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德尔菲法六个步骤
• (1)预测者依据所研究议题的领域,提出一个讨论题目清 单,进入第一轮的问卷。
• (2)选择被咨询者,选择原则是要能代表各种相互冲突 的观点。
• (3)问卷设计,要求问卷的问题简单、集中,回答可以 任意不受限制。
• (4)对第一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 (5)组织利益相关者进行面对面的讨论,直接的表达各
• 饱和抽样
• 诱导性提出问题
• 边界分析
分类分析
• 分类分析是一种界定和区分议题形势的方 法,主要以两个主要程序为基础:
逻辑划分:将一个类别分解为构成部分
逻辑归类:将物体或人组合成更大的群体或类别
• 分类是与议题的形势有关的,所以为了保证二者 在逻辑上的一致性,需要遵循五个原则:本质相 关性、穷尽性、离散性、一致性和等级可辨性。
• 12.2.2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兴起的原因
• 12.2.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与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 区别
12.2.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的兴起
• (一)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发展 第一阶段:预算和财务控制阶段 第二阶段:长期计划阶段
五阶段 第三阶段:企业战略计划阶段 第四阶段:公司战略计划阶段
第五阶段:战略管理阶段 • (二)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的兴起
体描述各项的重要性根据其重要性然后计算加权值,最后 计算各项的权重 • 点数分配法——对要确定的战略先选择一定的标志,并且 记录下每项战略的名称,最后根据标准对各项战略进行分 类 • Q型法——针对有许多不同的信息,提高信息可靠度的一 种方法
12.4.4 战略管理评价的技 术和方法
• 成本效益分析 ▲当效益相等的时候,成本越小的战略越优。
12.3.1 战略管理的一般过 程
(1)战略规划 • 1.战略制定 (2) 战略制定
(3)战略分析与选择 • 2.战略实施
• 3.战略评价
12.3.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过程模式
纳特与巴可夫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模式 • 战略活动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史背景(搜集描绘趋势、重大事件和方向的消息、 理想确定)
伦理规范 文化环境:影响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社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历史
传统、人文背景和教育水平等环境条件 国际环境:如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 • (二)内部环境 组织结构:组织各部门的职能关系、组织的管理等 组织资源:包括组织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组织文化:公共部门中,所有成员共同享有的组织的信仰、价值观和行
• “公共”与“私人”的含义
• 反映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差异的因素
▲环境(市场、制约与政治影响) ▲交易(强制力、影响范围、公众审查与所有权)
▲内部程序(目标、权利限制、绩效期望与激励)
12.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 程模式
• 12.3.1 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
• 12.3.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模式
• 12.4.4 战略管理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12.4.1 信息搜集与分析的 技术和方法
• (一)信息搜集的技术和方法
1.直接的搜集信息 2.调查研究搜集信息 3.文件研究搜集信息
• (二)信息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1.滚雪球法(snຫໍສະໝຸດ wball) 2.形态学法 3.关联树(relevance tree)
12.4.2 战略议题确定和战
• 12.1.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环境
• 12.1.4 研究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意义
12.1.1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 概念
• (一)战略
战略(strategy)通常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 如发展战略、国家战略、安全战略等 弗雷德·R·戴维——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
亨利·明茨佰格——一个种模式,即长期行动的一致性 斯蒂芬·罗宾斯的观点
• 4.纳特与巴可夫的战略管理过程模式把战略管理 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容是什么?
•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有那些技术和方法?
第12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 12.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述 • 12.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及原因 • 12.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模式 • 12.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技术和方法 • 思考题
12.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 述
• 12.1.1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概念
• 12.1.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当成本相等的时候,效益越大的战略越优。
• 模糊综合评价 当出现许多复杂的战略方案没办法进行决策的时候,
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十二章思考题
• 1.什么是战略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含义和 特征是什么?
•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如何兴起的?公共部门战 略管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 3.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区别是什么?
• 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压制对议题本质的冲突, 排斥其他潜在的合适意见和战略。
假设分析
• 是一种在于将相互冲突的战略议题的理论假设创 造性的综合于一体的技术。
• 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它能够更有效的处理结构不良 的问题。
• 假设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相关人员的确定、 假设提出、假设挑战、假设汇集和假设合成。
层级分析
层级分析是确定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议题产生 原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因:
• 可能原因——事件或行为都会对给定的问题形势 发生作用的原因
• 合理原因——在科学研究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 对议题形式的出现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 可控原因——受战略制定者的控制和操纵的原因
头脑风暴
• 头脑风暴是一个产生意见和战略的方法。它和其 他议题构建的方法重要的差别是它侧重于集体智 慧,通过对战略小组的所有成员的共识进行分析 和评价。
回归分析法
• 是一种常见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在预测中,回归分析作为 一种统计程序,对某一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关系 做出准确的评估。根据一组实测资料来设想某种函数关系, 使得这一函数轨迹尽可能的接近资料,这个函数与实测值 最接近,使其能从一个或多个变量的数值去评估另一变量 的数值,这个函数就被称为:“回归函数”,利用回归分 析,预测对象Y与影响Y的因素Xi(i﹦1,2,……I……n)之 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依据自变量Xi的未来值推断预测对 象,即因变量Yi的相应值。
第二阶段:形势评估 第三阶段:问题议程 第四阶段:备选战略 第五阶段:可行性评估(确定利益相关者、资源)
第六阶段:实施
• 战略管理小组(SMG)
12.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 的技术和方法
• 12.4.1 信息搜集与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 12.4.2 战略议题确定和战略预测的技术和方法
• 12.4.3 确定优先战略的方法
德尔菲法
• 德尔菲法是一种获取并形成对未来事件的意见的 方法。简单来看,德尔菲法是通过咨询和调查, 对其所预测的议题涉及到的相关领域各自提出问 题,并将回答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并匿名反馈给 战略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加以整理和归纳。 通过反复的这样工作,最后得到一个一致性的意 见。
• 大致有六个步骤
•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殊特征
公共性、权威性、模糊性、参与性
12.1.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环境
• (一)外部环境 自然环境:影响并制约它的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经济环境:经济制度、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环境:影响和制约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等诸多
政治背景以及公共部门本身拥有的一定政治权力 社会环境:社会人口规模、职业构成、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以及一些
为准则
12.1.4 研究公共部门战略 管理的意义
• 1.战略管理有利于公共部门适应其角色的转变
• 2.战略管理有利于公共部门应对更加复杂和不确 定的环境
• 3.战略管理有利于公共部门调整组织结构、优化 组织资源和提升组织文化
12.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 兴起及原因
• 12.2.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
自的意见。 • (6)完成论证报告,要求报告中可以包含各种不同观点,
交与战略决策者作为基础资料。
12.4.3 确定优先战略的方
法
• 确定等级刻度法——通过对关于战略、议题、趋势、和 SWOT的等级进行划分,让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者可以的确 定优先战略
• 配对比较法——把战略进行两两的比较,确定优先战略 • 等级与加权法——把战略内的各项分别列出等级,然后具
趋势曲线外推法
• 以时间序列分析的某些形式为基础。
• 时间序列是随时间顺序而变化的序列集合,而时 间序列分析是在时间序列基础上的一种统计分析 方法。
• 趋势曲线外推是对于具有明显趋势的时间序列, 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通过以回归分析获得过去 观测的资料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向外推去,用于 预测未来状况。这样,战略的制定者可以根据历 史和目前的相关数据推断未来的战略的内部和外 部环境状况。
略预测的技术和方法
• (一)战略议题确定 • (二)战略预测的技
的技术和方法
术和方法
1.边界分析
1.回归分析法
2.分类分析
2.趋势曲线外推法
3.层级分析
3.德尔菲法
4.头脑风暴
5.假设分析
边界分析
边界分析是要划定研究对象(议题)的边界, 找出与其他事物严格区别的本质及其属性,使之 与外界相对隔离,在边界内组成一个同一整体。 一般有三个步骤:
• (二)战略管理的概念
指为组织确定方向,促进组织的协调性,为组织提供一致性,使组织 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层次性、动 态性和适应性的特征
12.1.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的含义和特征
•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含义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指在符合和保证公共部门宗旨的条件 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并创造新机会的基 础上确定公共部门同环境的关系,使得公共部门的职能范 围和发展方向得到合理的调整,使得公共部门资源目标和 对策选择更为合理,以更好的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 进行的整体性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