~762)
(始祖李耳——“飞将军”李广——西凉王李暠— 李唐王朝(加上李白)
——陈寅恪提出“李白为胡人,生于西域”的说 法。对“胡人说”郭沫若表示反对,但他同意出 身于西域的说法,并认为此碎叶即今吉尔吉斯斯 坦的托克马克。但仍非定论。
《赠张相镐二首》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李白续诗取名
• 写下《山中问答》,《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 御绾》等篇章
山中问答 (安陆)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表达了与许氏婚后闲适的心境,安陆十年儿子伯 禽、女儿平阳
李白故乡、银杏之乡 湖北安陆欢迎你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 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 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 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 识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 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 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 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
李白沿江东下,东至金陵
• 越女词五首(其3) •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他毫不客气地自我炫耀,认为自己能够像太 白星侵蚀月亮一样,在“安史之乱”中痛击乱 军,李白自己也似乎认为自己是太白金星转 世哪。
1.读书和任侠时期。
李白25岁以前,主要在蜀 中读书,受个性和当时社会风 气的影响任侠好施。
李白《与韩荆州书》中说,自己是 “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 好读书,而不求甚解。鄙视皓首穷经的儒 生。同时他又羡慕神仙的长生之术,他喜 欢炼丹,求长生,喜游侠击剑,他曾经跟 随当时最有名的一个剑术家赵蕤学习纵横 术,修炼剑道。李白在多年之后还在诗中 描写自己
祯,司马承祯对李白有一个评价,说李白“有仙
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一、李白生平
——李白(701~762),是紧接 着陈子昂把唐诗推上高峰的伟 大诗人。他的出现,促成了中 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 到来。他把屈原开启的浪漫主 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
——其作品今存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身世
——最早记载李白家世的是李阳冰《草堂集序》、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说他是凉武昭王李嵩的九世孙,
李白已经七岁,父亲想试试儿子的文才, 就对妻子和儿子说:“我想作一首春日绝 句,但只写了上两句:‘春日送暖百花开, 迎春绽金它先来。’ 你们母子二人每人续 一句吧。”李白的母亲想了想说道:“火 烧杏林红霞落。”李白紧接着朝盛开的李 树一指,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
太白星
• 李白有一首诗《胡无人》:“云龙风虎尽交 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máo)头灭 ,履胡之肠涉胡血。”
度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 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 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 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