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学习手册
学习目标:(加粗部分为基础必学目标,其他部分为选修内容。
)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并准确默写()
2、落实字词,理解文意( )
3、依据小说的情节,理清思路。
()
4、准确分析小说中的形象()
5、提炼文章的中心()
6. 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态度、观点。
()
学法指导:
1、首先确定读学部分的主要学习方式:(用√表示)
(1)自学(2)对子组互学(3)组长领学。
2、个人每完成一个目标都要在学案上进行标注,组长及时关注组员的进度,并进行记录。
示例——目标1.诵读原文(节奏准确),并准确默写。
(√)
一、品读,内容探究
知识链接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
他个人科场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愤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它的作品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课外补充资料)
学法指导:
(一)朗读+默写+解词
1.听读:先圈出自己不能准确拼读的字,听读时给其注音:
2.再读,再听录音,准确标注节奏,读准节奏。
3.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解释重点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落实到课本空
白页)
4、精读本篇文章中有一些文言词汇用法特殊,如:前、犬、洞、遂、敌等,还有一些我们接触
过的文言虚词,如:其、之、以。
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梳理。
(二)梳理课文,理清思路。
学法指导:本篇小说主要讲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
记录学习疑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二、汇报内容:组内认为有价值的解决不了的学习疑惑
学法指导:1、疑惑随时布板,解答则必须在组内研学结束后才能布板。
2、布板内容要精确,展示语言要流畅。
三、基础检测
学法指导: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组长下发答案,对子组互判打分,组长记录成绩。
2、组内组织讨论检测题中的疑难问题。
3、达不到总成绩的75% 即进入提升班;其他学生按兴趣自选兴趣班,酌情调配。
四、兴趣班学习
步骤一:选择自己的兴趣班,进入学习
五班、三班(提升班)学习内容:诵读、巩固重点词语,画出原文的脑图,阅读《狼三则》的另外两则。
六班、四班(阅读班)学习内容:①阅读与动物的相关文章,并做好批注(旁批:侧重描写、修辞、情感总批: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和启示)
七班、一班(辩论班)学习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贪婪、狡诈的;但是狼又有极
强的团队意识和执行意识,看看你更倾向狼的哪个形象,组成
新的战队,通过小电脑或平板搜集支撑自己的材料,展开一场
辩论赛。
八班、二班(写作班)学习内容:1、发挥想象,将本文改成一则白话故事。
注意充实内容,增加
对人物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2、写出自己生活中与小动物接触的经历,力求体现一定的道
理
(任选其一)
步骤二汇报:五班、三班:积累的虚词句子分享,评价个人。
(1-3分)
六班、四班:分享拓展部分批注的分享,评价个人。
(3-5分)
七班、一班:展开辩论,评价班级。
(5-8分)
八班、二班:白话文分享,评价个人(8——10分)
步骤三成果分享及评价。
学法指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组长下发答案,小组间互判打分,组长记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