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答辩模拟(辅导班内部资料)

湖北省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答辩模拟(辅导班内部资料)

第一组:1、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学习目标是方向。

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就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为此,每节课教师都应以一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

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使之自觉地思考,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

此外,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教学内容要新颖、形象,引起学生共鸣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

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格式化,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具有新意和亮点,在教学方法上应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易于接受。

保持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就应该给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或想象的成分。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课堂上恰当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具体的实践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而且也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2、你认为做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一、端正的工作态度: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

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

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这是教师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

在教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学生授课,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二、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修养的核心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四、要有不断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勤于学习,充实自我。

第二组:1、在教育实践中怎样体现爱岗尽责?(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工作认真,不敷衍塞责; 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淡泊名利,育人为乐)(1)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爱岗敬业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

我们教师若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欣欣向荣,广大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就会得到不断满足和提高。

(2)要忠于职守。

要求在职教师坚守岗位,尽心竭力,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锲而不舍,执著追求,锐意创新,一丝不苟,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作为教师,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3)要搞好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精一行。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每个教师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工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熟悉本职业的基本性质和要求,熟练掌握本职业的业务和基本技能。

如果没有干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得过且过,马虎应付,很难设想这样的人会做好本职工作。

(4)要克服职业偏见,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答:(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第三组:1、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答:我国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1)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3)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4)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2、确立三维目标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何意义?答: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第四组:1、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l)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2、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1)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4)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第五组:1、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体现在哪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任学生,不责备学生,面对学生的失败不挖苦,不讽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建立一种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

不单让学生听教师的,教师也应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

教师要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犯的错,允许学生学习中的失败,对学生尽量做出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这样的课堂气氛一定是自由的、活泼的。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学生的心理就会安定,放松,无拘束,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反之在不民主、不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是永远谈不上被尊重的,谈不上积极参与,更谈不上主动发展。

2、为什么说廉洁从教是新时期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廉洁从教是指教师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而且对于净化社会风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

廉洁从教的道德规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

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

教师的廉洁从教与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量人才关系极大。

是维护良好育人环境的保证。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廉洁从教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校各项改革健康发展的保证。

廉洁从教的师德规范可以成为教师自律的武器,弘扬正气,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保证学校各项改革的健康发展。

第六组: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如何看待荣誉?教师荣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师德水准,因此,教师荣誉往往成为评价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教师的个人利益也与其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和追求荣誉,往往会给教育事业和自我实现造成障碍。

教师的荣誉观就是教师对待荣誉的态度,教师正确的荣誉观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正确处理教师荣誉与教师劳动的关系。

教师应该认识到荣誉只是一种社会评价教师劳动的手段,并不是教师劳动的终极目的。

教师劳动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荣誉应该追求,但不能以荣誉为工作目的;荣誉是教师劳动的一种激励机制,但是教师劳动更多的是一种自觉性极强的专业劳动。

正如我们在分析荣誉内涵所言,荣誉更多地体现着社会舆论的导向,基本上代表着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以有利于社会利益和社会稳定为目的。

所以,荣誉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物质利益,但并不能成为一个人事业的目标。

这就是为何古往今来那些人类,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却对荣誉淡然出之的原因。

真正优秀的人民教师,其辛勤劳动的目的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某种荣誉称号。

第二、正确处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

我们已经分析过,教师集体劳动以及学校的支持是教师个人荣誉重要的外在根源。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师集体的荣誉也是个人劳动的结晶。

所以,对于教师个人来讲,应当珍视个人荣誉,同时把个人荣誉看作是集体的功劳;此外还应该爱护和珍惜集体荣誉,因为集体荣誉也是有自己的一份功劳,集体荣誉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那麽,对于教师集体或者学校来说,应该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荣誉,不能完全抹杀教师个人的劳动成就;同时把教师荣誉作为集体荣誉和2荣誉的一部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进一步发扬教师个人荣誉中体现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师德。

第三、正确对待“荣誉后”的个人发展问题。

教师获得荣誉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涉及到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如升职、调动、进修或者教学工作安排等。

教师荣誉是社会给予教师的一种道德上的肯定,这种肯定应该激励教师向更高的境界迈进,如此,荣誉才发挥了它道德评价的效用,促使更多的教师“心向往之”,为教育事业努力工作。

如果教师荣誉成为了获取物质利益和权力的筹码,也会起到“示范”的作用,使更多的教师为名利而趋之若骛。

如此,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也就沦为“谋生”的行当,教育事业和学生发展也将受到极其不良的影响。

所以,教师正确的荣誉观在“荣誉后”可以得到集中体现,如何对待“荣誉后”的个人发展问题是教师道德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严谨治学?一、积极进行教育创新,竭力成为教育创新骨干二、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全面掌握学情,以此为根据制定教法学法。

三、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科学课题进行研究,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形成新技能。

四、严格遵循教育法规,刻苦专研教育教学规律,并按教育教学规律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

第七组:1、教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家访?为了提高效率,保证效果,教师每一次家访都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