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动1-认识因特网教案(第一周)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活动1-认识因特网教案(第一周)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点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因特网。
(10分钟)
二、主题点播
1、因特网的出现
2、因特网的应用
3、常见的信息交流方式
4、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8.2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9.6%,由此可见,网络在人们生活中
①网上浏览(万维网服务WWW)是因特网信息服务的核心,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息服务。
需要借助浏览器(软件:如IE)
②收发电子邮件(E—mail)
是网络用户之间快速、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的现代通信手段。
各大网站都为用户提供了免费邮箱,自己申请即可使用。
③文件传输
要想通过即使通信软件与他人交流,一般需要先获得对方的许可,获得许可后就可以进行发送消息、传送文件等操作了。
的地位已经非常重要。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知识,增强健康、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使用网络的能力。
(20分钟)
三、讲授新课
1、因特网的出现
①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来说说你了解的因特网吧。
②都说因特网是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的大网络,那我们现在就利用网络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吧!(教师展示国内多种网站,如中国银行、中国邮电、美国NBA网站等)。
课后作业
1、浏览常用网购网站
2、总结网购的利弊
3、查阅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4、对上网成瘾的看法
板书设计
活动一认识因特网
一、因特网的出现
二、因特网的应用
三、常见的信息交流方式
四、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课后反思
学科组长签名
③因特网把全世界都连接在了一起,有了他,我们就可以自由地搜集、发布、交流信息。那因特网有哪些具体功能呢?
2、因特网的应用(功能)
基础应用:主要包括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社交应用等。
商务交易:具体包括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等应用。
网络金融:包括网络理财、网上支付等;
公共服务:包括共享单车、网约车、在线教育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史;
2、熟悉常用的因特网服务;
教学难点:1、知道这些服务的特点;
2、熟悉因特网的应用,
教学过程(环节自由组织,需突出教师组织和学生探究活动)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师生互动
新课导入
(5分钟)
一、巧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古代人们用烽火台、驿站、信鸽传递信息,19世纪,人们发明了电报和电话,随后又陆续发明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同时接收通过电磁波传送的声音或影像,信息传输速度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计算机出现后,人们把它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诞生了覆盖全球的全新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即因特网,你们想深入也解因特网的发展历史、服务特点和主要应用吗?请阅读课本第4至13页。
常用的即使通信软件有QQ、微信等。这些软件的使用方式类似u,一般要先申请帐号,接着通信双方互加好友,然后就可以通信了。
4、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①促进文化融合与加速文化侵蚀,要学生讨论。
②促进社会平等与拉大数字鸿沟。
③增强社会联系与加剧社会隔离。
课堂总结
(5分钟)
因特网上有丰富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网络安全行为规范,争做文明上网的好学生。
网络娱乐:包括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
3、常见的交流方式
请上过网的同学回忆一下,你都用因特网做过什么?
大家平时用的很多的就是QQ聊天、在线游戏、搜索下载MP3,这些功能我们称为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与网络交流相关的因特网服务包括电子邮件服务、即使消息服务、博客和微博服务等,并且,它所能提供的服务远不止这些。虽然,现在你们可能用不到,但是了解一下,没准你就会享受这些服务了。
课题认识因特网(1课时)
备课人
热合木
备课时间
2021.2.20
授课时间
2-22
课型
新授课
课标依据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6版),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知识,增强健康、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使用网络的能力。
教学方法
以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索为主要活动方式,启示法、提问法、举例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具
PPT课件、微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概念;
2、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史。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小组以任务为驱动,讲解演示因特网知识点,引导学生熟悉常用的因特网服务,知道这些服务的特点;熟悉因特网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学生感受因特网的魅力,规范网络道德安全,增强健康、文明使用网络的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