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练习-前后鼻音a n、a n g的辨证练习
普通话练习-前后鼻韵母en、eng的辨证练习
3.练读下面的绕口令:
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
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
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
请问陈程两庄城,两庄城门都进人,那个城进陈庄人,程庄人进那个城?
普通话练习-前后鼻韵母in、ing的辨证练习
3.练读下面的绕口令:
天上七颗星,树上七只鹰,梁上七个钉,台上七盏灯。
拿扇扇了灯,用
手拔了钉,举枪打了鹰,乌云盖了星。
3.按阴阳上去的顺序念语句(上声按变调念半上)。
中华有志zhōng huá yǒu zhì
坚持改进jiān chí gǎi jìn
中华伟大zhōng huá wěi dà
千锤百炼qiān chuí bǎi liàn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的基本功练习
说话是否清晰,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就很重要,在广播电视这种“时间艺术”不可“停格”、不能“倒放”的大众传播中,就更不可等闲视之。
有时一个字听不清,可能造成误解,或者在分辨时漏听下一句,致使传播信道出现梗阻。
口腔,既是有声语言的构字器官,又是语言用声最重要的共鸣器官,因此,播音员、主持人乃至所有“出镜出声”的记者编辑都必须格外重视口腔控制和吐字归音的基本功。
一、口腔控制的总体把握
1.打开口腔
打开口腔,并非“张大嘴说话”,而是指发音时口腔内壁肌肉绷起,呈“腔圆壁坚”的状态,使得各咬字器官运动自如,同时音波在口腔内能得到良好的共鸣,发出的声音圆润响亮。
口腔这个共鸣腔是人体发音共鸣腔中最容易控制的,打开口腔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人手。
(1)挺软腭。
软腭指上腭后部柔软的地方,也就是舌头舔不到的那部分上腭,它与舌根相对,后面紧连着小舌(即悬雍垂)。
软腭挺起,即软腭部分向上用力,这个动作可以使口腔后部空间加大,并减少灌人鼻腔的气流,避免过多的鼻音色彩。
挺软腭可以用模拟“半打哈欠”或“举杯痛饮”的动作来体会。
所渭“半打哈欠”,就是嘴不要张太大,但还是做了一个深吸气的动作,此时口腔直对着的后咽壁有“吸凉气”的感觉;“举杯痛饮”时口腔后部的打开及用力深吸气的动作,同样会在后咽壁有“凉”的感觉,同样可以体会挺软腭的动作要求。
做这些练习,可以拿一面镜子对着口腔检查一下,先张开嘴,软腭放松,自己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舌头,然后,做挺软腭的动作,如果看不到小舌了,说明软腭挺起来了,此时要体会并记住软腭挺起这个动作的实际感觉。
能够挺起软腭,声音会比较洪亮,比较集中。
会做这个动作了,就要把这种感觉带到发音中去,可以先发“a、o、e^u、_u”这些单元音,再练两字词、四字词;我们还可以通过像“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这类韵母开口度大的民歌或诗词来练习,带着想象和感情朗读,细心体会声束打在挺起的软腭并挂在上颚,口腔内部开大能充分发挥口腔共鸣作用的感觉;此外,朗诵“江阳辙”的诗词,能较明显地体会到挺软腭的声音效果,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在练习中一方面注“挺软腭”的动作要领,一方面注意听辨自己的发音是否比较明亮、圆润,只练习,就会形成良好的打开后声腔的发音习惯。
(2)打开牙关。
有人讲话习惯不好,牙关很紧,两颊肌肉松塌下挂(俗称“拉着脸”),此时口腔必然不开,音色发闷、发扁,会影响吐字的清晰度,在图像上面部表情也显得消极、不愉快。
打开牙关的动作要领是:说话时,上腭主动抬起,上下臼齿之间似有一指厚的海绵垫,同时两颊肌肉用力撑开向外绷起,使口腔中部得以打开。
牙关打开,舌头活动范围大,有利于字音的清晰,也给声音增加了明亮、刚劲的色彩,如果两颊松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