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安全教育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组目录第一章:安全警钟故事集………………………(3-5)第二章:安全常识………………………………(6-13)第三章:我们学校哪些地方有危险…………(14-15)第四章:安全活动课 (16)前言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主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学校中逐渐得到落实。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们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实际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实施我镇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二、关于确定我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论证我校虽属于城关镇,实质地处农村,离县城15公里远,学校服务区内,前有宝平路,后有千丰渠,西邻红峰驾校,东靠通村公路,车流量大,流速高,时有交通安全肇事事故发生;近年来有建设项目落户学校,不安全隐患多,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安全知识,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把安全知识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1、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使学生初步具有关爱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4、初步学习安全常识,自救技能的理论知识。
5、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6、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第一章:安全警钟—事例集很多同学由于不注意安全,造成了较严重或严重的后果。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最近几年来我校及周边学校发生的因不注意安全而酿成事故的事例,有些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不小心造成的。
在事故中,有的使别的同学受到伤害,有的使自己受伤,也有既伤害自己又伤及别人的现象,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从这些故事里吸取教训,提高安全防患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1、2014年10月8日,新兴村三组村民横穿公路时被飞速而过的摩托车撞倒,当场失去了生命,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提醒:走路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放学、上学时应该“认真走路”。
2、2014年11月10日,我校六一班学生韩义鹏,体育课上踢足球时,不慎足球走偏方向,打在同学王蓉的左耳旁,造成该同学头部疼痛并进行检查治疗,他为该同学负担了医药费。
3、2015年3月,我校三年级学生韩新颖,下午骑自行车玩耍,几个学生在后面推,摔倒在路沿上,造成该生的小腿肌肉破裂,缝了三针,他们共同承担医药费。
提醒: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多事,以免伤着别人或伤着自己。
4、2014年,我校五年级几个同学下午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口的铁门上疯闹,将门一会关上、一会儿打开,弄得门“咚咚”直响。
当一个同学使劲将门关上时,另一个同学的手刚好放在门条上,门将这个同学的手挤伤。
疯闹的同学赔偿了医药费。
提醒:有些地方要防止夹伤。
5、2014年10月,四年级学生韩博与几个同学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起来,还将一个同学的头部打伤,学校通知韩博的家长到校后,承担了受伤学生的医疗费,并向受伤学生和家长道歉。
提醒:在同学争执中发生受伤事件,要根据责任大小各自承担医药费,有关联的人也要承担。
6、2014年11月某日中午,我校一大群学生在玩篮球时,六年级一同学捡起一块石头随手扔出去,正好砸在另一个同学的头上,造成轻度伤。
提醒:学校里同学多,乱扔杂物易伤人。
7、2014年,二年级两同学在中午做作业时,一个同学刚站起来,另一同学将他身后的凳子移开,当这个同学坐下时,摔了一跤,头部碰到后面桌子上,受到轻度撞伤。
8、2014年10月,三年级杜康下课时玩玩具蛇,另一个同学王刚走近时,突然伸出蛇,被吓的同学突然向后仰,头碰到了后面的同学,几个同学摔在一起,其中两个同学受伤。
提醒:同学之间开玩笑不能太过份,还要注意,开玩笑的场合,想想有无安全隐患。
9、2014年7月,段坊村学生在千丰渠边玩耍时不慎掉到水里,被川流不息的渠水带走,夺取了生命,整个家庭失去精神支柱。
11、2015春节期间,邻村的一个孩子,在千丰渠洗手不慎滑倒渠中,被渠水冲走,被周围人及时发现,得以救生,但抢救时间长达一周。
提醒:水火无情。
12、2014年的一天,西安市大兴中学一学生下自习后经过一幢正建楼房时,楼上掉下一块砖渣,正好砸在这个同学的颈部,划破血管大出血,虽及时送医院抢救,但由于流血过多,医生无法挽回他的生命。
提醒:经过高大建筑物时要注意是否有物体坠落,最好远离建筑物行走。
13、2012年4月,韩家塘一年级学生韩红军,星期天到山上挖药时,误吃有毒的野草根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提醒:随便吃野果、野草、野生蘑菇等,有可能发生危险。
14、2014年5月,我校两个同学在下课时跑去上厕所,在教学楼的转弯处,与从厕所过来的一个同学相撞,两个同学倒在地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提醒:在转弯处要防止与人、物、车相撞。
15、2014年寒假,我校一年级学生王某某发烟花时,将自家的麦草堆烧光,还烧坏了通信线路,自家的牛没草吃不说,还要赔偿国家的通信线路。
提醒:假期在家也要注意安全,不玩水、火,不乱动电器等。
第二章安全常识无论我们在哪里,都要先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是否有安全隐患,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应该如何逃生,这就是安全意识。
比如,你到一个大商场或影剧院或入住旅馆,都要先看看安全出口在哪里,消防通道在哪里,消防器材在哪里,哪个角落最适合躲避哪种灾难。
安全事故随时就隐藏在我们的周围,因此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安全。
一、走路要专心有的同学在走路的时候,想心事、跟别的同学聊天或东张西望,而没有注意到路上可能发生的突然情况,这样容易造成了安全事故。
路上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障碍物,如:地上的石子、坑洼、城里路面上的阴井(下水道)等,如果碰到或掉进去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走路的时候一定要“专心”。
二、莫在公路上玩像前面我们讲到的故事中,有些同学是因为在公路上玩耍造成了安全事故,有些是因为过公路而造成了安全事故。
公路上人多、车多、突发事件多,因此无论你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都不要在公路上玩耍。
另外,交通法规规定:小学生不能骑车,如果因骑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即使是别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或行人)做得不对,小学生都首先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你不应该骑车,所以我们小学生一定不要骑车玩耍或骑车上学。
三、不要下千河、水库、水渠游泳我们农村学校没有游泳池,所以学校也不开设游泳课。
有的同学想到河里、池塘里、水库里去游泳,但是不知道这些地方隐藏着许多危险,如:水中的水草、水下的地势、水下的旋涡、水中的石头等,都可能导致人的生命危险。
因此,我们不要趁放学或星期天的时候,自己或约同学去游泳。
如果自己不小心落入了水中,首先是不要慌张,不要在水面上乱划,说不定,你掉下去的地方,水只齐你的腰,要用脚试试水是不是很深,如果很深,要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抓住的东西,尽可能地不让水灌入口中,抓住机会向周围的人发出求救声。
看见有人落水了,千万不要一走了之,不理不睬,但是也不要贸然跳入水中救人,应该看看周围有无长竹竿或其它较长的物体,把它放入水中,让落水者得救。
如果实在没办法,最好用最快的速度向最近的人发出求救,让大人来想办法。
四、伏天防中暑夏天,天气炎热,很有可能中暑。
中暑的症状是: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晕倒。
如何避免中乾暑呢?①不要在太阳下玩得太久;②在气温较高的时候,不要过度运动(有的同学很贪玩,上体育课或课间活动或午饭后活动量太大,就有可能中暑);③不要在高气温下在野外停留较长时间。
遇到中暑的情况,应当把中暑的同学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多喝一点盐开水。
如果同学已经昏迷,应该及时请大人将同学送到医院抢救。
五、玩火遭灾发生火灾既烧毁财产,又有可能让人送命,所以要注意防火。
有的同学将火柴、打火机装在身上,有时拿出来玩耍,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防火要注意:①汽油很易挥发成气体,它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容易发生爆炸;②玩火炮也有可能引起火灾;③氢气球遇火也容易发生爆炸;④在野外野炊后,要把火完全扑灭,否则火种可能复燃,被风吹到柴草上、房屋上而引起火灾。
一些地方(包括绵阳)曾发生过特大火灾,死亡人数超过100人,下面特别介绍遇到发生火灾时一些逃生的方法:1、棉被护身法:用浸湿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披在身上,用最快的速度冲到安全区域,但千万不可用塑料雨衣作为保护。
2、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人员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3、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前进或弯腰前进。
4、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同时也可获得更多的逃生时间。
5、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上,沿另一端爬下。
6、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单或窗帘等撕成条并拧成麻花状,可将数条床单等连接在一起,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7、管线下滑法:当建筑外墙或阳台上有落水管、电线杆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至地面,一次下滑人数不宜过多。
8、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竹竿、晾衣竿直接从阳台或窗口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后顺竿滑下。
9、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在上部楼层的人可通过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另一人家或另一单元的阳台等地方而疏散。
10、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躲避火势。
11、搭“桥”过渡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至相邻单元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转移到相对安全区域。
12、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在门上,并不断住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逃生时间的目的。
13、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
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
14、火场自救法: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向外大声呼叫或投掷软质物品、挥动鲜艳布条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15、跳楼求生法: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根据周围地形,选择落差较小的地块作为着地点。
专家特别指出,高楼起火,千万不能盲目乱躲乱藏,尤其是不能爬在床下、桌下或钻到壁橱里,如果那样做的话,即使不被烧死,也会被呛中毒身亡,且不易被营救援人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