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洗钱业务知识题库

反洗钱业务知识题库

反洗钱题库1、洗钱预防措施的三项基本制度是什么?答: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2、完整的客户身份识别包括哪些基本要求?答:⑴客户接受政策(包括记录保存);⑵验证客户身份;⑶对风险账户实施持续监测;⑷风险管理。

3、金融机构与客户的交易关系主要分哪两类?答:⑴通过开立账户或签订合同建立较为稳定的金融业务关系;⑵客户直接要求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主要是指不通过账户发生的交易。

4、《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规定金融机构应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期限是多少?答:⑴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 年。

⑵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5、《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一款内容是什么?答: 金融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6、反洗钱行政调查的适用条件有哪些?答:⑴反洗钱调查只针对可疑交易活动;⑵可疑交易活动需要调查核实。

7、反洗钱调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哪些程序?答:⑴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⑵出示合法证件;⑶出示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出具的调查通知书。

8、反洗钱调查中的查阅,指的是什么?答: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在调查可疑交易活动中,调取被调查对象的账户信息、交易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查看的调查措施。

9、在反洗钱调查时,账户信息指什么?答:账户信息是指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开立、变更或注销账户时提供的信息。

10、在反洗钱调查时,交易记录指什么?答:交易记录是指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中进行各种交易过程中留下的记录信息和相关凭证。

11、反洗钱调查中,查阅、复制的对象是什么?答:⑴账户信息;⑵交易记录;⑶其他有关资料。

12、可疑交易活动经过反洗钱调查后,一般有哪两种认定结论和处理方式?答:⑴认定排除洗钱嫌疑的,终结调查程序;⑵认定不能排除洗钱嫌疑的,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报案。

13、我国负责接收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机构是谁?答: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14、《反冼钱法》从什么时间起施行?答: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15、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⑴客户身份识别、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内部操作规程;⑵反洗钱工作保密制度;⑶确保反洗钱工作制度有效执行的内部审计和稽核制度等。

16、反洗钱定义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答:⑴反洗钱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洗钱活动;⑵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用相关措施的行为。

17、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主体有哪些?答: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也包括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

18、《反洗钱法》中“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特指哪个部门?答:特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从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本质要求看,金融机构需了解客户哪些情况?答:不仅需要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还需要根据交易需要了解客户的职业或经营背景、履约能力、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等有关情况。

20、客户身份识别禁止性规定指的是什么?答: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或者假名账户。

21、典型的洗钱活动通常有几个阶段?答:处置阶段、离析阶段和融合阶段。

22、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原则有哪些?答:合法审慎原则;保密原则;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合作原则。

23、哪个部门对金融机构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答: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24、金融机构应在大额交易发生多长时间向反洗钱中心报送大额交易报告?答:应当在大额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反洗钱中心报送。

25、客户通过在境内金融机构开立的账户或者银行卡发生的大额交易由谁报告?答:由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或者发卡银行报告?26、客户不通过账户或者银行卡发生的大额交易由谁报告?答:由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报告。

27、定期存款到期后,不直接提取或者划转,而是本金或者本金加全部或者部分利息续存入在同一金融机构开立的同一户名下的另一账户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28、活期存款的本金或者本金加全部或者部分利息转为在同一金融机构开立的同一户名下的另一账户内的定期存款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29、定期存款的本金或者本金加全部或者部分利息转为在同一金融机构开立的同一户名下的另一账户内的活期存款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0、自然人实盘外汇买卖交易过程中不同外币币种间的转换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1、交易一方为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人民政协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但不含其下属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2、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的债券交易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3、金融机构在黄金交易所进行的黄金交易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4、金融机构内部调拨资金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 答:不是。

35、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项下的交易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6、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下的债务掉期交易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7、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发起的税收、错账冲正、利息支付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不是。

38、短期内相同收付款人之间频繁发生资金收付,且交易金额接近大额交易标准,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是。

39、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短期内频繁收取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汇款,或者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其他组织的汇款,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是。

40、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或者平常资金流量小的账户突然有异常资金流入,且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是。

41、证券公司发现没有交易或者交易量较小的客户,要求将大量资金划转到他人账户,且没有明显的交易目的或者用途是否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答:是。

42、《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从何时施行?答: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43、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对当前获得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疑问的应如何处理?答: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44、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过程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如何处理?答: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45、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有几种?答: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

46、什么情况下,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答:⑴设立临时机构;⑵异地临时经营活动;⑶注册验资。

47、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答:⑴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的;⑵办理汇兑、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借记卡等结算业务的。

48、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哪方面?答:只能用于反洗钱行政调查。

49、海关发现个人出入境携带的现金、无记名有价证券超过应当通报金额的,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通报。

答:应当及时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50、在反洗钱调查过程中临时冻结时间不得超过多长时间?答:48小时。

51、反洗钱专门机构是指什么?答:是指金融机构为履行法律规定的反洗钱义务专门设立的、专职负责反洗钱工作的独立机构。

52、《反洗钱现场管理办法》规定反洗钱现场检查包括?答:反洗钱现场检查包括现场检查准备、现场检查实施和现场检查处理等。

53、《反洗钱法》规定,反洗钱调查的对象是什么?答:《反洗钱法》规定,反洗钱调查的对象仅限于金融机构。

54、《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反洗钱检查的对象是什么?答:《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反洗钱检查的对象除了金融机构外,还包括其他单位和个人。

55、反洗钱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答:反洗钱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收集资料、核实信息,来确定可疑交易活动是否属实、是否涉嫌洗钱犯罪。

56、什么是洗钱?答:通常是指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的真实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57、我国2001年修订的《刑法》将哪几类犯罪定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答:(1)毒品犯罪;(2)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3)恐怖活动犯罪; (4)走私犯罪。

58、金融机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一是可以作为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报告义务的记录和证明;二是可以为掌握客户真实身份、发现可疑交易提供依据;三是为违法犯罪活动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提供必要证据。

59、客户交易记录包括哪些内容?答:交易记录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60、《反洗钱法》规定金融机构作为反洗钱义务主体,主要的义务有几项?答: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建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义务;反洗钱工作保密义务及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洗钱活动的义务等。

61、美国的金融情报中心设在 (财政部)。

A.司法部B.国务院C.财政部 D.美联储62、对于涉嫌洗钱行为的举报有几种形式?答:举报人可以登录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互联网网站进行在线举报,也可以采用来电、来信、传真、电子邮件等其他形式举报。

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保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保密。

63、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指的是什么?答:是指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法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客户的真实身份,同时,了解客户的职业情况或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等。

64、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中的受益人指的是什么?答:也称“受益权人”、“实际受益人”、“最终受益人”。

“受益人”指最终拥有或控制客户的自然人,以及以自己名义进行交易的人。

此外,还包括那些对法人或法律实体行使最终有效控制权的人。

65、识别受益人的身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两方面的难题?答:⑴对于是否存在所谓最终控制交易或享有交易利益的受益人,金融机构难以知晓,尤其在交易确实被利用从事洗钱活动、受益人与客户不存在股权关系、受益人不是公司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等情形时;⑵如何确定受益人的范围,受益人不仅可能是多人,而且由于股权或所有权关系的复杂性,受益人与客户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层级结构。

66、关于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特殊规定,主要包括哪些含义?答:⑴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⑵金融机构是否需要向有关部门核实客户身份,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⑶金融机构可以提出核实客户有关身份信息请求的部门不限于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