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研的关注度不高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需要积极对国际市场进行调研,这样才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国际市场状况。

而在实际的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调研的关注度不高,使得国际市场开拓受到相应的影响。

市场调研的关注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不做或很少做充分的市场调研,有的企业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市场调研,进入的盲目性很大。

很多中小企业往往采用的是跟进者的做法,其它企业出口什么产品,就盲目模仿。

这样的做法也许能让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出口额,但长期下去,企业是没有出口后劲的,它只能跟在别的企业后面模仿。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进入了目标市场后,不分析销售状况。

销售额上升时,不知道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原因,以便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销售额下降时,往往采取的第一招就是赶快降价,而不是通过调研找准症结所在,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同时作出相应变化。

就连在国际营销领域应当比较专业的外贸公司,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好。

现代企业经营方式,应是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整体市场营销活动,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获取利润。

整体市场营销活动是指企业围绕目标消费者这个中心,把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渠道选择、促销、合理定价、提供足够的服务、及时收集信息反馈等手段加以综合运用和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一种方式是适应于供过于求、需求导向型的观念,它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生产导向型的方式是不相容的。

营销方式局限,还表现在定价方法上。

由于对市场调研的关注度不高,很多中小企业只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而不考虑市场价格以及企业当前的销售目标等因素。

当外商反应价格偏高,不能接受报价时,生产企业往往寻找各种理由,如企业的经营成本就这么高。

当外商转而向沿海企业订购或向世界其它地方采购时,生产企业才想起应当降低成本,与国际接轨。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较为单一与盲目
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不长,规模与实力有限,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不足。

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较为单一与盲目。

一是选择的进入模式比较单一,对不同市场的适应性不强。

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国际市场开拓的经验,因此在大多数市场的开拓中选择的都是单一的出口进入模式,缺乏对国际市
场开拓的长远规划。

这种单一的进入模式灵活性较差,忽视了各国市场的差异性,导致企业不能有效地进入某些市场前景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或者由于进入模式不适应目标国市场而最终导致市场进入失败。

此外,在销售方式方面,主要依靠专业外贸公司的推销。

许多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外贸公司出口产品,使自己不经意间就有了出口的业绩。

只有当外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才想起应当有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当然,这符合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策略,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只是被动地进入国际市场,使得选择的进入模式显得非常单一。

二是对进入模式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专业化的人员对目标国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而中小企业往往又不愿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研究国外千变万化的市场。

因此常常在还没有摸清东道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情况下,为了尽快实现公司的市场目标,就匆匆做出进入模式的决策。

比如中小企业正在准备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却并没有对国际市场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査,仅仅只是出于一个客户的建议,就准备采取合资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这种国际市场的进入模式显得非常盲目,难以得到明确,势必会影响到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成效,甚至是对国际市场形成错误的判断。

(三)产品品质较低,未能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产品品质始终是中小企业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坚实保障。

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在实际的产品品质方面,产品品质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未能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从整体产品概念来看,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缺乏技术创新。

出口产品的功能、效用等核心产品老套、单调,未能跟随科技和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

出口产品的外观、造型、包装、商标等有型产品的设计水平低,出口产品所提供的送货、维修、安装、保证、零部件供应等附加服务不足。

在国际市场上,打入市场靠品种,不断创新,占领市场靠质量,巩固市场靠服务,但中小企业出口产品普遍地缺乏整体产品概念,或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都较为落后,对出口的进一步扩大,影响必然很大。

此外,中小企业在日常产品的生产方面,忽略发挥品牌的作用,没有培育品牌的计划和信心,缺乏自己的名牌,未能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这种对待产品品质的方式,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也难以很好地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难以得到增强。

(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
随着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提出,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就提高了。

然而,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中小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企业员工仍停留在原有的管理和生产理念上,中小企业的种种弊端就显现出来,管理上的落后,执行力的欠缺,生产上的消极怠工,对新知识和新理念的排斥等,都反应出与国际上的差距,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造成了阻碍。

如对进口设备的操作就存在难度,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大多数研究和生产设备都采用的是进口设备,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包括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尽管中小企业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国际先进理念和操作的学习和培训,但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

由此,如果企业员工不提高自身素质,那么,就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会存在难度,这样的企业很难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此外,在员工整体素质培养方面,中小企业并没有加大投入力度,只是过多地强调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这种对待员工素质培养的方式使得企业员工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高,极大地制约着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