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思想品德《我与老师交朋友》说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我与老师交朋友》说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我与老师交朋友》说课稿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我与老师交朋友》说课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赶紧一起看看吧。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思想品德《我与老师交朋友》。

一、说教材(一) 本课地位本教材分三个单元,前两单元都是以学生个体为注意点,第三单元则是以学生的社会交往为注意点,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

本框是第六课的教学难点,也是第三单元的难点。

这一问题从道理上好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就比较难。

因为初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有些同学甚至对老师敬而远之或畏而避之,给处理师生关系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框是在第六课第一节“增进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一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知道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知道应怎样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能力: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树立民主平等观念;尊敬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三) 教材结构1、本框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二是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第一层次主要讲述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应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

第二层次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师生矛盾的方法和技巧。

二、说教法本框难点有两个:一是初一学生对老师普遍有敬畏的心理,二是初一学生缺乏处理师生矛盾的具体技巧。

为了突破难点,使用的教学工具有音乐播放机和多媒体,其目的是为突破学生与老师交流交往中的“逆反、胆怯、闭锁”等心理障碍,更有效地调动学生与老师交流交往的情感因素。

教学方法有大家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模拟、分组小品接龙、配乐朗诵等。

其目的是在强化情感因素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处理师生矛盾的具体技巧”的探讨与学习。

答: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好的方针政策。

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E、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

三、说学法中学生部分具有“逆反、胆怯、闭锁”等阻碍师生交往的心理,也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同时也具有“尊重教师、希望得到教师重视”的自然倾向。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要扬长避短,即强化“向师性”,弱化“不良心理”,加强“具体技巧”的指导。

主要方法有:一是鼓励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是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将教材所设情境均换成本班与之相似的案例,从而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四、说课堂结构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

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

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

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

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

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

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

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

我乐了,赶紧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又单独找学生谈了话,解决了问题。

因此,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是比较融洽的。

因此在学期结束时,学生给我打的分,还是蛮高的。

(一) 教学流程1、音乐配景,激情导入。

2、师生互动,心灵沟通。

3、回顾自我,合作交流。

4、小品接龙,活动体验。

5、收获平台,以学导行。

6、首尾互映,激情总结。

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

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

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

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

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

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①在课程接近末尾的时候,请同学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Can的具体用法,may的具体用法和must的具体用法,以及someth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下面说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情感共鸣,思想升华。

我让学生跟随投影画面,高唱《爱的奉献》,达到本接课的高潮。

学生唱着这高昂的歌曲,他们的心灵将会引起震撼,思想将会得到净化和提升。

以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为楷模,用高尚的思想引领他们以后的行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奉献公益事业,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奉献他们的力量。

从而再次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再次强化本课的重点、难点。

(二) 教学过程1、音乐配景,激情导入在导入新课部分,我准备以《好大一棵树》作音乐背景,向学生表达我对学生的深爱之情、关切之情以及渴望与学生交朋友的情感需求。

采用音乐背景以及富有感情的自我表白,从而强化学生的“向师性”,为本课的顺利进行奠定感情基础。

2、师生互动,心灵沟通本部分可设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给我或本班其他教师做出评价,优缺点皆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你希望能和老师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总结并提出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让学生在师生互相沟通的过程中,自然得出新型师生关系的含义。

这种在不改变教材思路的前提下,用“本班师生关系”的相关情境替代教材创设的情境,其理论根据是:新课改强调生活化原则,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

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1-3)3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教学过程中本人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3、回顾自我,合作交流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三个同学的做法,鼓励与之有相似经历的同学谈各自的经历和感受,然后分小组讨论上述做法可能产生的结果,互相交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理论依据:青春期的中学生,内心虽然脆弱,但自尊心很强,就像蜗牛,用厚厚的壳将柔软的身体包裹起来,总是对他人心存戒备。

因此通过大家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能有效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感和戒备心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只有主动、热情地与老师交流交往,才能使自己快乐学习,更快地进步。

读一读栏目可以用《走过老师窗前》的曲子为背景,或让学生朗读,或请学生讲述自己和老师交朋友的成功经历。

理论依据:情感是行为的前提和动力。

无论是配乐朗读,还是配乐讲述自己和老师交朋友的成功经历,都能多方面调动感染学生的各种资源因素,让学生充分体验主动与老师交往的快乐,从而产生与老师交往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

4、小品接龙,活动体验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方洁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自己在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是如何处理的?撷取一个学生的故事,设计成“小品接龙”,例如,一学生迟到,受到了老师非常严厉的批评,然后让学生分组设计迟到学生的处理方式,各组找代表将小品演完。

然后共同总结处理矛盾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理论依据:本部分从学生已有的经历中选取问题情境,强调了德育的生活化。

“分组小品接龙”活动是把合作学习与体验教育结合起来,并且强调了学生已有经验在创新思维开发中的作用。

教材中“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部分做一些调整:“吴老师的故事”删除,因为此故事与“小品接龙”情境重复。

正文部分在内容上更适宜作为“小品接龙,活动体验”的结论。

5、收获平台,以学导行可设问“你今天收获了哪些知识?今后准备怎么做?”同时教师参考“相关链接”作适当总结。

理论依据:德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将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

6、首尾互映,激情总结教师配乐朗读散文《教师的心声》,同时放映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情景。

与导入新课部分互映,通过影片、音乐、散文多种资源进一步感染学生,增进师生情感,为学生今后的自我行为锻炼奠定感情基础,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与老师交朋友的动机需求。

此阶段我将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利用23周的时间对基础知识再次落实,同时我将根据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大块进行专题复习,复习将不局限于教材所列的内容,要源于生活,高于教材,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阶段我将穿插试题以此来规范学生的做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