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成长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成长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成长教育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王桂琴
一、指导思想
《成长教育》就是为了使同学们都能健康地成长而精心编写的。

通过《成长教育》,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本校从一到六年级一直开设《成长教育》课,孩子们对于《成长教育》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也对《成长教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因而这学期教师只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搜索更多的教学资源,更好的充实《成长教育》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册地方课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书,内容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的知识,学会面对灾难带给我们的丧失;第二单元是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第三单元是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与人合作,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第四单元是安全自救,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第五单元是珍爱生命,帮助学生认识吸烟、酗酒的危害,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每课中又设计了五个基本栏目:七彩虹、辨辨说说、指南针、成长脚步和相关链接。

使学生在通过感受和体验,实现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和改善。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自护、自救技能,学会接受失去。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正确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5、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应是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是
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4、让学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联系,采用“问问别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面对灾难
第一课地震来了莫慌张
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

2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自渎课文思考问题
1 想一想莘长林和同学是如何从废墟中爬出来的?
2 发生地震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打对勾。

()迅速到阳台上。

()不要到外强边或窗边去。

()立即关闭电源、煤气。

3 小组讨论
4 指名回答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阅读指南地震来时,在各种情况下如何躲避?
思考问题:
1 室内避震?
2 户外避震/?
3 在公共场所避震?
4 特殊情况下的求生?
5 被震倒建筑物埋压时?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回答
四、小结
第二课学会接受失去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对自己失去的东西不要伤心过度,把它当做成长中一个小坎坷,要坚强,有毅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自渎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同位讨论想象一下莹莹会不会有下面我们描述的这些感受和体验?
1 莹莹会非常伤心吗?
2 莹莹总会想着邮票为什么能掉出来吗?
3 莹莹会怪自己为什么不小心吗?
4 莹莹灰没心思学习,总会想着邮票的事吗?
5 你有过自己心爱的东西损坏的经历吗?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四、指名回答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阅读指南
当我们心爱的东西丢失或被损坏时,我们都会伤心,痛苦,怪自己,后悔等,这些心理反应是正常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这样让我们伤心、难过的事情,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减轻痛苦呢?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回答
四、小结
第三课做好灾后防疫确保生命安全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发生自然灾难后,应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二、自渎课文讨论问题:
1 怎样才能做好灾后防病工作?在正确的做法打对。

()注意饮食卫生,要喝开水、吃熟食。

()及时清理灾后垃圾。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消毒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

()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清洁,严防疾病发生和流行。

二、指名回答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阅读指南思考问题
1 发生自然灾难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保护自己,才能避免传染疾病呢?
2、灾后常见有种传染病?
三、指名回答
四、小结
第二单元:行为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