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铁路工程车辆铁路车辆种类车辆标记:就是标明在铁路车辆的一定位置上,用以表示产权、类型,车号、基本性能、配属及使用中注意事项等的符号。
为满足使用、检修、管理、统计上的需要,每一铁路车辆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03.1—87)《铁道车辆标记》中所规定的各种标记。
《铁道车辆标记》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所属车辆和在中国铁路上编组运用的工矿企业自备铁道车辆以及地方铁路车辆。
车辆标记分为共同标记和特殊标记。
车辆路徽标记,凡中国铁道部听属货车均应涂打路徽标记。
路徽上部表示人民,下部为钢轨截面图形,代表铁路,总的含义为人民铁路,路徽标记的图形和尺寸应符合铁道部规定的标准。
货车还应在侧梁二位或三位安装带有路徽标记的金属产权牌。
凡参加国际联运的客车在车体两侧还应涂打国徽。
世界上各国家和地区的铁路,甚至某一铁路公司,一般均在自己的车辆上涂打本身的路徽。
车辆配属标记是表示车辆配属关系的标记。
自重: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载重:交通工具负担重量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换长:换算长度,是铁路系统里专用的长度单位。
一个换长是11米,车厢全长26.6米是指这节车厢的全长,用的是国际单位米;换长2.4也是指这节车厢的长度,不过用的是换长为单位,11x2.4=26.4米,最接近一个车厢的长度。
因为很久以前的两轴车长度为11米,后来车就以11米作为换长单位了。
铁路限界:机车车辆运行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空间,因此,铁路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规定了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也就是限界。
可以说,限界就是合理的空间。
铁路限界(railway clearances)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以下所列的现行铁路限界是“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横断面,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横断面的最小尺寸。
凡靠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及设备,其任何部分(和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除外)都不得侵入此限界之内。
所谓机车车辆限界,就是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
具体来说,就是当机车车辆停留在平直铁道上,车体的纵向中心线和线路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时,其任何部分不得超出规定的极限轮廓线。
所以,机车车辆不是造得越高越宽越好,尽管高而宽的车辆,可以装更多的货物,可以拉更多的旅客。
所谓近限界,就是每一条线路必须保有的最小空间的横断面。
即铁路站场和沿线各种建筑物、设备不得侵入的极限轮廓线。
如果将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的中心线重叠在一起,就会看到其间有一环形空间,称之为裕留空间或安全空间。
裕留空间是考虑到机车车辆在运行中的振动偏移和线路偏移以及其它因素而设的。
显然,从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来看,裕留空间愈大愈好。
但是,增大裕留空间就要扩大建筑接近限界,需要修建净空更大的隧道、桥梁等建筑物,必然会大幅度地增加铁路建设投资,这不是一个好方案。
那么,缩小机车车辆限界从而相应缩小建筑接近限界的选择如何呢?这固然能减少基建方面的投入,但要付出缩小机车车辆的外形尺寸后,降低铁路运输能力、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的代价,这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如何在确保安全又有较好经济效益之间选择一个裕留空间的最佳值,是各国铁路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已于2000年5月1日起施行,它根据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的实际情况,充实和完善了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铁路限界是铁路基本技术法规,不但铁路系统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而且凡是与铁路打交道的单位也必须遵守。
铁路界限:机车车辆运行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因此,铁路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规定了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也就是限界。
可以说,限界就是合理的空间。
所谓机车车辆限界,就是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
具体来说,就是当机车车辆停留在平直铁道上,车体的纵向中心线和线路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时,其任何部分不得超出规定的极限轮廓线。
所以,机车车辆不是造得越高越宽越好,尽管高而宽的车辆,可以装更多的货物,可以拉更多的旅客。
所谓近限界,就是每一条线路必须保有的最小空间的横断面。
即铁路站场和沿线各种建筑物、设备不得侵入的极限轮廓线。
如果将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的中心线重叠在一起,就会看到其间有一环形空间,称之为裕留空间或安全空间。
裕留空间是考虑到机车车辆在运行中的振动偏移和线路偏移以及其它因素而设的。
显然,从机车车辆运行安全来看,裕留空间愈大愈好。
但是,增大裕留空间就要扩大建筑接近限界,需要修建净空更大的隧道、桥梁等建筑物,必然会大幅度地增加铁路建设投资,这不是一个好方案。
那么,缩小机车车辆限界从而相应缩小建筑接近限界的选择如何呢?这固然能减少基建方面的投入,但要付出缩小机车车辆的外形尺寸后,降低铁路运输能力、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的代价,这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如何在确保安全又有较好经济效益之间选择一个裕留空间的最佳值,是各国铁路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已于2000年5月1日起施行,它根据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的实际情况,充实和完善了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铁路限界是铁路基本技术法规,不但铁路系统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而且凡是与铁路打交道的单位也必须遵守。
轴重:轴重也叫轴荷,就是轴上的负荷,简单讲就是上地磅秤这个轴有多重。
轴重是指一个轮对承受的机车或车辆重量。
轴重反映了轨道承受的静荷载强度,它决定了各部件交变应力的平均应力水平。
轴距: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
:机车或其它车厢的轴距。
又分固定轴距和全轴距。
全轴距即最前轴到最后轴的距离,是影响列车“转盘长度”的主要参数。
固定轴距,则是在火车运行中始终平行的最前轴到最后轴的距离。
如固定轴距过长,转弯时对轨道压力增加,甚至会导致出轨。
特种用途货车:特种用途货车(railway special-purpose freight car)按装运货物的需要或特种用途设计制造的一类货车。
长大货物车用来装运体积庞大而又笨重的货物,如大型机床、发电机及汽轮机转子、轧钢设备、变压器、化工合成塔及成套设备等的一种特殊平车。
它的载重量较一般平车大,自重也大,所以车轴数目也多,以适应线路允许轴重和每延米载重的限制。
当车辆较长时,通过曲线所产生的偏移量很大,故车辆中部的最大宽度因受车辆限界的限制需要缩小。
有的车辆还需设置专门机构,使通过曲线时能向曲线外侧移动,以保证装在车辆中央部分的货物及可移的车辆底架中心线与曲线中心线接近,使货物及车辆底架中央部分不超过车辆限界尺寸或超限货物规定的最大限界尺寸。
长大货物车按其结构可分为:长大平板车,凹底平车,落下孔车,钳夹车等。
长大平板车仅有平面底架和车地板,其承载情况与平车完全相同,但它的底架是通过中间梁支承在四台二轴转向架上,因此地板面至轨面距离较一般平车要高。
这种平车主要用来运输长钢轨、桥梁钢架,混凝土梁及长大机械设备等高度不大的长大货物。
由于载重大,因此,钢结构底架中各梁件断面也较大且底架两端还有两根纵向补助梁,以增加强度。
凹底平车只有底架、凹形地板而无车墙的特种平车,俗称元宝车。
货物装在凹形地板上。
为了装运大件货物其底架纵向梁的中部呈弯曲的元宝形,以增大净空。
但弯曲部分比较粗大,以免产生较大变形和防止应力集中。
其载重分别有90t、150t、180t、210t和260t等多种。
落下孔车主梁中央开有长10.2m、宽23m的装载货物方孔,货物的一部分落在矩形空洞中,而载重完全由两侧强大的侧梁承担,侧梁由厚的合金钢板焊成,为了提高工字梁承载时的整体稳定性和横向承载能力,加大了上盖板宽度,并在腹板两侧加焊了压型的角撑,使侧梁断面上部成一封闭结构。
这种车适合装运直径较大的发电机和汽轮机转子、轧钢机架、锻压机横梁等高、大、重的货物。
钳夹车设有专门的钳夹装置,将货物夹装在两节车辆之间使货物本身成为车辆一部分的长大货物车(图3)。
当所运货物的体积特别庞大时,只要其最大横载面不超过最大级超限货物装载限界,就可采用钳夹车装运。
因此,该车主要用来装运大型发电机定子、轧钢机、核电站的压壳等重、大、超限货物。
钳夹车由两节车辆组成,每节车的一端都有铰节点和支承点。
当装运物货时,通过销环、支承点、圆销将货物作为车体一部分夹装在两节车辆之间,故钳夹车所装运的货物本身必须能够承受载荷。
在未装运货物时,借助联结板和圆销将两节车辆连接在一起运行。
钳夹车与一般车辆不同,它有钳形梁、导向梁、大底架、小底架、发电设备、各种液压设备及控制系统,并设有操纵室。
载重450t的D45型钳夹车总重约700余吨,为了使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并使轴重不超过规定值,其重量通过可移动的球面心盘支承在大底架上,每个大底架又通过球面心盘分别支承在两台小底架上,各小底架又支承在两台四轴转向架上,所以全车共有8个四轴转向架,32根车轴,组成了多级支承的传统力系统,并通过球面心盘和旁承传递载荷。
为了便于货物的装卸,在钳形梁的端部设有起重油缸设备,可将钳形梁连同货物一起往上提升0.4m,这就为特重货物的装卸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条件。
此外,当装卸货物时,钳形梁带有车耳的一端可通过安装在钳形梁上的支撑油缸支承在中间的两个小底架上,这样每节车就可以互不相关地单独移动至货物两侧,以便装卸。
D45型钳夹车重车时总长可达62.2m,支承距离为37m,因此,在通过半径为150m的曲线线路时,车辆中部的最大偏移量可达1.1m以上,这就大大限制了装载货物的宽度。
为此,在车辆上装设了导向装置和侧移装置,借助液压油缸设备来改变导向距离(即支承距),使钳形梁及货物进行侧向移动,并采用具有弹性的液压旁承代替通常的刚性旁承。
液压设备的控制系统分别布置在大底架上的两个操纵室内,所需电源由车上发电机组供给。
其他特种车为办理铁路自身业务用的车辆,在使用中可以是单辆车,或由若干辆组成的车列。
除雪车用于扫除钢轨内外侧积雪的车辆,除雪车由机车推送后借助前端的犁铧除雪器,将积雪推向线路一侧或两侧,车辆的侧面还装有可张开的翼板,以增大除雪面。
此外,还有转轮式除雪车,它的前端装有与线路中心线相垂直的转轮,通过车上的动力驱动转轮时,轮上的叶片将积雪刮起抛出线路以外。
救援车在发生列车脱轨、颠覆和线路水害、塌方等事故时,用以排除线路故障物和起复事故机车车辆的专用车列。
通常由轨道吊车、平车、棚车和宿营车组成。
轨道吊车用于吊装车辆或其他,平车用于在途中放置吊杆时作游车使用,并可放置救援用枕木、钢轨等,棚车用于存放备品和工具,宿营车供救援人员食宿和休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