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化学抑杀菌剂的效果评价
微生物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
化学抑杀菌剂的效果评价
一、所选化学试剂的主要性质
试剂性状药理应用备注
头孢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的
结晶性粉末;微
臭。
在水中略溶,
在乙醇、氯仿、乙
醚中几乎不溶。
1%水溶液pH为
3.5~6。
在碱性物
质存在时,游离酸
容易溶解。
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肺炎链球
菌、大肠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等有抗菌作用。
抑制细胞壁合
成
其游离酸供口服,
用于呼吸道、泌尿
道、皮肤和软组织
等部位的敏感菌感
染,注射剂也用于
败血症和骨感染。
对青霉素过敏或有过敏
体质者及肾功能不全者
慎用。
对头孢类抗生素
过敏者禁用;注射剂刺
激性较低,适宜于肌注
应用;可致菌群失调、
维生素缺乏、二重感染
等副作用。
干燥、阴凉
处,避免受热。
红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的
结晶或粉末;无
臭,味苦;微有引
湿性。
在甲醇、乙
醇或丙酮中易溶,
在水中极微溶解。
抗菌谱与青霉
素近似,对葡萄
球菌、螺旋杆菌
等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
对支原
体、放线菌、立
克次氏体、衣原
体有抑制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
菌对本品易耐
药。
抑制蛋白质
合成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
似,且对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
等及军团菌有抗菌
作用。
在酸中不稳定,能被胃
酸破坏,抗菌活性随pH
值的升高而增强。
与万
古霉素、青霉素、及碳
酸氢钠等混用可产生浑
浊、沉淀或降效。
主要
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
菌性。
细菌的聚核糖体
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延
伸;
磺胺类
复方磺胺甲噁唑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微苦。
几
乎不溶于水,溶于
稀盐酸、氢氧化钠
试液或氨试液中。
熔点为
167-171℃。
抗菌谱与SD
相似,但抗菌作
用较强。
磺胺药
在体内的代谢
产物乙酰化物
的溶解度低
敏感菌所致肠炎,
支气管炎,中耳炎,
尿路感染等
交叉过敏对一种磺胺
药过敏的患者对其它磺
胺药可能过敏。
穿心莲清热、祛湿、利胆。
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肋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黄连素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
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
痢疾和肠胃炎,它无抗药性和副作用。
二、所用菌种主要特点
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
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
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胆盐、煌绿等对
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
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白色葡萄球菌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
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
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
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对各种氨基酸和生长因子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烟盐酸、硫胺素的要求更为明显。
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生气。
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三、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鼓风干燥箱,微波炉、恒温培养箱、天平、分光光度计;
其他:灭菌的培养皿、酒精灯、滤纸片(13mm)、移液管、移液枪(200ul)、接种环、涂布棒、镊子、烧杯、三角瓶、锥形瓶、玻璃棒、量筒、吸管、涂布棒,棉花,纱布,线绳,pH 试纸等;尺子
试剂:无菌生理盐水,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粉,水,酵母膏,头孢拉定胶囊,0.25g/片,罗红霉素,0.15g/片,复方磺胺甲噁唑,黄连素 0.1g/片,复方穿心莲;
四、实验步骤
第一天:
清洗仪器:培养皿(30个)、移液管(25个)、涂布棒(4个),滤纸片(160个),包扎进行空气灭菌;
第二天:
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500ml),调节PH(7.0—7.2),分装于(4个)三角瓶,
(2个)试管,包扎灭菌。
2、试验各药片在生理盐水中的最大溶解度。
3、分装生理盐水于三角瓶(6个)、试管(30个/5ml)。
4、菌种的扩大培养——将两种菌种划线接种于事先准备的两个斜面培养基中。
5、制备菌悬液。
6、取出装有培养基的试管拉制斜面,并将三角瓶中已灭菌的培养基分装于30个培养
皿中。
7、药剂溶液梯度稀释:根据最大溶解度配制溶液,计算最终浓度(mg/L),并进行梯
度稀释(以一倍递增)(即5ml药剂+5ml无菌生理盐水),共六个梯度。
8、涂布法接种(每个培养皿中接种0.2ml菌液)。
划线斜面接种。
9、贴滤纸片。
每个浓度两个平行。
(每个培养皿一个空白对照)。
10、倒置培养,37℃,24h。
第三天:
1、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大小。
2、配制LB培养基(1000ml),分装试管(105个/8ml)中灭菌。
取120ml生理盐水于
150ml三角瓶中包扎灭菌。
3、制备菌悬液(120ml)。
4、通过滤纸片测得最有效的浓度(最大直径抑菌圈),在此基础上测定有效浓度时,直接选取该浓度,按加几倍计量方式进行实验。
配制该浓度溶液20mL,实验处理如下
表1 实验处理方式
实验组处理 1 2 3 4 5 培养基(mL)8 7.5 7 6.5 6 菌悬液(mL) 1 1 1 1 1 药物用量(mL) 1.0 1.5 2.0 2.5 3.0 OD值
阴性对照无菌生理盐水1mL+菌悬液1mL+培养基8mL
阳性对照即为最高药物用量组
空白对照无菌生理盐水2mL+培养基8mL
第四天:
1.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透光率(600nm)
2.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下的透光率(OD)
3.根据测定结果找出杀死受试菌种的最低浓度。
附1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 3g 1.5g
蛋白胨 10g 5g
NaCl 5g 2.5g
琼脂 18g 9g
水 1000ml 500ml
pH7.0-7.2
附2
胰蛋白胨 10g 5g
酵母粉 5g 2.5g
氯化钠 10g 5g
水 1L 500ml
pH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