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法-精美课件
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 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 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 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 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 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亮点五: 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亮点七: 轻微家暴力实行书面告诫
亮点八: 医疗记录可作为维权证据
亮点九:
紧急庇护制度
用 于
无民事 行为能
力人
限制民 事行为 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 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 神病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 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因家庭暴力身 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 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 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 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 或者福利机构。
《反家庭暴力法》专题讲座
第2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 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 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 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 方式实施心健康,甚至威 胁生命。
滋生犯罪:施暴者暴力行为 构成犯罪受害人防卫过当构 成犯罪
2.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3.导致家庭破裂 4.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
2015.12.27
亮点一: 精神暴力纳入家庭暴力范畴
第2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 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 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 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 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 侵害行为。
亮点二:
家暴不是家务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 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 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 暴力工作。
亮点十:
监护人施暴将被 撤销监护资格
实践之路困难重重
犯罪事实 “发现难” 证据材料“收集难” 法律条文“执行难”
关爱家庭 你我同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 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 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 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 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 保障。
亮点四:
发现家暴不报告 相关部门要担责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 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 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 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