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流程
编制部门输血科编号
文件名称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流程任务概述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使用
流程节点
A B C D 临床护士临床医生输血科检验科
1 2
3、4 5 6
7、8、9
10、12
11、13
根据患者症状初步判断
属于何种输血不良反应,
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立即口头上报护理组长、
科室护长、护理部等相关
部门。
有纠纷时同时报科
主任
怀疑溶血反应,立即抽患
者血做直接抗人球试验、
血清胆红素、血浆游离血
红蛋白、血浆结合珠蛋白
等送检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
管道,0.9%氯化钠溶液维
持静脉通道,测量生命体
征
主任审核处理发现疑似或输血反应
报告医生
核对临床发血单:患者资
料、血袋标签、患者与献
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等资料
报告输血科,并按输血科
要求处理样本
重新检测患者
和血袋血的
ABO和RhD血
型、交叉配血、
查看受血者抗
体筛查结果
(有纠纷时第
三方检测)
细菌培养
(厌氧及需
氧菌培养)
医患双方当场用无菌巾包
裹使用过的剩余血袋、输
血管、冲管的生理盐水等
实物;用医务科专用封条
封口,双方签名确认
遵医嘱处理,配合抢救
怀疑细菌污染,采集血袋
血、患者血送细菌室行细
菌培养
相关检测填输血不良反应回报表一
式两份,一份呈送输血科,
一份送护理部
科室护长跟踪检测结果,
14、
15
相关内容输血不良反应识别、分类;怀疑细菌污染送检方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表附件一、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输血不良反应10条提示症状):(1)发热,37℃以上升高≥1℃;
(2)发冷、寒战;
(3)呼吸困难,哮喘,咳嗽,气短;
(4)血压升高或降低;
(5)腹、胸、四肢/ 背部疼痛;
(6)皮肤症状:荨麻疹、红斑、潮红、瘙痒、局部水肿;
(7)黄疸,血红蛋白尿;
(8)恶心、呕吐;
(9)异常出血;
(10)少尿、无尿。
附件二、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即发反应---输血24h 内发生
溶血反应
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不合)
2.非免疫性溶血反应[物理因素所致(如高温、冷冻、RBC悬于非
等渗液等)]
非溶血反应
1.发热反应(临床提示:37℃以上升高≥1℃、发热、寒战)
2.过敏反应(临床提示:体征)
3.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临床提示:肺水肿)
4.细菌感染(临床提示:可伴溶血,但DAT阴性;发热-休克)
5.循环超负荷(临床提示:大量输血、输液史)
6.缓激肽酶→休克(临床提示:无发热及休克)
7.空气栓塞(临床提示:突然发绀)
8.低血钙(临床提示:大量输血、输液史)
9.低体温(临床提示:大量输血史、输低温血史)
迟发反应---输血24h 后发生
溶血反应
1.同种免疫
2.迟发性溶血(血管外溶血多见)
非溶血反应
1.HLA抗体(临床提示:血小板输注无效)
2.移植物抗宿主病(TV-GVHD)(临床提示:多系统非特异性症
状)
3.输血后紫癜(临床提示:输血后5~10天PLT下降,出血)
4.铁超负荷(临床提示:长期输血史,多脏器损伤)
附件三、怀疑细菌污染处理方法:
采集剩余血袋血及患者血(厌氧及需氧菌培养基)由医生开医嘱,患者血标本贴病人资料的条码,“血袋血”需注明血袋编号,送检验科细菌室行细菌培养。
(取同一批号的生理盐水、输血管、针头科室保存,以备通知要检测时送检)。
附件四:
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临床诊断:
科别:床号:床住院号:输血指征:
ABO血型:_______型Rh(D)血型:___ 型输血史:无有大剂量输血史:无有
过敏史:无有妊娠史:无有孕产
1、本次输血情况:
□输血期间□输血后(h/d) 转归:□治愈□死亡
住院后第次输血;反应时输注的血液成分及量输血速度
2、输液器具:
名称批号生产厂家有效日期
3、输血时的状态:
手术中输注ml;手术清醒状态输注ml;一般状态(病房)输注ml;
抢救中输注ml;输血前体温℃
输血前用药:□异丙嗪□地塞米松□其他
4、输血反应发生时间:□输血后小时分钟;□输血后天
5、输血反应情况:
□发热反应:发冷、寒战、发热、体温较输血前升高1 ℃、伴头疼、烦躁、皮肤潮红等。
□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哮喘、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
□溶血反应:寒战、发热、腰背痛、恶心、酱油色/茶色尿、尿少、尿闭、低血压->DIC。
□输血后紫癜:输血后一周左右出现全身黏膜点状或班状出血、血小板下降。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非心源性肺水肿:输血过快或过量而出现肺水肿。
□其他。
6、处理情况及转归:
经治医生:护士填表时间:年月日时分注:经治医生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本单,及时交回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