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1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什么?那就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从社会的制度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的准确界定,构成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即最大实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
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出的一些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脱离、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吃了苦头,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之一是纠正了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对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体制、制度逐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并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
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最大国情,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现代化;同时,必须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总体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探索和改革,建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推动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坚定不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第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的改革,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出路。
第三,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调整政治关系、结构和活动,推动政治观念更新、政治制度完善、政治行为进步,实现政治文明和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对政治建设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四,坚定不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容。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五,坚定不移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维护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在要求。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要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有新的进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历史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态历史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力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生产关系由不完善走向完善、上层建筑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丰富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全面部署,必将把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新的阶段,不断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篇章。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世界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请结合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答:根本出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三、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涵?以及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一)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首先,坚定道路自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涵和重要性。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持一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尽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其次,坚定道路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我们现在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或者说在现实上给每一人民带来了好处和利益,90后一代就能够明显的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因为我们接受了比以前更好的教育,享受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水平,体会了比以前更开放的观念和视野。
所以我们更应该自信的坚定这条正确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第一,坚定理论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回答重大的理论问题,从而形成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坚定理论自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