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硫氧化物废气的处理
但高烟囱排放并不能减少排出的污染物总量,只是 由于大气湍流的扩散稀释作用 , 降低了 SO2 等污染物的 浓度。自然界的净化能力有一定限度,随着污染物总 量增多,就会在某种气象条件下出现区域性的环境质 量恶化,甚至会引起相邻的地区和国家下酸雨。
绿色植物吸收
柳杉
银杏 垂柳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 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NOX
气 相
NOX
NOX
NOX
生物体 去除
液 相
光催化剂有 TiO2、
ZnO、CdS、CuO、 WO3、SnO2
工艺流程:
废气→风机→管道→稳流室→粗过滤→ 纳米光催化氧化室→吸附室→排放
TiO2 的光催化:在波长小于380 n m光
的照射下,TiO2的价带电子会被激发到导带 形成电子一空穴对 、电子一空穴对迁移到半 导体颗粒表面,被表面物种捕获,光激导带 电子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O2结合形成· O2- , HO2 ·O-等活性自由基空穴与吸附在表面的水 或覆盖在催化剂颗粒表层的羟基反应也能形 成· O H自由基。
氮氧化物的来源
天然(5×108t/a) :
自然界细菌分解土壤和海 洋中有机物而生成
人类活动( 5×107t/a ) :
石化燃料的燃烧
化工厂 金属冶炼 硝酸适用过程
机动车尾气
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1.燃料型NOx
燃料中的固定氮生成的NOx
由燃料中氮化合物在燃烧中氧化而成。含 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 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
我们可以从源头控制
在过程处理
防治措施
第一站: 氮氧化物的控制
一.燃烧控制技术
燃烧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改进燃烧 工艺,减少NOx的产生,如分级燃烧法、 低氧燃烧法、浓淡偏差燃烧和烟气再 循环等方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 本世纪初,先后开发旋流式粉煤预燃烧 器、钝体粉煤燃烧器、多功能船体粉 煤燃烧器、双通道粉煤燃烧器、多级 浓缩粉煤燃烧器,其中多功能船体粉煤 燃烧器在近200台锅炉成功应用,NOx 降低率最高达50%~55%,同时节约点 火油和燃油,并能较好地稳定燃烧过程。
二.炉膛喷射脱硝 技术
炉膛喷射脱硝过程 类似于炉内喷钙脱硫 过程,实际上是在炉膛 上部喷射某种物质,能 够在一定温度条件下 还原已生成的NOx,以 降低NOx的排放量。 炉膛喷射包括炉膛喷 水或注入水蒸气、喷 射二次燃料、喷氨等 方法。
第二站: 氮氧化物的处理
I. 液体吸收法
利用氮氧化物通过液体介质时被溶解吸收的原理,除去NOx。 主要方法:碱液吸收法、仲辛醇吸收法、尿素吸收法、吸收 还原法。
硫氧化物的简介
• SOx包括: SO2、SO3 • SOx的性质: 呈酸性的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 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SO2可氧化成 SO3 SO3毒性10倍于SO2
溶于雨水中产生酸雨
硫氧化物的来源
天然 :
自然界中的有机物腐化
人类活动 :
含硫燃料的燃烧、金属冶 炼、石油炼制、硫酸(H2SO4) 生产和硅酸盐制品焙烧
我国硫氧化物的污染状况
我国酸雨区域分布
常用处理方法
排烟脱硫
燃料脱硫
高烟囱排放
种植绿色植物吸收
排烟脱硫
从燃料燃烧或工业生产排放的 废气中去除SOx。
排烟脱硫的方法有80多种,按使用的吸收 剂或吸附剂的形态和处理过程,分为干法和 湿法两大类。
新的排烟脱硫技术,如冷冻脱硫、海水脱硫、电 子射线脱硫和膜分离技术脱硫,以及从烟气中同时脱 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正在探索中。
原理:气相中的NOx,如NO和
NO2 首先通过溶解或吸附等传质 过程转移至液相 ,如 NO2 通过形成 NO3— 或 NO2— 而 溶 于 水 中 ,NO 被吸附在液相中的微生物或固体 物表面而进入液相;然后在外加碳 源的情况下借助于微生物的生命 代谢活动,通过微生物对分布于液 相中的含氮化合物的吸收和微生 传 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分解等生 质 物谢作用,把部分吸收的含氮化合 物转化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物质 , 组成新的细胞 , 使微生物生 生化 长繁殖;另一部分含氮化合物则被 反应 微生物分解为简单而无害的氮气 或容易处理的 NO3— 或 NO2—, 同 时释放出微生物生长和活动所需 的能量。
b)
常用处理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NO的作用机 理是粒子非弹性碰撞的结果。利用外 电场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撞击尾气中 的气体分子(NOx、N2、O2和 H2O 等) ,使之获得能量。并得以激活 、 分解、电离,产生氧化能力很强的自 由基原子氧( O ) 、原子氮( N ) 、 臭 氧( O3 ) 等,这些强氧化物质可迅速 与尾气中的NOx作用,又会产生其它 种类的活性物质,最终将NOx分解为 N 2 和 O2 。
硫氧化物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吸入后, 首先刺激上呼吸道粘膜表层的迷走神经末稍,引起支 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导致咳嗽和呼气道阻力增加, 接着呼吸道的抵抗力减弱,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甚 至引起肺水肿和肺心性疾病。
形成酸雨腐蚀设备、建筑物和名胜古迹
形成酸雨腐蚀植物
2003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12万 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面山的3万亩马尾松死 亡过半.
II. 固体吸附法
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净化含NOx的废气。 主要方法:活性炭法、沸石分子筛法、泥煤法等。
III. 催化还原法
a)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不加选 择的与废气中的NOx和O2同时发生反应。还原剂气体可用 H2和CH4等。 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铂的催化作用下,还原剂只选择性地 与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而不与废气中的O2发生反应。 还原剂可用NH3和H2S等。
燃料脱硫
大气的 SO2 污染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造成的。为 防止污染,可使用低硫燃料。一般来说净化后的气体 燃料(如低硫天然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发生炉 煤气)都是低硫燃料,直接燃烧基本上不会造成SO2污 染。
高烟囱排放
利用自然净化能力控制烟气 中SO2对环境污染的方法。
高烟囱排放有利于煤烟中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扩散 稀释。烟囱越高,平均风速越大,扩散稀释作用越强。
2.热力型NOx
高温下N2与O2反应生成的NOx
N2+O2-->2NO NO+(1/2)O2-->NO2
3.瞬时NO
低温火焰下由于含碳自由基的存在 生成的NO
氮 氧 化 物 的 危 害
伦 敦 烟 雾 事 件
我国氮氧化物的污染状况
一些大城市的空气氮氧化物浓度 超标, 氮氧化物的环境容量已基本 处于饱和状态。 一些地方的酸雨污染性质已开始 由单一的硫酸型向硝酸根离子不断 增加的复合型转化。 流动源增加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 问题日益突出, 氮氧化物已成为少 数大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氮硫氧化物废气简介及 控制处理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逐年增加,大气中 NOx、SOx的排放量也迅速增长。NOx 、SOx排放引发的环境问 题已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对大气Nox、SOx的污染控制及处理已迫在眉睫。
Contents
氮硫氧化物简介及来源 烟气பைடு நூலகம்形成机理 氮硫氧化物的危害 我国氮硫氧化物的污染状况 氮硫氧化物的控制及处理
氮氧化物的简介
• NOx包括 –N2O、NO、N2O3、NO2、N2O4、N2O5 –大气中NOx主要以NO、NO2的形式存 在 • NOx的性质
–N2O:单个分子的温室效应为CO2的 200倍,并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NO:大气中NO2的前体物质,形成 光化学烟雾的活跃组分。 –NO2:强烈刺激性,来源于NO的氧化, 酸沉降。
原理:在烟气中加
入少量氨气、水蒸气或甲 烷气 ,再利用电子加速器产 生的高能电子流 ,直接照射 待处理的气体 ,通过高能电 子与气体中的氧分子及水 分子碰撞 ,使之电离 ,形成 非平衡等离子体 ,其中所产 生的大量活性粒子 (如 OH、 O等 )与污染物进行反应 , 使之氧化成 NOx , 再与水 蒸气和氨气生成硝酸铵化 肥并加以回收,可同时脱 硫脱硝。
城市化加速 城市生活污染增加
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852.4万吨, 比上年增加9.4%。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为 1465.6万吨,比上年增加 14.1%,占全国氮 氧化物排放量的 79.1%;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 为 386.8 万吨,比上年减少 5.2%,占全国氮氧 化物排放量的 20.9%;其中交通源氮氧化物排 放量为 290.6 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