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画资料

门画资料

门画类保卫边区鞭锏门神财连银汉利贯金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戳刀门神打日本救中国大戳锤门神福寿平安骑马门神麒麟送子四季平安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五福临门喜报三元五子登科1、鞭锏门神俗以腊月三十换贴新门神。

而民间流行普及的是《鞭锏门神》,据《三教搜神大全》载:唐太宗有病,心神不宁,睡梦中见有鬼魅呼嚎,抛砖揭瓦向他打来,使他夜不得眠,又惊又怕。

秦琼说:“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还怕什么鬼魅不成!愿同胡敬德为陛下把门。

”两位将军在宫门一站,果然有效,唐太宗得以安眠了。

他不忍二人久站宫门守护,便令画工描绘了两位将军的戎装像,贴在宫门,也能使他入睡。

看来是精神疗法起了作用。

从此,这个神话流传后,秦琼、敬德遂永为门神。

这对门神构图丰满,造型夸张,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2、文门神(五子登科喜报三元)五代后晋时燕山地方的窦禹钧,深得教子的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一个个都科考得中,当官出了名。

“五子登科”典出于此。

从前科举取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连取三个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画面上以童子夺盔喻为“夺魁”;还有一只鸣叫的喜鹊登在三个连接在一起的圆形果子上,以取“喜报三元”之音义,体现生子成才的美好愿望。

3、五福临门(功名富贵、吉星高照)两个童子各骑一只大公鸡,各持的条幅上分别写着“功名富贵”、“吉星高照”。

借“公鸡鸣唱”的“公鸣”取“功名”之音义。

童子头上戴的牡丹花象征“富贵”,结成吉语为“功名富贵”。

另一童子头上戴的是菊花,取“菊”与“吉”音相同的吉祥含义为“吉星高照”,而且鸡在世俗观念中是辟邪的吉祥之物。

几只蝙蝠,取“福”字之音义,象征幸福,故称“五福临门”,表现古人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皆取美名,以应祥祉”。

五福指: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康宁,四是好德,五是善终。

4、打日本救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奋起抗战。

武强出版的传统门神加印上醒目的大字标语“打日本救中国”,把观念中保护家宅的门神变成保护国门的卫士,发扬了这一民间艺术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

5、保卫边区这副集成创新大门画,当是1938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后创作的。

构图章法、人物和战马的姿态都是直接从武强古版门画脱胎而来,所谓“旧瓶装新酒”的抗战门神产生了,在中国年画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是更新换代的一个品种。

6、戳刀门神此幅武门神,双双顶盔贯甲,执大刀相对而立,人物皆白面长髯飘洒,慈眉善目,然不失威武之气势。

7、四季平安此对门童头梳双辨,衣着花衣,手捧元宝和金钱,肩抗莲花牡丹,面带喜色,边行边舞,活泼健壮。

画上题“四季平安”的祝颂之词,反映了人们希冀连年喜庆富贵生财的愿望。

8、财连银汉利贯金城此对门画表现手托元宝和金钱的娃娃坐在元宝上,旁边放置着钱囤和聚宝盆,背侧则有挂着成串金钱的摇钱树。

娃娃穿彩衣,梳小辫,戴长命锁,面庞丰满俊秀。

画面突出堆积的财宝,并题以“财连银汉利贯金城”,喻示财源茂盛,日进斗金,这也正符合了人们发财致富的愿望。

9、大戳锤门神武强地区习惯将拄金瓜肃立的将军门神称为戳锤门神。

并按照画面大小分为大戳锤门神和小戳锤门神。

10、福寿童子此对门童戴紫金冠,佩项圈,穿虎头鞋,花衣上装饰喜寿字图案,他们一手托着莲花盘,上有福寿字,另手端着宝瓶,中插着三戟或谷穗嘉禾,谐音寓意为平升三级、平安丰登。

本图虽彩色版已佚,但墨线版保存完好,朴质古雅,体现了北方小型门画的典型风貌,在武强门童中具有代表性。

11、麒麟送子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出现麒麟是国家祥瑞的征兆。

古代又常将麒麟和子孙贤德联系起来,晋朝王嘉《拾遗记》中更谓“夫子(孔子)生之夕,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

”后来人们把聪明超群的儿童称为“麒麟儿”。

此对门画中骑在麒麟上的婴孩戴紫金冠,穿花衣,一手捧笙,另手执桂花或牡丹,空中有蝙蝠飞翔,喻有连生贵子之意。

12、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以春牛表示“春回大地”;取万年青和大象谐音以喻“万象更新”。

牛和象都是象征美好的吉祥物,儿童代表着未来和幸福。

13、对鸡鸡司晨,古代贴画鸡于门。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载:“鸡鸣将旦,为人起居;门亦昏闭晨开,扞难守固,礼贵报功,故门户用鸡也。

”俗以鸡血著门户“以和阴阳,调寒暑,节风雨也”。

所以这幅对鸡图口衔一副对联,题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祝愿风调雨顺,国泰年丰。

画面造型古朴,色彩鲜明,形成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表达了农民祈年求福的纯朴愿望,传递着农耕文化的古老信息。

[来源: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10-03-10] [热度:754]暂无评论评论发表评论上一页:其它类下一页:吉祥喜庆类关键字:门画类您的当前位置是:武强年画博物馆 >> 精品鉴赏 >> 吉祥喜庆类吉祥喜庆类鲤鱼跳龙门发福生财大花瓶福仙五路进财狮子群仙祝寿果盘(云子)群仙祝寿耄耋富贵虎富贵花开福禄寿三星发福生财大花瓶福仙五路进财狮子群仙祝寿果盘(云子)群仙祝寿耄耋富贵1、福禄寿三星俗话说“天上三吉星,人间福禄寿“。

还说:”福星高坐把福施,禄是送子下祥云,寿星骑鹿送蟠桃,三星高照喜临门。

”可见三星是民间喜欢的吉祥神。

福神源于福星,即木星、岁星,也就是“天官”,年画《天官赐福》即来于此;禄神出自民间,禄者富也,绘禄神多以富豪之家有钱人像为本,禄神即赐官与功名之神;寿即南极老人,古人说老寿星出现,国泰民安。

2、五路进财这是一幅表现文武财神率其部属为人间进财降幅的年画。

正中桌上摆着摇钱树和元宝,执如意的文财神比干和捧钢鞭的五财神赵公明坐于两侧。

又有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带领钱龙和宝马侍立于两厢,前方是和合与刘海扛着宝盒盒钱串,宝贝童子和进财使者推着满车财宝,洋溢这一片喜庆气氛。

3、群仙祝寿图中描绘的是八仙形象,他们分别是钟离权、李铁拐、张国老、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

八仙中的钟离权和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祖师,在宋元以后影响较大,元明之际正是形成八仙组合,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中已出现八仙过海的壁画,元杂剧中亦有关于八仙的剧目,明代《东游记》中集八仙得道的故事编为小说。

传说他们曾赴瑶池为王母祝寿,是民间信仰中吉祥喜庆的神。

此图正中画有聚宝盆,钟离权和吕洞宾为首的八仙形象排列两旁,上边出现了寿星骑鹤乘空而至的形象,构成八仙祝寿的情节,画中以祥云、蝙蝠等映衬,更使作品增强了吉祥喜庆的色彩。

4、大花瓶(耄耋富贵)《盐铁论·孝养》说“七十为耄”,《尔雅·释言》说“八十为耋“。

画面上有两只猫,一只安详的卧着,一只望着蝴蝶。

”“猫蝶”与“耄耋”谐音。

七十为“耄””称高寿;八十为“耋”为“大寿”,俗云:“人忘年高树望春”,表示仰望长寿的美好含义。

花瓶身上的图样是祥云丽日和福(蝙蝠)、禄(鹿)、寿(寿星老人)三星,是星宿崇拜的形象化反映。

瓶中安插着长生的忘忧草和象征富贵的牡丹,取义“忘忧长寿,富贵平安”。

花盆里长着万年青、鸡冠花,祝福万年常青,吉祥如意。

5、鲤鱼跳龙门从前科举取仕,学生经过考试中选,方可进入仕途。

《神童诗》有云:“少年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尺浪,平地一声雷。

”禹门即山西河津县西北的龙门。

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则成龙,后人把科举考试喻为“鲤鱼跳龙门”。

图为童戏鱼灯舞,表现的就是这一情节。

6、双喜对花瓶(窗旁)在洞房的窗户两旁张贴,瓶身各有一个“双喜”字,是从前嫁娶的典型标志,表示双方都喜之意。

一红瓶,一绿瓶,大红大绿喜幸吉利。

“瓶”与“屏”谐音,瓶中插着鲜花,以喻“屏中生花”。

还有佛手柑和摘下来的石榴、桃子,取意“榴开白子”、“福寿(佛手、桃子)双全”,祝颂生活美满,喜结良缘。

7、聚宝盆人们追求致富发财的心理和愿望在一年之始表现得最为强烈,因此招财进宝形象也最为流行。

此画面中聚宝盆中栽种的摇钱树上长满了金钱,也最为符合人们的心理追求。

8、八仙祝寿老寿星南极仙翁过寿,八大仙人(即道家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兰采和、何仙姑)齐来祝寿。

老寿星居中,八仙各执法器站立两侧,此图民间在逢年过节或给老人祝寿时用。

9、八仙对联相传在元代已有上八仙之说。

这个群体的组合说法不一,现存有两种版本,一为横条,一为竖条,画的是:李老君、孙真人、杨戬、白猿、陈抟、东方朔、沉香、刘海。

各有一个成仙的动人故事,但不及中八仙那样贴近群众生活。

昭阳宫小五义拿白菊花小女婿西游记铁弓缘南北大战金沙滩赴会水浒传六美图刘巧儿空城计二十四孝(一)翠丰楼狐狸缘呼延庆打擂力劈欧子英1、水浒传以富有变化的边框形式,分为六幅画面:急先锋东郭争锋,晁天王认义东溪村,公孙胜应七星聚义,武松起解十字坡,祝家庄箭射红灯,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

图画边框追求变化,人物虽依戏曲装扮,但特点鲜明,画面结构紧凑,能于不大的篇幅中画出复杂的情节及场面,使观者欣赏到丰富的内容,其中如十字坡店房之恢谐,索超与杨志争功比武之激愤,大战卢俊义之群雄亮相,皆鲜明生动,显示出武强年画之艺术特色。

此画为花园村万泰长画店印行。

2、金沙滩赴会宋辽对峙,宋太宗五台山进香,辽主设双龙会邀宋王赴宴,企图借机灭宋。

杨继业识破阴谋,乃命大郎杨延平假扮宋王,杨家将众子随行保护,席间韩昌借武助兴妄图行刺,杨大郎先发制人放袖箭射死辽王,一时伏兵四起发生一场恶战,杨大郎、二郎、三郎皆战死沙场,四郎、八郎被俘,成为杨家将报国最惨烈的一幕。

年画以舞台戏曲场面表现双龙会上韩昌观武,杨七郎上前与之比试,杨大郎识破阴谋准备放箭,辽天庆王大惊失色,辽、宋众将两厢列开,一场大战即将发生。

本图为武强乔町村文芳画店刻印,人物众多,阵营鲜明,神情各异,耐人玩味。

3、铁弓缘已故太原守备之妻与其女陈秀英开茶馆度日,太原总镇之子石文见秀英美貌,欲强行霸占,被陈氏母女驱打,适逢青年军官匡忠为之解劝而罢。

匡忠被邀回茶馆,陈秀英一见钟情,与匡忠拉弓比武定亲。

后来由于石文父子陷害匡忠,又经过种种曲折,两人始得团圆完婚。

此剧最早为梆子戏,后被京剧移植,开茶馆一场由饶有风趣的小生、小旦、小丑构成的“三小戏”。

年画生动地表现了匡忠拉开铁弓,陈氏母女惊喜之状。

4、小五义拿白菊花宋仁宗时,白菊花晏飞入皇宫,盗走仁宗冠袍带履,包拯奉旨缉拿,派人往潞安及南阳追寻,在酒馆与盗贼相遇,遂发生一场激战,后来又大破藏珍楼,缴回皇帝冠袍。

故事见《小五义》,并编演为京戏,年画中的卢芳、丁氏兄弟为一方,姚文、晏飞为另一方,两方相持不下,呈现鲜明之亮相,壁垒分明,生动而逼真的再现了舞台演出场面。

5、西游记灯方本幅画面以灯方形式表现了西游记的故事片段。

6、呼延庆打擂此图画呼延庆三次赴开封挂号打擂,力劈凶僧欧子英故事,为《呼家将》金鞭记故事发展之高潮。

图中正中呼延庆在擂台上激战正酣,为兄报仇之卢凤英一旁观战,擂台两侧的芦棚中分别坐着包拯和厐文,台下又有孟强、焦玉、杨文广和王多嘴、李会说等人,双方对垒,忠奸分明,体现着群众的爱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