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退缩、不喜欢交往
以女孩居多
Hale Waihona Puke 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
请幼儿自带玩具,到幼儿园与伙伴共同分 享。现代社会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自我 为中心,自私心理很严重。当幼儿把玩具带到幼 儿园后,先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好玩的玩具应该 和小伙伴一起玩,为人要大方,这样才能交好朋 友们。再让他们懂得要爱护他人的玩具,随便损 坏别人的玩具,以后别人就不愿意给你玩,也不 愿意和你在一起了。这样小朋友就会很珍惜他人 的玩具,同伴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关系变融洽了。
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类型
无所用心的行为
单独游戏 旁观者行为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同伴交往的性别特征
1、性别差异 2、性别分离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型
13.3%
被拒绝型
被忽视型 一般型
14.3%
19.4%
52.9%
交往特征
性别特征
被拒绝型幼儿
冲动、缺乏友好 交往的技能 以男孩居多
被忽视型幼儿
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
如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 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缺乏起码的礼貌 知识,这样怎么能交到朋友呢?所以基本的同伴 交往要学会礼貌用语。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 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 同伴一起说笑、游戏的。有时候请几个能力强的 幼儿主动邀请胆小的幼儿参加游戏,有时候可以 带着胆小的孩子到同伴中去,慢慢地幼儿的胆子 大了起来,不再害怕交往了。有些幼儿霸占心理 很重,什么东西都爱自己前面放,不会谦让。可 以教幼儿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如轮流、互 相交换、妥协等。
课余时间最喜欢和谁在一起?
遇有趣的事先告诉谁?
心中有苦恼最想告诉谁? 与学习有困难最先找谁帮忙?
生活有困难最先找谁帮忙?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自主学习,并回答以下问题:
1、同伴关系重要吗?在你的生命中它起了怎样 的作用?
2、如果只有亲子关系而无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 的发展有影响吗?
3、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分为哪几个? 4、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类型有哪些? 5、同伴交往的类型有哪些?
婴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1、客体中心阶段 2、简单互动阶段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1、客体中心阶段
• 单向的社交行为 • 多把对方当玩具对待
• 以物为中心
豆豆(9m)爬到文文(8m)的身边,抢走了他玩得叮 叮当响的一串塑料钥匙;文文试图夺回钥匙,但是没有 成功,他爬回妈妈的身边,小声哭了起来。
2、简单互动阶段
• 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
• 但多以自我为中心
娃娃(14m)坐在地板上,苗苗(15m)转过身看着他,对 他挥手,叫着“嗒”,苗苗重复了多次才把娃娃逗笑。苗苗接 着不停地叫,而娃娃不停地笑。这样的游戏一直重复了12次。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社会交往的复杂性提高 主要体现在幼儿的游戏中
A:我是发射性机器人。我能从手指处发射导弹,还能从身体 各部分,甚至从腿那儿发射! B(嘲笑说):不,你是放屁机器人。 A(不服气地):不,我是发射性机器人。 B:不,你就是放屁机器人。 A(快哭了):不,不是这样! B(意识到A不高兴了):我是狗狗机器人。 A(心情转好):我是尿尿机器人。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
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的再 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 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创造性游戏具有群体性, 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的 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 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例如;我们在活 动室里设立娃娃家、医院、菜市场等,让幼儿在 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 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娃”与“长辈”的交往、 “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 客”的交往等孩子们你来我往,能保持愉快的情 绪,更增添幼儿交往的兴趣。
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
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亲子交往
纵向
纪律、权威
同伴交往
横向
平等、友爱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充当儿童观察学习的典范和强化物 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以及增长自我意识 帮助儿童获得群体归属感
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二、同伴交往的年龄特征
1、婴儿期同伴关系的发展 3-4月 出现观察和触摸对方的现象; 6月 会有向着对方微笑和咿呀学语的现象; 1岁 会偶尔以微笑、出声的笑和模仿彼此的动 作来进行双向交流; 1-2岁 协调的双向交流更为常见,且大多是互相 间的模仿; 2岁左右 儿童开始以语言来影响同伴的活动。
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感受合作互相的乐 趣。
幼儿刚来园时还不会关心同伴,看到同伴 不小心摔倒、衣服穿反还要讥笑他,造成一些幼 儿产生心理压力。首先看到一些自我服务能力弱 的幼儿不会穿脱衣裤、不会系鞋带,就一边说一 边帮助他们:“你是不是不会做很难受?老师帮 你穿好吗?下次你要学会自己做事好不好?”一 方面是安慰不会的幼儿减除焦虑,另一方面是讲 给别的幼儿听,让他们懂得去关心、帮助别人, 别人会很感谢你,而你自己也会感到做好事而高 兴,逐渐使幼儿之间形成彼此关心、帮助的友爱 关系。其次看到幼儿之间有了互相帮助的现象马 上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小朋友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