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分析报告第一部分:关于建设LNG 储配站技术可行性分析一、LNG 的性质二、中国LNG 发展状况三、集团LNG 项目发展思路和建设背景四、LNG 系统简介五、LNG 储配站功能、储存方式、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六、建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第二部分:LNG 储配站运行成本分析不同规模的LNG 建站投资估算仓储运行成本估算第三部分:LNG 物流配送一、LNG 运输槽车二、物流配送成本三、运输半径测算第一部分:关于建设LNG 储配站技术可行性分析一、液化天然气的性质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l Gas 简称LNG),就是将天然气从矿场开采出来后,经过净化、液化等环节变成液态( - 162℃,0.1 MPa)的天然气。
天然气液化后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620,便于储存和运输。
LNG 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沸点是-162 度,着火点650 度,液态密度为0.425T/m3,气态密度为0.718Kg/m3,爆炸极限为5%---15%。
LNG 的获取示意图如下:气态天然气---- 净化处理----- 压缩升温---- 冷冻处理---- 节流膨胀---- L NG二、中国LNG 发展状况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LNG 以清洁、高效、经济等优势正逐步收到青睐。
LNG 工业在国内已呈燎原之势,并且将会得到蓬勃的发展。
中国政府已经在广州深圳大鹏建设年进口量370×104t 的LNG接收站,福建湄州湾的年进口250×104t的LNG 接收站也进入设计阶段。
中国的LNG工厂:国内以河南绿能高科为首的不少厂家已生产LNG 或正在建设LNG 生产项目。
20世纪90 年代末,东海天然气早期开发利用,在上海建设了一座日处理为10 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事故调峰站。
2001 年,中原石油勘探局建造第一座生产型的液化天然气装置,日处理量为15万立方米。
2002年新疆广汇集团开始建设一座处理量为150万立方米的LNG工厂,储罐设计容量为 3 万立方米。
(附表:我国LNG加工厂)2008年8 月,南京港华公司投资建设的液化天然气(LNG)储配站在南京市栖霞区东湖村开工建设,占地面积达46 亩,建成后的储配站除发挥备用气源应急调峰的作用,保障大部分用户的天然气安全供应外,还可解决“三大难题”:一是南京市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用气调峰,以及上游供气中断时的应急气源;二是为将来新用户和周边管道难以到达的区域供应天然气打下基础;三是为外购中华煤气LNG 等提供接收、储存、气化系统。
安彩LNG厂情况:利用安彩母站西气东输气源,建设日生产量为10 万方的LNG液化加工厂,采用成都深冷技术,投资3500万,建有3个150m3的低温储罐,能够储存 3 天的生产量,可以直接装LNG槽车对外销售。
三、集团LNG 项目发展思路及建设背景:2006 年,集团确定了“以能源为主导,以地产为基础,致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总体战略目标,能源发展战略确定为“上抓源头、下占终端,中抓核心技术”的战略路线,为抢抓源头,为终端开发做好气源保障,建设LNG 储存周转库,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储存业务是集团战略发展的要求,可以为终端销售市场提供LNG 仓储供应,保证终端市场的气源稳定。
集团拟建设LNG 储配站的建站目的:1、实现LNG 的储存、装卸,也可以将LNG 转化成CNG,可以直接供CNG 子站,保证车用气终端市场的稳定气源。
2、与气源厂合作,对源头气源进行大量储存,在气源紧张的时候保证气源稳定。
3、可以实现对外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4、可以作为城市管网的补充气源,作为冬季调峰气源。
5、建设LNG 小区气化站,在城市管网铺设不到的小区建设气化站,供应LNG。
四、LNG 系统简介:LNG 项目一般应包括下列的生产环节:在天然气的生产液化厂和LNG 接收站均有LNG 的储存装卸装置,储存方式有常压储存、高压储存和常压---高压联合储存方式,技术成熟,工艺简单。
五、LNG 储配站:1、LNG 储配站运行功能:实现LNG 的储存、装卸、运输,以及LNG 转化成CNG 工艺,可直接销售配送LNG 和CNG 。
不论是工业用LNG站还是民用LNG站,不论是日常供气还是调峰供气,不论规模、容量大小,LNG站都应有以下较完善的使用功能(措施):卸车功能、储存功能、LNG储罐增压功能、气化功能、气化器组相互切换功能、BOG释放接收功能、紧急情况安全放空功能、异常情况紧急切断功能、LNG泄漏(溢出)后的处理功能等,还应具有LNG装车功能,以保证异常情况LNG的导出和生产经营需要。
要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设计BOG再液化系统。
2、LNG 储存设备:主要包括:带压低温储罐,低温输送泵,增压器,装卸设施,管线阀门,自控仪表,消防系统,回收系统,计量设施等。
CNG 转化设备还包括气化器,集气罐,加气柱等设备。
主要设备介绍:2-1LNG 储罐:小型储罐,5-50 立方米,常用于民用燃气汽化站,LNG汽车加注站等中型储罐,50-100 立方米,常用于卫星式液化装置,工业燃气汽化站等,大型储罐,100-1000 立方米,常用于小型LNG生产装置。
大型储罐,10000-40000 立方米,常用于基本负荷型和调峰型液化装置。
特大型储槽,40000-200000 立方米,常用于LNG接收站。
子母罐是指拥有多个(三个以上)子罐并联组成的内罐,以满足低温液体贮存站大容量贮液的要求。
多只子罐并列组装在一个大型外罐(即母罐)之中。
子罐通常为立式圆筒形,外罐为立式平底拱盖圆筒形。
由于外罐形状尺寸过大等原因不耐外压而无法抽真空,外罐为常压罐。
绝热方式为粉末(珠光砂)堆积绝热。
子罐通常在压力容器制造厂制造完工后运抵现场吊装就位,外罐则加工成零部件运抵现场后,在现场组装。
单只子罐的几何容积通常在100~150m3 之间,单只子罐的容积不宜过大,过大会导致运输吊装困难。
子罐的数量通常为3~7 只,因此可以组建300~1750m3 的大型贮槽。
2-2LNG 低温泵:LNG泵是站内输送LNG的关键设备,LNG泵一般为多级泵,扬程可根据用户要求而定。
选择范围为50m~2000m,以适应不同输气管网对压力的要求。
在LNG泵中,泵内容器和轴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泵体和叶轮采用铝合金。
如需在高压下管输天然气,还应在蒸发器前配置外输泵进行增压。
在泵初次运行和检修后投运之前,以及泵处于备用状态时,均需预冷或保冷。
泵停运后如保冷不善,随着漏热量增加,泵内的LNG逐渐蒸发,堵塞泵的流道,甚至使泵不能正常运行。
2-3LNG气化器按结构或热源不同,可分为板翅式、管壳式、中流式、开架式、浸没燃烧式及中间媒体式等多种。
LNG接收站多采用开架式水淋气化器和浸没燃烧气化器。
前者以海水为加热介质。
体积庞大,且需配置海水系统,故投资较高.占地面积较大,但运行成本低,且安全可·。
对于基本负荷型供气要求,可采用多台并联运行。
后者以终端蒸发气为燃料,采用燃烧加热。
其优点是投资低,启动快。
能迅速调节LNG蒸发量.但运行成本高,通常只用于调峰2-4 蒸发气压缩机由于LNG储罐在不同工况下有不同蒸发气量,故应将蒸发气压缩机分为两组。
一组用于非卸船工况。
一组用于卸船工况。
通常采用往复式或离心式。
前者适用于小气量及高压缩比.后者适用于大气量及中、低压缩比。
2-5 再冷凝嚣再冷凝器具有冷凝和分液两种作用。
正常情况下使来自储罐内的蒸发气液化;当蒸发气量增加时。
未冷凝的蒸发气分液后捧向火炬:当蒸发气量不足时.可引入少量外输气至再冷凝器,使其压力保持正常。
3、工艺流程,见图1:从工艺流程图中可以看出,为保证LNG储罐中的LNG输出时保持一定的动力,设置了LNG增压器(也可以设置LNG低温泵) 。
南方地区如果冬季最低气温在10℃ 以上,可以不设水浴气化器,直接利用空浴气化器即可输出符合要求的天然气(NG),建设费用也相应降低。
实践证明,该工艺流程完全符合我国LNG站的运行实际。
4、安全要求:LNG储配站储存LNG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在安全管理上要满足安全规范要求,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安全运行硬件设施方面除LNG储罐本身具有的安全措施外,工艺管线中要设置安全阀、压力表、紧急切断阀、降压调节阀等安全措施;消防安全方面,要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泵、LNG储罐喷淋降温设施、LNG泄漏导出防护设施。
应设置可靠的防雷、防静电设施;设置必要的保冷措施和燃气加臭措施( 民用户) 。
此外,还要设置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连锁系统。
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种危险:(1) 低温的危险性:人们通常认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LNG泄漏后可气化向空气飘散,较为安全。
但事实远非如此,当LNG泄漏后迅速蒸发,然后降至某一固定的蒸发速度。
开始蒸发时其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在地面形成一个流动层,当温度上升至约-110 ℃以上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温度上升过程中形成了密度小于空气的“云团”。
同时,由于LNG泄漏时的温度很低,其周围大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成“雾团”,然后,LNG再进一步与空气混合过程完全气化。
LNG的低温危险性还能使相关设备脆性断裂和遇冷收缩,从而损坏设备和低温灼伤操作者。
(2) BOG 的危险性:虽然LNG存在于绝热的储罐中,但外界传入的能量均能引起LNG的蒸发,这就是BOG蒸( 发气体)。
故要求LNG储罐有一个极低的日蒸发率,要求储罐本身设有合理的安全系统放空。
否则,BOG将大大增加,严重者使储罐内温度、压力上升过快,直至储罐破裂。
(3) 着火的危险性:天然气在空气中百分含量在5%-15%(体积%),遇明火可产生爆燃。
因此,必须防止可燃物、点火源、氧化剂(空气)这三个因素同时存在。
(4) 翻滚的危险性:通常,储罐内的LNG长期静止将形成两个稳定的液相层,下层密度大于上层密度。
当外界热量传入罐内时,两个液相层自发传质和传热并相互混合,液层表面也开始蒸发,下层由于吸收了上层的热量,而处于“过热” 状态。
当二液相层密度接近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使罐内压力急剧上升,这就是翻滚现象。
六、建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LNG 系统主要包括天然气预处理、天然气的低温液化、天然气的低温储存及天然气的气化和输出等,从技术角度分析,LNG 储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大型LNG 液化加工厂和接收站都有储存设施,建设LNG 储存装置,技术上是可行的,LNG 转化成CNG技术也是成熟的。
但在选择建站的时候在充分考虑其必要性。
1、建站选址要充分考虑终端市场开发布局、开发进度和市场的需要,考虑建站规模,建站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2、要充分考虑当地气源状况及天然气管网铺设情况。
3、技术上可行,但建周转库会增加LNG 仓储成本,经济上要论证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