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借贷记账法教案

借贷记账法教案

2强调复式记账法的要点、优势及与借贷记账法的关系。
1掌握借、贷如何表示要素增减的方向
2掌握通过试算平衡公式检验记录的正确与否
3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账户。
1正确判断出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账户名称
2熟练掌握运用借或贷来表达金额变动的方向
3按规范的格式书写会计分录
举例讲解:
单式记账法下只有一个人在一本账簿上记账,而复式记账法下有多人在多套账簿上记账,能把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记录得清楚、详尽,从而可以通过相互对账发现存在的问题,如买材料,即要在银行存款账簿上记录银行存款减少的额度,也要在材料账簿上记录进了多少材料,即使发生错记、漏记,都容易找出问题所在。
⑶ 确定会计分录
书写认真,字迹清晰,格式规范
教学重、难点
借贷记账法
教学资源
教学后记
对培养方案、大纲修改意见
对授课计划
修改意见
对本教案
修改意见
需增加资源
其他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教务处: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内容:
1会计科目的分类;
2账户的基本结构;
导入新课:
增加
减少
余额
资产类
借方
贷方
借方
费用类
借方
贷方
一般无
权益类
贷方
借方
贷方
收入类
贷方
借方
一般无
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为了准确地将经济业务及时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去,在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先确定会计分录,也就是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明确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Ⅰ 确定账户名称;
教学对象
借贷记账法
授课日期
授课人
教学内容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
⑴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及账户结构;
⑵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
知 识
技 能
态 度
⑴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⑵ 账户的基本结构:资产和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收入和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
18 min
15 min
15 min
25 min
四、态度养成
书写认真,字迹清晰,格式规范
五、课堂小结
1复式记账法的定义
2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3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4会计分录的书写
概况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
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5 min
六、布置作业
《基础会计习题集》P24.实训七。
较准确地书写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举例讲解:书P42例3—9
任务导向学习:
1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说出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到哪些会计要素或账户的变动
2各自变动的金额又是多少
3各自变动的方向如何,该选用借还是贷作为符号
4注意书写的格式要规范
5对过程中易发生混淆的知识点给以详细的对比讲解(如把存货写出固定资产、把其他应收款写出应收账款等)
②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会计分类
2 min
三、知识学习
㈠ 复式记账
①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②单式记账法只着重考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债权、债务、应付款项的结算。
③比较:单式记账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而复式记账法使账户之间在数字上产生互相核对、互相平衡的关系,据此可以及时反映账户记录中的遗漏、错误。
④复式记账法包括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及增减记账法。
㈡ 借贷记账法
①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②特点: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
③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43月12日,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宏达公司材料款200 000元。
53月15日,业务员张戈从出纳处预支差旅费800元,以现金支付;
63月20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备用。
3月25日,企业购买一台机床,价值50 000元,另支付运费1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及运费。
1大致了解家庭流水账(单式记账法)的点
我们知道,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某些会计要素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这需要我们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将这种数量上的变动在账户中加以记录,那么怎样的方式是最科学的?——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1准确地按经济内容说出会计科目的分类;
2能以会计科目表达具体的经济业务
问答
分析讲解
10min
二、明确学习目标
①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Ⅱ 确定记账方向;
Ⅲ 确定应记金额。
㈢ 技能练习
熟练书写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并根据以下业务登记银行存款账户:
13月1日,某投资者以银行存款300 000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已存入银行;
23月5日,向宏达公司购入材料2 000公斤,单价100元,材料已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33月10日,经工商部门批准,减少注册资本100 000元,以银行存款付给投资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