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来料检验管理程序及相关表单来料检验管理程序
质量管理来料检验管理程序及相关表单来料检验管理程序
6
方案设计
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 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 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 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 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 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 论述。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 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 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 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 存。
9
技术设计
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寻找解决上述各种 矛盾的最佳方案。通过长期的实践,建筑设计者 创造、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 图纸、建筑模型或其他手段将设计意图确切地表 达出来,才能充分暴露隐藏的矛盾,从而发观问 题,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交换意见,使矛盾得到 解决。此外,为了寻求量佳的设计方案,还需要 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比较,是建筑设计 中常用的方法。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节,对待每一 个问题,设计者一般都要设想好几个解决方案, 进行一连串的反复推敲和比较。即或问题得到初 步解决,也还要不断设想有无更好的解决方式, 使设计方案臻于完善
它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各种 技术问题。要明确平、立、剖面的主要尺寸,作 出主要的建筑构造,选定主要构配件和设备,并 解决好各专业之间的矛盾。技术设计是进行施工 图设计的基础,也是设备订货和施工准备的依据。
8
技术设计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面临的矛盾有:内容和 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投资 者、使用者、施工制作、城市规划等方面和设计 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由于对建筑物考虑角度 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 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 求上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 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 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和整体、 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 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而且每个工程中各种矛盾 的构成又各有其特殊性
2
目录
1 方案设计 2 技术设计 3 施工图设计 4 审核 5 图标总结
3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了解设计要求, 获得必要设计数据,绘制 出各层主要平面,剖面和 立面,有必要时甚至要画 出效果图来。要标出房屋 的主要尺寸,面积,高度, 门窗位置和设备位置等, 以充分表达出设计意图, 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这 阶段和业主,使用该房屋 相关人员接触比较多,如 果方案确定,就可以进入 下步的技术设计阶段。
1
方案设计
建筑业务流程可做如下简要梗概 1.业主提出相关的改造要求。
2.加固单位或者设计院初步估计(未进行计算)是 否可以改造 3.根据改造的情况,是否需要进行抗震鉴定。 4.对于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的,须由抗震检测中心进 行抗震鉴定,并将鉴定结果送报抗震办备案。 5.经设计院初步估计可以进行改造的,由业主提供 原始设计资料,竣工资料。 6.设计院根据原始资料,竣工资料,结合抗震鉴定 报告和拟改造后的设计资料,对结构进行校核设计。 7.改造方案经业主同意 8.将图纸报送审图中心,进行过抗震鉴定的,审图 确认的图纸需报抗震办备案。 9.交给施工单位施工 下面分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4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 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 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 范围;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 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 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 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 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可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 3月2日(建设〔1992〕102 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度的规定》。
10
技术设计
11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绘制:这是建筑设计中,劳动量最大,也 是完成成果的最后一步,主要功能就是绘制出满 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图纸,确定全部工程尺寸,用 料,造型。在建筑设计上就是要完成计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 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 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 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 〕102号)文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有关部分执行。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 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 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据以编制 施工图预算。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 备的制作;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4.能据以进行 工程验收。
5
方案设计
设计者在动手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掌握 各种有关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气候、地质、自然环境等;城市 规划对建筑物的要求,包括用地范围的建筑 红线、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控制等,城市的 人为环境,包括交通、供水、排水、供电、 供燃气、通信等各种条件和情况;使用者对 拟建建筑物的要求,特别是对建筑物所应具 备的各项使用内容的要求;对工程经济估算 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装 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 这个阶段,通常称为搜集资料阶段。
7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一般要是不太复杂的工程,这就省掉 了。这一阶段主要是和其他建筑工种互相提供资 料,提出要求,协调与各工种(比如结构,水电, 暖通,电气等)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编制施工图 打好基础。在建筑设计上,这一步骤就是要求建 筑工种标明与其他技术工种有关的详细尺寸,并 编制建筑部分的技术说明
13
施工图设计
14
审核
并配合其他结构施工图,水电施工图,电气施工 图等,这套图纸就可以出图了,这份建筑图就具 有法律效力,相关人员就要为这设计的房屋承担 相应责任。
15
审核
最后建筑施工图完成后,审核,盖注册建筑师章,设计院出图章,设 计人员审核人员等相关人员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