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_作业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_作业

9-2 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 320x x x ++= (2) 0x xx x ++= (3)0x x x ++=(4)2(1)0x x x x --+=试确定系统的奇点及其类型,并概略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

解 (1) 奇点(0, 0)。

特征方程为2320λλ++=两个特征根为1,21, 2λ=--平衡点(0, 0)为稳定节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x(2) 奇点(0, 0)。

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0x x +=其特征方程为210λ+=两个特征根为1,2j λ=±1平衡点(0, 0)为中心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x(3) 奇点(0, 0)。

原方程可改写为0000x x x x x x x x ++=≥⎧⎨+-=<⎩ 其特征方程、特征根和类型为21,221,2100.50.866 10 1.618, 0.618 j λλλλλλ⎧++==-±⎪⎨+-==-⎪⎩稳定焦点鞍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4) 奇点(0, 0)。

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2 为0x x x -+=其特征方程为210λλ-+=两个特征根为1,20.50.866j λ=±平衡点(0, 0)为不稳定焦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x9-6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9-51所示,其中0.2a =,0.2b =,4K =,1T s =。

试分别画出输入信号取下列函数时在e -e 平面上系统的相平面图(设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

(1) () 2 1()r t t =(2)() 2 1()0.4r t t t =-+(3)() 2 1()0.8r t t t =-+(4)() 2 1() 1.2r t t t =-+图9-51 题9-6图解:由系统结构图可得4c c u +=。

由于e r c =-,那么4e e u r r ++=+。

3其中0.20.20.20.20.20.2e u e e e >⎧⎪=-≤≤⎨⎪-<-⎩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即(0)(0)0c c ==。

1、r (t )=2×1(t )初始状态(0)(0)(0)2e r c =-=,(0)(0)(0)0e r c =-=。

系统运动方程0.800.21400.20.220.800.23e e e e e e e e e e ++=>⎧⎪++=-≤≤⎨⎪+-=<-⎩区区区 奇点:1区和3区没有奇点。

2区的奇点位置(0,0),可判定其为稳定焦点。

由于根据2区的运动方程求出的奇点在2区内,该奇点为实奇点,故系统的相轨迹必稳定在该实奇点上。

渐近线: 1区0.8e =-;2区没有渐近线;3区0.8e =。

相轨迹的斜率:1区0.81e β=-+,2区41e e β=--,3区0.81eβ=--。

1区与3区的相轨迹具有中心对称性。

相轨迹大致形状如图所示。

42、r (t )=-2×1(t )+0.4t初始状态(0)(0)(0)2e r c =-=-,(0)(0)(0)0.4e r c =-=。

系统运动方程0.400.2140.40.20.221.200.23e e e e e e e e e e ++=>⎧⎪++=-≤≤⎨⎪+-=<-⎩区区区 奇点:1区和3区没有奇点。

2区的奇点位置(0.1,0),可判定其为稳定焦点。

由于根据2区的运动方程求出的奇点在2区内,该奇点为实奇点,故系统的相轨迹必稳定在该实奇点上。

渐近线: 1区0.4e =-;2区没有渐近线;3区 1.2e =。

相轨迹的斜率:1区0.41e β=--,2区40.41e e β-=--,3区 1.21eβ=-+。

相轨迹大致形状如图所示。

53、r (t )=-2×1(t )+0.8t初始状态(0)(0)(0)2e r c =-=-,(0)(0)(0)0.8e r c =-=。

系统运动方程0.2140.80.20.221.600.23e e e e e e e e e e +=>⎧⎪++=-≤≤⎨⎪+-=<-⎩区区区 奇点和奇线:1区0e =为奇线。

2区的奇点位置(0.2,0),可判定为稳定焦点。

3区没有奇点。

由于根据2区的运动方程求出的奇点在2区内,该奇点为实奇点,而根据1区的运动方程求出的奇线上的点全为1区内的实奇点,故系统的相轨迹必稳定在0e =且0.2e ≥的奇线上。

渐近线: 1区和2区没有渐近线;3区 1.6e =。

相轨迹的斜率:1区1β=-,2区40.81e e β-=--,3区 1.61eβ=-+。

6 相轨迹大致形状如图所示。

4、r (t )=-2×1(t )+1.2t初始状态(0)(0)(0)2e r c =-=-,(0)(0)(0) 1.2e r c =-=。

系统运动方程0.400.214 1.20.20.22200.23e e e e e e e e e e +-=>⎧⎪++=-≤≤⎨⎪+-=<-⎩区区区 奇点:1区和3区没有奇点。

2区的奇点位置(0.3,0),可判定为稳定焦点。

由于根据2区的运动方程求出的奇点不在2区内,该奇点为虚奇点,而系统的相轨迹不会稳定在该虚奇点上。

渐近线: 1区0.4e =;2区没有渐近线;3区2e =。

相轨迹的斜率:1区0.41e β=-+,2区4 1.21e e β-=--,3区21eβ=-+。

71区与3区的相轨迹具有中心对称性。

相轨迹大致形状如图所示。

9-8 试用相平面法分析图9-53所示系统在0β=、0β<及0β>三种情况下相轨迹的特点。

(设()0r t =,试在c c -相平面上绘制绘制系统在0β=,0β<及0β>三种情况下的相轨迹。

)图9-53 题9-8图解:采用积分法求出相轨迹方程。

令0)(=t r ,由系统结构图可知⎩⎨⎧>+-<+=00cc M cc M c ββ,可见0=+c c β是开关线。

8 积分可得 0,212<++=cc A Mc cβ 相轨迹是开口向右的抛物线0,222>++-=cc A Mc cβ 相轨迹是开口向左的抛物线0=β,开关线是c轴,相轨迹如图(a )所示,是封闭曲线族。

0<β,相轨迹如图(b )所示,系统不稳定。

0>β,相轨迹如图(c )所示,系统稳定。

9-10 将图9-54所示非线性系统简化成典型结构图形式,并写出线性部分的传递函数。

(a )c(b )cc9图9-54 题9-10图(c)(a)(b)解:(a) 线性部分的传递函数0()()1()()G s G s G s H s =+(b) 线性部分的传递函数0()()[1()]G s G s H s =+ (c) 线性部分的传递函数0()()()1()G s H s G s Gs =+简化后的非线性系统典型结构图:(c)(a)(b)9-12 各系统的()G j ω和1/()N A -曲线如图9-56所示,P 为()G s 的右极点个数,ν为()G s 的积分环节个数。

试判断各系统的稳定性,并判断()G j ω和1/()N A -曲线的交点是否为自振点。

1112P ==01G (a)(b)(c)(d)(e)(f)图9-56 题9-12图解:(a) P=0,a 点和c 点是1()N A -曲线穿出包围区进入到稳定区的交点,是自振点。

b 点是1()N A -曲线由稳定区穿入不稳定区(包围区)的交点,不是自振点。

(b) P=0,a 点是1()N A -曲线由不稳定区(包围区)穿出到稳定区的交点,是自振点。

(c) P=0,a 点是1()N A -曲线由不稳定区(包围区)穿出到稳定区的交点,是自振点。

(d) P=0,b 点是1()N A -曲线穿出包围区进入到稳定区的交点,是自振点。

a 点是1()N A -曲线由稳定区穿入不稳定区(包围区)的交点,不是自振点。

(e) P=2,1()N A -曲线被()G j ω曲线反时针包围12P=次的区域为稳定区。

1()N A -曲线由稳定区穿出进入不稳定区,交点a 的等幅振荡无法持续,a 不是自振点。

(f) P=1,1()N A -曲线被()G j ω曲线反时针包围122P =次的区域为稳定区。

1()N A -曲线由不稳定区穿入稳定区,交点a 是自振点。

9-13 非线性系统如图9-57所示,试确定系统的自振振幅和频率。

图9-57 题9-13图线性部分的频率特性()G j ω=1()N A -曲线与()G j ωRe在1()N A -曲线与()G j ω曲线的交点处 11() ()()()G j N A N A G j ωω-=⇒=- 即 40(1)(2)j j j Aωωωπ++=-由上式两端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可解得频率ω=,振幅A =20/2π=2.12 。

自激振荡的振幅为2.12,即在非线性环节的输入端存在近似为的持续振荡。

9-14 非线性系统如图9-58所示,试确定系统的自振振幅和频率。

图9-58 题9-14图解:典型化后的非线性系统结构图死区继电特性的描述函数为()()N A A a ≥当A a →时,1()N A -→-∞;当A →∞时, 1()N A -→-∞。

当a A 1()N A -取最大值且1max ()4N A π⎡⎤-==-⎢⎥⎣⎦。

而线性部分的频率特性210()(1)G j j j ωωω=+。

由1()()G j N A ω-=,得频率1ω=,[]1Re ()5G j ωω==-表明1()N A -曲线与()G j ω曲线的相交,在交点处,振幅A =12.7,0.5(舍去) 。

自激振荡的振幅为12.7,频率为1,即在非线性环节的输入端存在近似为12.7sin t 的持续振荡。

图(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