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科常用化疗方案1

血液科常用化疗方案1

成人急淋的治疗方案一、急淋的预后不良因素1、WBC>30×10^9/L的B细胞急淋;2、WBC>50×10^9/L的T细胞急淋;3、前B细胞ALL(CD10+);4、早期T细胞(CD19+, sCD3+);5、Ph+ALL;6、达CR时间>3周;二、诱导治疗WBC>50×10^9/L应争取在WBC去除后再给予化疗,化疗前应采用碱化、水化、利尿、保肝、输血及支持措施。

1、VDCPVCR 1.5mg/m2d1,d8,d15,d22;DNR 40mg/ m2d1-3,d15-17;Pred 60mg/ m2d1-14,d15开始减量,28天停药;CTX 600mg/ m2每周一次,根据血象调整;L-ASP一般不增加缓解率;可用6-MP、MIT、IDA取代DNR组成其它方案。

2、CA VDCTX 600mg/ m2d1-3;ADM 50mg d4,d11;VCR 1.5mg/m2 d4,d11;DEX 40mg/m2P.O d1-4;d11-14,逐渐减量;对高危、复发ALL可以选用此方案进行诱导治疗。

三、巩固治疗(CR后休息2-3周)取得CR后进入巩固期,主张应用不同结构的化疗药物交替治疗。

1、原方案巩固1-2次;2、以下方案交替进行,每3-4周一次:VM26 100mg d1-5;Ara-c 150mg d1-7;每3-4周一次CTX 600mg/m2d1;VCR 1.5mg/m2d1;Ara-c 150mg/m2d1-7;Pred 60mg/m2d1-7;每3-4周一次VP16 100mg d1-7;Ara-c 150mg d1-7;每3-4周一次3、至少给予一次大剂量化疗,B细胞选用HD-MTX,T细胞选用HD-Ara-c,Ara-c一般不单独使用,应联合VP16、CTX等。

HD-MTX:2-4g/m2,10%剂量在30分钟内输入,余23.5小时内完成,化疗结束12h后开始解救,CF 6-9mg/m2q6h×8次,化疗同时给予CF30mg+NS500ml漱口。

HD-Ara-c:Ara-c 1-3g/m2q12h×4d;完成4-6次化疗后进入维持期。

四、维持治疗1、有条件者要积极进行干细胞移植;2、MTX 20mg 每周一次,口服或静注;6-MP 100mg×2周,口服;连续4-6个月3、VM26 150mg/m2d1,d3,d5;Ara-c 300mg/m2d1,d3,d5;每3-4月一次。

以上治疗维持2-3年。

五、脑白的预防MTX 10mgDEX 5mg 三联鞘注Ara-c 50mg1、化疗前给一次(根据病情决定);2、CR后每周一次,连续4周;3、每8周一次,直至复发或化疗停止。

六、脑白的治疗1、鞘注每2天一次,直至脑脊液正常;2、每周一次,2-4周;3、每月一次直至化疗停止;4、反复发作者应加放疗(18-26Gy);七、复发与难治1、CA VD;2、HD-MTX+VDP;3、Acla+VP16;Acla 20mg 7-10天;VP16 100mg 7-10天4、CR后尽快移植。

AML-M3治疗方案一、诱导治疗1、WBC<10×109/L:维甲酸20mg tid,A S2O3 10mg qd,至少应用28天,直至CR后停药。

2、WBC 10-30×109/L:以上治疗同时口服羟基脲1.0 bid或三尖杉1mg qd。

3、WBC>30×109/L:需化疗配合。

DNR 60mg d1,d3,d5,d7天或三尖杉2mg qd,根据血象决定治疗时间。

4、诱导分化治疗中WB C≤100×109/L时,一般不予特别处理。

二、出血症状的处理1、血小板输注:维持血小板>50×109/L。

2、冰冻血浆:200-400ml qd,维持FIB>1.5g/L3、肝素:5000u/d维持24h,直至凝血指标正常或临床症状消失。

三、并发症处理伴随WBC升高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头痛、恶心、下肢浮肿等表现时立即DEX 10mg q12h 治疗至少4天或症状消失,症状严重时停用维甲酸和A S2O3。

四、巩固1、获得CR后休息一个月,进入巩固期,连续2个疗程联合化疗和维甲酸或A S2O3治疗,维甲酸连续口服,A S2O3连用2周。

2、鞘注至少一次。

五、维持1、联合化疗和A S2O3交替治疗,每年至少一次HD-Ara-c。

A S2O3的疗程至少21天。

2、第1年每月一次,第2年每2月一次,第3年3月一次。

3、CR一年后RT-PCR查PML/RARα mRNA,阴性时治疗间隔可适当延长。

六、病情监测每半年查RT-PCR一次。

七、复发后用A S2O3诱导治疗,CR后进行骨髓移植,无法移植时重复原治疗,维持3年霍奇金淋巴瘤MOPP-----霍奇金淋巴瘤-----28天重复氮芥6MG/M2 IV 第1.8天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1.8天甲基苄肼100MG/M2 PO 第1-14天强的松40MG/M2 PO 第1-14天CVPP方案---霍奇金淋巴瘤---28天重复环已亚硝脲75MG/M2 PO 第1天(洛莫司汀)长春花碱4MG/M2 IV 第1.8天甲基苄肼100MG/M2 PO 第1-14天强的松40MG/M2 PO 第1-14天ABVD方案---霍奇金淋巴瘤----28天重复阿霉素25MG/M2 IV 第1.15天博来霉素10IU/天IV 第1.15天长春花碱6MG/M2 IV 第1.15天氮烯咪胺375MG/M2 IV 第1.15天MOPP/ABV联合方案-----28天重复氮芥6MG/M2 IV 第1天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1天甲基苄肼100MG/M2 PO 第1-7天强的松40MG/M2 PO 第1-14天阿霉素35MG/M2 IV 第8天博来霉素10MG/M2 IV 第8天长春花碱6MG/M2 IV 第8天B-CA VE方案----霍奇金的二线治疗---21天重复博来霉素 2.5U/M2 IV 第1.28.35天环己亚硝脲100MG/M2 PO 第1天阿霉素60MG/M2 IV 第1天长春新碱5MG/M2 IV 第1天VIP方案----复发的霍奇金淋巴瘤的抢救----28天重复足叶乙甙75MG/M2 IV 第1-5天异环磷酰胺 1.2G/M2 IV 第1-5天顺铂20MG/M2 IV非霍奇金淋巴瘤MACOP-B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细胞----每21-28天重复*6环磷酰胺350MG/M2 IV 每周1次(1.3.5.7.9.11)阿霉素50MG/M2 IV 每周1次(同上)长春新碱 1.4MG/M2 IV 每周1次(2.4.6.8.10.12)甲氨喋呤400MG/M2 IV 每周1次(2.6.10)博来霉素10U/M2 IV 每周1次(4.8.12)强的松75MG PO 每日1次(第1-15天)后减量VEMB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大于70岁环磷酰胺350MG/M2 IV 第1.15.29.43天米托蒽酮10MG/M2 IV 第1.15.29.43天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8.22.36.50天博来霉素5MG/M2 IV 第8.22.36.50天强的松50MG PO 第1-15天,然后QODCEOP-B/VIMB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高恶性度CEOP 环磷酰胺-B 750MG/M2 IV 第1天表阿霉素60-90MG/M2 IV 第1天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1.8天强的松60MG/M2 PO 第1-5天博来霉素10MG/M2 IV 第1.8天VIMB足叶乙甙80MG/M2 IV 第22-24天异环磷酰胺 1.5G/M2 IV 第22-24天米托恩醌8-12MG/M2 IV 第22天博来霉素10MG/M2 IV 第19天MINE/ESHAP方案---复发性非霍奇金MINE异环磷酰胺 1.33G/M2 IV 第1-3天米托恩醌8MG/M2 IV 第1天足叶乙甙65MG/M2 IV 第1-3天ESHAP-------21天足叶乙甙60MG/M2 IV 第1-4天甲基强的松500MG IV 第1-4天顺铂25MG/M2 IV 第1-4天低度恶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OP----低度恶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4天重复*6环磷酰胺800MG/M2 IV 第1天长春新碱2MG IV 第1天强的松60MG/M2 PO 第1-5天40MG/M2 PO 第6天20MG/M2 PO 第7天10MG/M2 PO 第8天CHOP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环磷酰胺750MG/M2 IV 第1天阿霉素50MG/M2 IV 第1天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1天强的松100MG/M2 PO 第1-5天PROMACE/CYTABOM方案-----28天重复环磷酰胺650MG/M2 IV 第1天阿霉素25MG/M2 IV 第1天足叶乙甙120MG/M2 IV 第1天强的松60MG/M2 PO 第1-15天阿糖胞苷300MG/M2 IV 第8天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8天博来霉素5U/M2 IV 第8天甲氨喋呤120MG/M2 IV 第15天醛氢叶酸25 IV MTX给药,24小时后,Q6H*5 BEACOPP方案---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环磷酰胺650MG/M2 IV 第1天长春新碱 1.4MG/M2 IV 第1天足叶乙甙100MG/M2 IV 第1-3天甲基苄肼100MG/M2 PO 第1-7天强的松40MG/M2 PO 第1-14天阿霉素25MG/M2 IV 第1天博来霉素10MG/M2 IV 第8天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中FM+rituximab优于CHOP+ rituximab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Z等报告,氟达拉滨加米托恩醌(FM)治疗初治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临床疗效和分子生物学疗效方面均优于CHOP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rituximab作为一线药物,与FM方案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

该研究共纳入1999年10月至2002年3月期间意大利12个中心的159例FL患者。

根据REAL分类方法,所有患者CD20阳性,骨髓和(或)外周血(BM/PB)BCL-2/IgH融合基因阳性,年龄15~70岁,疾病分期为Ⅱ~Ⅳ期。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FM组患者接受氟达拉滨25mg/m2/d,静脉给药(IV),第1~3天,米托蒽醌10mg/m2,IV,第1天;CHOP组患者接受多柔比星50mg/m2,IV,第1天,环磷酰胺750mg/m2,IV,第1天,长春新碱1.4mg/m2,IV,第1天,泼尼松100mg/d,IV,第1~5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