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锐角三角函数
BD=
CD tanB
=50
3 ,则AB=AD+BD=150
3 +50
3=
200 3.
·新课标
│ 考点随堂练
9.如图25-4,直线y=- 3 x+ 3 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求 AB的长和∠OAB的大小.
图25-4 解: 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1,0),B(0, 3 ),则OA=1, OB= 3 ,由勾股定理,AB= OA2+OB2 = 12+ 32 =2, tan∠OAB=OOAB= 13= 3.所以∠OAB=60°.
图 25-5
·新课标
考点随堂练
解: 过P作PD⊥AB,垂足为D,则AB=AD+BD,在 Rt△ADP中,∠A=60°,∠APD=30°,且PA=100 米, 所以AD=50 米.在Rt△BDP中,∠B=∠DPB=45°, 所以DB=DP,而DP= 1002-502=50 3, 所以AB=50+50 3≈136.6(米).
(1)
(2)
图 25-1
A.1
B. 3
C.1
D.3
[解2析] 根据题意,两2 张相同的这种纸片恰好能拼成2一个正三
角形,可知∠B=60°,则sinB=
3 2.
·新课标
考点随堂练
4.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S△ABC=96,
∠C=90°,
sinA=
3 5
,
求△ABC的三边长.
解: ∵Rt△ABC的面积为96, 则12AC·BC=96. ∵sinA=35,∴可设BC=3x,AB=5x, 则AC=4x, ∴12×3x·4x=96,x=4, 即AC=16,BC=12,AB=20.
·新课标
随堂练
11.如图 25-6,一艘舰艇在海面下 500 米 A 点处测得俯角为 30° 前下方的海底 C 处有黑匣子信号发出,继续在同一深度直线航行 4000 米后再次在 B 点处测得俯角为 60°前下方的海底 C 处有黑匣 子信号发出,求海底黑匣子 C 点距离海面的深度.(结果保留根 号)
·新课标
│ 考点随堂练
10.五一期间,小红到美丽的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参加社会实践 活动,在景点 P 处测得景点 B 位于南偏东 45°方向,然后沿北偏 东 60°方向走 100 米到达景点 A,此时测得景点 B 正好位于景点 A 的正南方向,求景点 A 与景点 B 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 0.1 米)
·新课标
7.一段公路路面的坡度i=
1 3
,这段公路路面长100米,那么这
段公路升高( D )
A.30米
B.10米
C.30 10 米
D.10 10 米
[解析] 设公路升高x米,则水平距离为3x米,根据勾股定 理,x2+(3x)2=1002,解得x=10 10(米).
·新课标
8.如图 25-3,从热气球 C 上测定建筑物
·新课标
点随堂练
考点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在几何里,我们把锐角30°、45°、60°称为特殊角,这些角的三 角函数值,要求记忆:
锐角α三角 函数
30°
sinα
1 2
cosα
3
___2___
tanα
3 3
45°
2 __2____
2 2
1
60°
3 2 1 2
3 ______
·新课标
随堂练
3.计算 2tan45°的结果等于( A )
角三角函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锐角三角函数
·新课标
│ 考点随堂练
│考点随堂练│
考点1 锐角三角函数
a
b
c
c
b
a
c
c
a
b
b
a
·新课标
考点随堂练
1.已知:如图24-1,AB是⊙O的直径,弦AD、 BC相交于P点,那么DACB的值为( B ) A.sin∠APC B.cos∠APC C.tan∠APC
1 D.tan∠APC
·新课标
类示例
图25-2
[解析] 设过点A的水平线与CD交于点E,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
形中利用三角函数求解.
·新课标
解:设过点 A 的水平线与 CD 交于点 E,由题意 得∠AEC=∠AED=90°,∠CAE=60°,∠DAE=45°, AE=BD=30 m,
∴CD=CE+DE=AE·tan60°+AE·tan45°=(30 3 +30)(m).
·新课标
归类示例
(1)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常见问题有:已知斜边和一 个锐角;已知一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已知
两条直角边 a、b.(2)作三角形的高,将非直角三角形转化为直角
三角形,是常用的方法.
·新课标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25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新课标
│ 考点随堂练
│考点随堂练│
考点1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关系
边的关系 角的关系 边角关系
面积 易错点
勾股定理:a2+b2=c2. ∠A+∠B=90°.
正弦
a
b
sinA=___c___, sinB=___c___.
余弦
b
a
cosA=___c___,cosB=___c___.
正切
a
b
tanA=___b___,tanB=___a___.
2 2
=0,则sinA-
2 2
=0,2cosB-
2 =0,则sinA=
2 2
,则∠A=
45°;cosB= 22,则∠B=45°,则∠C=90°,所以△ABC为等
腰直角三角形.
·新课标
考点随堂练
考点3 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
5.如果△ABC 中,sinA=cosB= 22,则下列最确切的结论是(
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 cotA =b.则 a
下列关系式中D不.成.立.的是( )
A.t a nA ·cotA =1
B.sin A =t a n A ·cosA
C .cosA =cotA ·sin A
D.t a n2A +cot2A =1
图 24-3
[解析] tan2A+cot2A=ba2+ba2=ba22+ba22=a4a+2bb2 4≠1.
图 25-6
·新课标
随堂练
解:作CF⊥AB于F,则tan30°=CAFF,tan60°=CBFF, ∴AF=taCn3F0°= 3CF,BF=taCn6F0°= 33CF, ∵AF-BF=AB=4000 , ∴ 3CF- 33CF=4000 ,∴CF=2000 3 , ∴海底黑匣子C点距离海面的深度为(500+2000 3)米.
)
A.△AB CC 是直角三角形
B.△ABC 是等腰三角形
C.△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BC 是锐角三角形
[解析] sinA=cosB,知∠A+∠B=90°,sinA=cosB= 22,所以 ∠A=∠B=45°.
·新课标
│ 考点随堂练
6.如图 24-3,在 Rt△ABC 中,∠C=90°,把∠A 的邻边与对
图 25-7
·新课标
考点随堂练
解: 由题意可知,在Rt△ABC中,AB=500米, ∠ACB=90°-60°=30°,
∵tan∠ACB=ABCB, ∴BC=tan∠ABACB=ta5n0300°=500 3(米), ∴该军舰行驶的路程为500 3米.
·新课标
随堂练
·新课标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类型之一 利用直角三角形解决和高度有关的问题
命题角度: 1.计算某些大型建筑物的高度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2011·淮安] 图 25-2(1)为平地上一幢建筑物与铁塔图, 图 25-2(2)为其示意图.建筑物 AB 与铁塔 CD 都垂直于底面,BD=30 m, 在 A 点测得 D 点的俯角为 45°,测得 C 点的仰角为 60°.求铁塔 CD 的 高度.
·新课标
考点随堂练
5.在△ABC中,∠C=90°,已知:c=8 3,∠A=60°, 求∠B、a、b.
解: ∠B=90°-60°=30°,sinA=ac, 则sin60°=8a3,所以a=sin60°×8 3=12,
根据勾股定理b= c2-a2= 8 32-122=4 3.
·新课标
│ 考点随堂练
a、b、c,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C )
A.c=asinA
B.c=acosA
C.c=sinaA
D.c=coasA
[解析] 因为sinA=ac,所以c=sinaA.
·新课标
考点随堂练
3 如图 25-1(1)是一张 Rt△ABC 纸片,如果用两张相同的这种 纸片恰好能拼成一个正三角形B ,如图(2),那么在 Rt△ABC 中,sinB 的值是( )
A、B 底部的俯角分别为 30°和 60°,如果
这时气球的高度 CD 为 150 米,且点 A、D、
B 在同一直线上,建筑物 A、B 间的距离为
()
C
A.150 3 米 B.180 3 米
C.200 3 米 D.220 3 米
图 25-3
[解析]由题意得∠A=30°,∠B=60°,AD=taCnDA=150 3,
D.
2 4
·新课标
解决与网格有关的三角函数求值题的基本思路是从所给 的图形中找出直角三角形,确定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依据三角 函数的定义进行求解.
·新课标
例
类型之二 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
命题角度: 1.30°、45°、60°的三角函数值 2.已知特殊三角函数值,求角度
已知α是锐角,且 sin(α+15°)= 3.计算 2
S△ABC=12ab=12chc,hc为斜边上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