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绿化施工技术交底

边坡绿化施工技术交底

1.2.3固定镀锌金属网
采用14号机编热镀锌铁丝网,铁丝直径2.2mm,网孔5cm,铁丝网幅宽度2m,每两幅铁丝网间用Φ2.2mm镀锌铁丝穿插联结,使铁丝网连接成整体;将其从坡顶沿坡面顺势铺下,铺设时网应拉紧,铺平顺后将网挂在锚杆上,用连接件或铁丝锁紧,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厚度的混凝土垫块,使铁丝网与坡面保持4—5cm的距离。完成网与锚杆的连接工作后,要严格检查铁丝网与锚杆连接的牢固性,确保网与坡面形成稳固的整体。
(3)人工摊铺
机械将土体培满后,由人工进行修补整平。为保证施工进度,每一级边坡约8-10人,将网格中的土铺平、铺满,同时挑出石子和树枝等细小垃圾,保证坡面的卫生。
(4)湿法播种客土喷播
在人工整平后根据土体的含水量情况进行适当的洒水湿润。土体摊开后与空气接触面增大,土中水分蒸发加快,适时补充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化肥的溶解和植物的发芽。随后进行客土喷播,喷播工艺详见挂网客土喷混植生。
方案一
方案二
序号
草种名称
使用量(㎡)
序号
草种名称
使用量(㎡)
1
高羊茅
17.5g/㎡
1
狗牙根
15g/㎡
2
紫花苜蓿
7g/㎡
2
百喜草
3g/㎡
3
虞美人
2.5g/㎡
3
紫花苜蓿
3g/㎡
4
波斯菊
2.5g/㎡
4
虞美人
2g/㎡
5
荷兰菊
2.5g/㎡
5
波斯菊
2g/㎡
6
多花木兰
2.5g/㎡
6
金盏菊
2g/㎡
7
木豆
2.5g/㎡
7
多花木兰
2g/㎡
8
木豆
2g/㎡
1.2.5喷射种植混合基材
准备工作就绪后,施工采用自发电,利用喷播机将混合物喷布于坡面,分两次喷播,第一次为基层喷播,喷播基材为不掺和草种的有机材料,厚度为8cm±1cm;喷播结束后第二天,再喷播拌和草种的有机材料2cm±1cm。目的是让第一次喷播的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与边坡和镀锌网有效集合,可以稳固挂在边坡上,能够更好的提高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喷射时应从正面进行,凹凸部及死角要补喷,喷射种植混合物(喷射厚度可根据边坡的岩性进行调整,以保证有机基材能提供足够的养分及水分供草种生长)。
种植土壤,选择边坡附近所在地原有地表土或附近农田种植土,人工粉碎过8mm筛,含水量不超过20%,含水量过高容易堵管。拌合水,采用当地饮用水源,通过洒水车运至现场储存;喷播过程中采用小功率抽水泵抽水与喷播基材同时使用。纤维,就地取材,从当地收购松针并粉碎成10~25mm长,松针是植被最好的天然养料。绿化基材,绿化基材要能够提供被生长期必须的平衡养分,有机质的含量≥200mg/kg,有效钾含量200mg/kg,有效磷含量200mg/kg,也可通过肥料调整微量元素用量。水泥,混合料掺入适量水泥,可以在喷混之形成一定强度,提高边坡防冲刷能力。水泥标号为PO42.5。锯末,造浆时加入一定的锯末,可以在混合料内形成一定的蜂窝状结构,改善混合料透气、保水性能。混合草种,根据设计联系单的操纵配合比为基础,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进行适当调整,初步采用的方案为(方案见下表)。所有材料均采用人工拌制。一定数量的豆科、藤木、灌木和矮生树。禾本科可以采用高羊茅、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等“先锋”草籽,灌木类可采用紫蕙愧等品种。具体项目应结合施工现场环境进行选择确定。
按设计的坡率、坡高、平整度修整路基边坡坡面,清除边坡防护施工留下来的建筑垃圾、大小石块,破除在边坡上多余混凝土及突出边坡的部分,保证边坡的培土厚度不小于20cm。
(2)机械培土
土的质量要求与挂网客土喷混植生要求一致,土体为原表土或种植土,去除土体中大石块和垃圾,按照1:10的比例掺入腐殖土(发酵鸡粪),根据现场作业面大小,选择挖掘机从做防护的最上一级边坡向下甩土。由另一台挖机在下一级边坡上将多余的土甩至下级边坡,直至将整个坡面防护网格中都培满土为止。
2、骨架护坡植被防护
骨架护坡植草防护工艺主要有机械喷播和人工播种,但都应待骨架混凝土稳定后进行。机械喷播施工工艺与喷混植生工艺与挂网客土喷混植生相同。
2.1施工工艺
(1)边坡清理—(2)机械培土—(3)人工摊铺—(4)洒水湿润—(5)湿法播种客土喷播—(6)铺无纺布—(7)养护
2.2施工方法
(1)边坡清理
施工技术交底
ZT16编码:
施工单位
黔南州都匀市滨江小马路项目经理部
项目负责人
姚四海
施工区段
B2K2+300-BK10+631.378
技术负责人
张岳飞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边坡绿化施工
交底内容:
一、施工方法
1.1施工工艺流程图
1.2施工方法
1.2.1清理整平坡面
按设计的坡率、坡高、平整度修整路基边坡坡面,人工清理坡面浮石、浮土等,并且做到处理后的坡面斜率一致、平整,无大的突出石块与其他杂物存在,对于光滑岩石要采用取挖凿横向平行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以免基材下滑,使其有利于基材和岩石表面的自然结合。对于较大的凹坑,采用片石嵌补与坡面齐平。
1.2.2安设锚杆
锚杆分为长锚杆和短锚杆,长锚杆采用HPB400Φ12钢筋,间距1m,锚杆长2m;短锚杆采用HPB400Φ12钢筋,间距1m,锚杆长1.5m;锚杆外露端设置90°弯钩,其端部10cm及弯钩部分涂刷防锈漆防锈。
测量放样确定锚杆打设位置,用红油漆作出标志,选择Φ50mm风钻进行钻孔,孔深比锚固深度深5cm,用高压风将孔中岩粉吹出,再将锚杆插入孔内,弯钩朝向坡面上方,以便挂网,如遇局部弱风化硬质岩石,可适当调短锚杆长度,但应保证挂网的稳固,然后用M30水泥砂浆将锚杆孔内腔灌满填实。
1.2.6覆盖无纺布
喷播完成后,人工在其表面层覆盖无纺布,减少因强降水对种子造成的冲刷,同时也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发芽、生长环境。
1.2.7养护
养护工作应于喷植完成后即日开始,主要针对植被的养分、水分、病虫害进行管理工作,同时针对缺苗的地段进行补植。施工区域附近的土壤中碱性较大,为保证绿化效果,在喷播后养护过程中采用防腐酸+除虫剂+液态养料溶于水中,人工喷洒。其他具体养护工作根据季节、草种类型、基质混合土壤性质、坡度情况、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情况合理进行。
1.2.4混合物拌和
喷射混合物参考组分配合比为(每平方米绿化用量):普通种植土40kg、腐殖土10kg、有机纤维1.6kg、高分子调节剂150g、生态肥料350g、保水剂80g,拌和时间不小于1min。该配合比是经过对现场的气候环境条件、边坡结构类型、土壤条件等的调查进行室内、现场试验调整后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