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灰土地基:隐检内容1、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2、压实系数是否符合要求;3、含水率和分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采用3:7灰土,配合比符合要求,见回填土试验报告TG0900713。
2、压实系数为,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含水率和分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工程:隐检内容1、原材料进场检验及配合比设计;2、混凝土截面尺寸、轴线、标高等;3、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留置;4、混凝土外观质量及施工记录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原材料检验合格,配合比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2、混凝土截面尺寸、轴线、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留置一组(标养、同条件、拆模)试块。
4、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规范要求,记录齐全有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砌体工程:隐检内容1、砌体厚度及拉结筋设置;2、大角、转角间接处砌筑方法、留槎方式、门窗过梁形式等;3、构造柱主筋规格、位置、箍筋间距、弯钩、马牙槎留置;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按规范要求:240墙压入2根φ、每边压入墙内长度不少于1m,未端已做90°弯钩。
2、大角和转角间接处应同时砌筑,门窗过梁形式为钢筋带过梁。
3、构造柱主筋14、16,箍筋φ,马牙槎留置五进五出,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填充墙砌体工程:隐检内容1、砌块的规格,强度等级,墙体厚度及拉结筋设置;2、大角、转角间接处砌筑方法、留槎方式、门窗过梁形式等;3、构造柱、圆、梁、主筋规格;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有检验报告及砂浆试块的试验报告,墙体设置的拉结筋已置于灰缝中,拉结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1m,位置正确、埋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2、大角和转角间接处应同时砌筑。
3、构造柱主筋14、16,箍筋φ,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钢筋工程:隐检内容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纵向受力钢筋的规格为φ、φ8、φ10、12、14、16、20,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采用绑扎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3、箍筋的形状,间距和分布等均符合要求。
4、钢筋绑扎牢固,无漏扣现象,相邻绑丝“八”字扣绑扎,丝头弯向砼内部。
钢筋均无锈蚀、污染。
杂物已清理干净。
电气工程:隐检内容1、埋在机构内的各种电线导管的品种、规格、位置、标高、弯度、连接焊接的质量、管道防腐、敷设情况;2、利用结构钢筋做的避雷引下线的焊接数量、质量;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经检查:电线导管采用刚性金属平导管,有出厂检验报告、导管敷设位置数量和走向、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平道管采用连接法,接口牢固、密封,导管的保护层大于15mm,符合设计要求。
2、利用建筑物柱内的4根主筋作为一组避雷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装置焊接,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
屋面保温层:隐检内容1、屋面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保温层铺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保温层的防护措施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材料采用1:8水泥焦渣找坡2%。
2、保温层的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
3、保温层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4、保温层完成后,采取遮盖措施,防止雨淋。
屋面找平层:隐检内容1、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找平层的坡度;3、水泥砂浆找平层表面应平整、搅拌应均匀;4、排气孔位置及间距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水泥砂均有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符合设计要求。
2、找平层的排水坡度为2%;符合设计要求。
3、采用1:3水泥砂浆找平,厚度40mm,表面平整,压光、无起砂、起皮现象。
4、间隔1m设置排气孔,位置和间距符合验收规范要求屋面防水层:隐检内容1、防水卷材所用材料、规格;2、施工做法,细部处理;3、防水层的厚度、坡度、标高、表面平整度;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材料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有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
2、采用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
3、防水卷材在立面收头,将卷材压入檐口槽内,并压紧、压实。
4、防水卷材铺贴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无扭曲、褶皱、空鼓现象。
一层地面水泥混凝土垫层:隐检内容1、水泥混凝土垫层的材料;2、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3、地面铺设厚度、标高表面平整度情况;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含泥量符合设计要求,有复试报告。
2、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有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3、地面铺设厚度为50mm,标高表面平整度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地面防水工程:隐检内容1、工程做法;2、细部处理;地漏、立管、管根部附加层情况;3、防水层的厚度、坡度、表面平整度;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基层清理后后20厚1:3水泥砂浆找坡层,四周抹小八字角,再刷防水涂料俩遍,厚度。
2、细部处理;地漏、立管、管根部附加层加强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3、防水层的厚度、周边卷起高150mm、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六层地板辐射采暖安装:隐检内容1、埋地采暖管道所用的材料、规格、型号;2、管道防腐、保温情况;3、埋地管道安装位置、标高、保温层、保护层设置等;4、采暖管道试压情况;施工单位自查情况与结论1、采暖埋地盘管采用耐高温聚乙烯(PE--RT)管,规格为DN20,埋地部分安装无接头。
安装位置标高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保温采用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塑料管道敷设在贴有锡箔纸的保温板上,塑料卡钉固定铺贴平整,保温层厚度35mm。
3、保护层采用C25细石混凝土,厚度50mm,铺设平整,有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4、埋地采暖管道在试验压力下1h压力降不大于,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合格。
隐蔽:结构钢筋工程1、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位置;钢筋接头情况;钢筋除锈情况;预埋件数量及其位置;材料代用情况;绑扎及保护层情况。
2、墙体拉接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及位置;钢筋除锈情况。
3、填土回填土土质情况、填土压实情况。
4、基础开挖地基土土质情况,基槽底标高、位置、几何尺寸、放坡情况等防雷接地:接地的材料的规格、施工方法、电阻值‘1、人工接地装置采用-40*4镀锌扁钢,,位置符合电气施工要求。
2、扁钢连接采用三面施焊,且长度为宽度的2倍以上,无夹渣咬肉,刷沥青漆两遍。
3、环形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四角与结构基础钢梁焊接,并与防雷引线连接成一体。
4、实测电阻最大值为Ω。
灌水试验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满水15min,再灌满延续5min管道及接口无渗漏自上午8时起,管道出口处用管胆封闭,在管道末端检查口处注水,满水15min后,现灌满延续5min,水面不下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
门窗工程隐检内容1、窗口水平基准线和洞口水平线;通口垂直基准线和洞口垂直中心线。
2、窗洞口需留固定铁件数量、规格要求;3、窗框,其角线的误差;4、门窗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自检结果1、窗口水平基准线和洞品水平线;通口垂直基准线和洞口垂直中心线均提前弹出灰线,位置正确。
2、窗洞口需留固定铁件数量、规格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且位置正确,安装牢固。
3、窗框已固定,其对角线的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4、门窗有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合格。
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安装1、管道的坐标、标高2、管道的连接,配件和阀门等3、吊杆的材料、固定方式、数量、形式等4、管道穿墙,穿梁的方法、安装位置。
1、管道的坐标、标高,与设计图一致。
2、管道采用丝扣连接,配件为镀锌钢管。
3、吊杆采用8圆钢,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形式、数量、位置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4、管道穿墙、结构梁均使用预留钢套管安装、填料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5、阀门采用铜质闸阀,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启闭灵活、位置正确。
排水管道1、位置标记2、管道的连接,配件和阀门等3、吊杆的材料、固定方式、数量、形式等4、管道穿墙,穿梁的方法、安装位置。
1、管道的坐标、标高,与设计图一致。
2、管道采用丝扣连接,配件为镀锌钢管。
3、吊杆采用8圆钢,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形式、数量、位置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4、管道穿墙、结构梁均使用预留钢套管安装、填料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5、阀门采用铜质闸阀,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启闭灵活、位置正确。
接地、避雷引下线1、接地装置材料品种、规格等。
2、接地装置埋设深度≥3、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引出线不少于2处。
4、实测电阻值。
1、接地装置采用-40*4镀锌扁钢,符合电气施工图要求。
2、-40*4镀锌扁钢埋深,同时设置测试点。
3、接地模块集中引线,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
扁钢连接采用双面施焊,且长度为宽度的2倍以上,焊缝饱满,无夹渣咬肉。
环形接地与基础梁焊接,并与防雷接地连接成一体4、水、电进户管均做接地,采用双面搭接焊,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
5、实测电阻最大值为Ω节能屋面保温层1、挤塑板粘结牢固2、保温板的安装屋面保温层采用12Cm厚岩棉板,粘贴屋面保温板时,基层清理干净,粘结牢固,原材料检验合格,规格、型号、导热系数、压缩强度、吸水率及密度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节能外墙保温1、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清理干净2、采用的保温材料3、铺设耐碱网格布基层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打底,表面干净,粘结砂浆固定,再铺设耐碱网格布,最后刷抗裂砂浆,所有原材料均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做法正确。
节能窗户1、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采用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填充2、框与扇之间的缝隙用毡条密封填充3、扇与扇之间的缝隙用毡条密封填充4、扇与玻璃之间的缝隙用弹性夺条密封塑钢窗安装时,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采用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填充,框与扇之间的缝隙用毡条密封填充,扇与扇之间的缝隙用毡条密封填充,扇与玻璃之间的缝隙用弹性压条密封,并进行性能试验,结果合格。
节能地暖1、楼层表面已清理干净2、铺25厚聚笨乙烯塑料板3、水压试验楼层表面已清理干净,铺25mm厚的聚笨乙烯塑料板,盘管弯头两端设管卡550mm,弯曲管段固定间距为200mm,采用标准塑料卡钉固定。
边界保温带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水压试验为,浇筑50mm厚细石混凝土垫层,浇筑混凝土时地暖管无破裂,变形。
吊顶1、房间净高2、龙骨及吊杆的安装3、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1、安装龙骨前对房间净高和洞口标高进行交接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2、吊杆、龙骨安装牢固,吊杆、龙骨间距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