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秋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

2018秋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

短新闻两篇(课时1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斡旋(wò) 苍穹(qióng) 棕榈(lǘ)令人咋舌(zà)B.敕造(chì) 唆使(suō)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n)C.梦魇(yǎn)菁华(jīng)河蚌(bànɡ) 呼天抢地(qiǎng)D.懵懂(měng)箴言(zhēn)泊车(bǒ)少不更事(gēng)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诨号/头晕气概/愤慨追溯/朔月贻笑大方/怡然自得B.毗邻/疲惫妩媚/安抚慰藉/狼藉揠苗助长/偃旗息鼓C.修葺/编辑弹劾/惊骇圈养/圈点相形见绌/咄咄逼人D.徜徉/偿还器皿/瞑目寒暄/喧闹引吭高歌/沆瀣一气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婷、杨兴合作的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报道香港回归的力作。

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

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B.真正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D.警方对报案人所言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不满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B.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短是消息的基本特征,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

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直接的议论。

C.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

消息的结构一般体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并可在文中穿插背景。

D.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

【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

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

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选自《百年经典新闻》) 1.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导语部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篇新闻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新闻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请结合本文和新闻背景等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交流】1.简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新闻晨报》报道“对玩没有兴趣,只希望自己能更出色”,“待在家里是因为找不到玩伴”,“没有感兴趣的活动,宁愿选择练琴”——暑期已过大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中小学生在这个暑期都感染了“玩无趣”情绪,对于出门玩几乎提不起兴趣。

2.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站消息,11月23日,日本外务省亚大局长伊原纯一向我驻日使馆韩志强公使称,中方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包含钓鱼岛空域,日方对此提出交涉和抗议。

韩志强当即驳回日方所谓交涉和抗议,强调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有关空域系中国领空,日方无权说三道四。

韩志强还表示,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不针对特定国家和目标,不影响有关空域的飞越自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新闻两篇(课时1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详细答案【基础过关】1.B【解析】A.咋zé;C.抢qiāng;D.泊bó。

【备注】无2.C【解析】A项分别读hùn/yūn,gài/kǎi,sù/shuò,yí/yí;B项分别读pí/pí,wǔ/fǔ,jiè/jí,yà/yǎn;C项分别读qì/jí,hé/hài,juàn/quān,chù/duō;D项分别读cháng/cháng,mǐn/míng,xuān/xuān,háng/hàng。

【备注】无3.A【解析】“不列颠尼亚”应当加引号。

【备注】无4.B【解析】A项,有歧义,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政府颁布法令,不许取缔市场,要保留市场;一种理解是政府要取缔市场。

C项,“看不上”既有“瞧不起”之意,又有“收看失败,收看不到”之意。

D项,警方表示不满的对象既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是围观者。

【备注】无5.B【解析】“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直接的议论”表述有误,应是“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

【备注】无【阅读拓展】1.①照应题目。

点明了“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使命,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

②揭示全文丰旨。

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已经结束,香港回归中国。

【解析】略2.(1)运用具有浓烈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达了对英国退出香港历史舞台的坚定态度和欣喜之情。

(2)使用描写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现场氛围,表达了对中国恢复香港管辖权的自豪之情。

【解析】略3.①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将事件的始末写得清楚,不但条理清晰,而且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

②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

如“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等天气状况如实写,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作用。

③选取突出表现主题的细节,巧妙地把现实场景和历史场景编织在一起,字里行间蕴含着见证历史、彰显尊严的深刻内涵。

【解析】略4.①本文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事件,今天重读此文,倍增民族自豪感。

②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洗刷一切耻辱,否则都是空谈。

③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只有珍惜和平,提升国力,才能使祖国立于强国之林。

【解析】略【备注】无【表达交流】1.大人们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孩子感到“玩无趣”,当前教育现状堪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并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关键词语,评价应全面、得体,找到文段中“玩”、“兴趣”等关键词,将其连缀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

【备注】无2.中国驻日公使当场驳回日方所谓交涉和抗议。

【解析】略【备注】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