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小升初模拟检测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三)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5分)1、看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

(8分)心惊胆zhàn( ) 应接不xiá( ) 迫不jí( )待 shǒu( )屈一指落huānɡ( )而逃 lì( )兵秣马等量qí( )观蜂yōnɡ( )而至请依次写出第二行所填汉字在该词中的意思: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

(6分)“抬头往上看”叫( ) “从上往下看”叫( ) “仔仔细细看”叫( ) “实地欣赏看”叫( ) “范围广泛看”叫( ) “粗略大致看”叫( ) 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6分)“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 )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 )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6分)(1) 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的感觉,但如果能怀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的光辉前景!(2)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的江南春景;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的初夏风光;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的萧瑟秋景;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的岷山冬景。

7、按要求写句子。

(4分)(1) 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

(修改病句)(2) 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缩句)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5分)(1) 请写出下列中国古代诗人你所知道的别称:陶渊明-( )先生苏轼-( )居士王安石-( )先生(2) 请写出下列古诗或成语中的主角:闻鸡起舞( )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鞠躬尽瘁( )完璧归赵( ) 负荆请罪( ) 乐不思蜀( )9、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

(4分)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

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的细雨,;它是的阳光,。

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二、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20分)游子的平安符娘的眼睛越来越糟糕了,经常把邻家的柱子认成我。

这是父亲在信中告诉我的。

突然意识到,已经有9年没有回老家了。

这些年,在外求学、当兵提干、娶妻生子,家乡的概念早已被“家”代替。

当《常回家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神州大地时,在妻和女儿的一再央求下,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乡的路。

娘拉着妻和女儿的手,轻轻摩挲(mï suō用手抚摩)着,浑浊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淘气的女儿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个红布包,像是找到了什么宝贝,举着给我们看。

娘接过来,捧在手里,一层层剥开,对女儿说:“这些是你爸爸离家后写的信,我都给收好了,一共52封,一封也不差。

”这些年工作忙,也没顾上回来看看双亲,只是偶尔写封信捎上一片问候,没想到娘还一直珍藏着,我的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愧疚。

禁不住问:“娘,这些信你还留它干啥?”娘不紧不慢地说:“老辈人说,出门在外的人捎回家的东西,用红布包好,才能保佑平安。

我经常翻翻你寄回的这些信,心里就踏实……”望着满头白发目不识丁的母亲,看着那一封封都捆着小红线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

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那一端始终系在母亲的心头,维系着这份亲情的就是那长长的牵挂。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分)(1) 目不识丁:(2) 不紧不慢:2、理解填空。

(10分)(1) “神州”指中国,请你再写出中国的别称(至少两个)。

(2) 题目中的“平安符”是指。

(3) 第4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了。

(4) 第5自然段中“愧疚”一词的近义词是,从中表达了“我的心情。

3、回答问题。

(6分)(1) 有人认为娘用红布包信祈求儿子平安是迷信的举动,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

(2)有人说我们长大赚到钱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孝顺他们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孝顺老人?2013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爱知)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各组成语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1分)A、安分(fân)守己按(àn)部就班背(bâi)井离乡草菅(jiān)人命B、吹毛求疵(cì)绰绰(chuî)有余瞠(chēng)目结舌咄咄(duō)逼人C、发人深省(xǐng)耳濡(rú)目染风驰电掣(châ)刚正不阿(ē)D、含辛茹(rú)苦荷(hâ)枪实弹虎视眈眈(dān)荒谬(miù)绝伦2、趣味姓氏(3分)(1)读下面这个谜语,先猜出四种姓,然后按音序将其重新排列。

天下第一家,出门先用它,人人说它小,三月开白花。

这四种姓是。

若按音序重新排列的顺序是:()( )( ) ( ) (2)写出下列姓氏的正确读音。

解()仇()洗()纪()3、我会填字典(3.5分)(1)《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扛”、“杠”、“虹”在字典中的位置是()在前,()在中,()在后。

(2)“乃”字的笔顺是,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画,在字典里“巧”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你的,你②竟③才④是,为⑤就,于是。

“乃”在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应取第种解释,在“失败乃成功之母”中应取第种解释。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2分)某小学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

5、口字谜(3分)(1)五口——()(2)六口——()(3)七口——()(4)十口——()()()6、人体的部位常常被用来比喻有关的事物或事理,如“手腕——手段,手足——兄弟”。

请你写出下列人体有关“心”的部位,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2分)(1)心腹——(2)心肝——(3)心脏——(4)心胸——7、看字猜成语(2.5分)如:晕——晖(晕头转向)杭——航()亚——哑()迁——迈()道——邈()记——认()8、活学活用(3分)(1)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两个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2)教室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

请写出两个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游戏、赛跑。

请写出两个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9、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3分)四面楚歌——()望梅止渴——()指鹿为马——()入木三分——()图穷匕见——()卧薪尝胆——()10、有一个人要出门做买卖,可他不懂生意经,朋友便给他写了四句打油诗,每句是一个“一”字开头的成语,请你写写看。

(2分)(1)劝告你不听——()(2)什么都不懂——()(3)本利都丢光——()(3)美梦全落空——()11、下面的电报稿可以有几种解释?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分别表述出来,每种意思不超过15个字。

(3分)电报稿:车已开五日即到。

12、下面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的名字或笔名,有人巧妙利用它们编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碧野田间牛得草。

请写出下联:。

(1分)碧野巴金冰心张天翼牛得草白杨田间林里马识途流沙河13、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

(3分)在寂静的月夜,忽闻桂花飘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当你寄情大自然,看到挺拔苍劲的竹子时,你会高歌“,”;当看到花蝶相戏时,你的脑海中定会浮现“,”的美好诗句。

14、有趣的“四”字。

(3.5分)(1)、《四书》是《大学》、、和。

(2)、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

15、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0.5分)请你完成关于这位英雄人物的两个歇后语:(1分)[英雄]失荆州—— [英雄]喝酒——。

16、仿照例句,再写三个表现你对“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

(3分)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酣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让人;语文是,让人;语文是,让人。

二、阅读训练营(25分)(一)、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仕:做官。

③坐:因为。

(1)解释字的意思。

(1分)A、识:B、欲:(2)翻译下列句子。

(2分)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B、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①北人食菱,并壳入口。

是因为()A、连壳吃可以清热。

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②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这是因为()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

(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2分)(二)欣赏是一种善良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

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喜上眉梢),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