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9 XX县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项目1.2项目承担单位:1.3山西XX实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XXX 1.4建设性质:新建1.5建设地点:XX村XX村1年6月建设规模:10000亩优质核桃基地,总投资17000元;基地建设421.44万元,其中林业建设投资255万元,水利设施配套投资90.44万元,技术培训服务队伍建设30.7万元,培训教材和专家招聘费25万元,10万亩同时,XX公司获得了高质量的原材料。
XX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比上年增长13.4%。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476元,实际增长4.8%。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农村地区为46.2%,下降1.5个百分点XXXX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830万,XXXX年末为107万。
相当多的城市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正在摆脱贫困,与城市一起向小康社会迈进。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看。
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
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和农民收入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城市。
这些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XXXX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全面展开,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围绕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而提出的本项目的基本特征是充分发挥山西XX实业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户大规模种植核桃,服务公司核桃深加工项目。
该项目的运作模式是农民用国家的现金从事大规模种植核桃的工作。
XX实业有限公司是牵头单位,负责组织项目实施,为农户核桃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项目实施后,公司和农户将根据收购合同及时收购,确保种植者的利益,同时公司将有一个稳定的核桃种植基地,保证原料质量。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现温饱后,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这一阶段可以按照预期目标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关。
诚然,小农户很难实现小康社会,仅仅依靠分散的小规模农业也很难实现小康社会。
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商品生产,他们才能融入现代经济发展的潮流。
9XX县是山西省著名的核桃产区之一。
目前,核桃年产量已达到XXXX年。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XXXX XX县核桃总产量将超过5000吨,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品。
但是,目前该县核桃种植普遍分散,规模小,农民没有得到有效组织,缺乏统一完善的销售网络核桃收获后,农民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销售成为制约农民收入的主要问题XX实业有限公司是该地区核桃加工的龙头企业。
目前,各种核桃产品的生产能力接近4000谢顿,需要5000吨核桃原料。
但是,由于公司尚未建立稳定的原料种植基地,原料供应缺口大,原料质量难以保证,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很大。
该公司难以有效控制,从而对其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实施,依托XX实业有限公司的组织和指导,动员农户在退耕还林土地上集中种植核桃,形成公司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
该基地由国家投入救助资金,帮助农民购买苗木和肥料生产材料。
农民投资核桃种植和管理。
该公司提供核桃种植过程的技术指导,如修剪和虫害控制。
该基地为农民所有。
该公司通过与种植者签署核桃收获后的出路来确保农民的利益。
随着项目的实施,公司和农户实现了双赢。
公司拥有稳定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可以提高原材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控制生产成本。
农户有专人指导核桃种植,有利于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核桃收获后,公司将进行集中收购,避免了农户单独入市面临的销售风险,保证了农户的收入。
项目实施后,预计将带动XX县8个自然村的600多名农民发展核桃种植,每户种植约19亩,平均每亩增收600元。
2.3项目区基本信息XX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区北部,临汾区北部。
吕梁山南麓东临汾河,东临霍州市,西接博县、Xi县、交口,北接零陵,南接洪洞。
地理坐标是东经111° 13 ‘-111° 14 ‘和北纬36° 27 ‘-36° 48 ‘县城相对比较方,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39公里,总面积872平方公里。
县政府驻扎在xx。
XX县位于固始山以西,汾水以东。
自然,它在西北高,在东南低。
它被山川环绕,雄伟壮观。
西部的固始山海拔1890米,是全县最高的山,东部海拔约900米。
该县大部分是黄土丘陵区,有许多沟壑、许多沟渠、许多梁和许多斜坡。
陆地面积占32%,河谷面积占17%,泥石流沟面积占11%这些河流包括汾河的支流团拜河和都珠河。
该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少雪,春夏干旱多风,秋季多雨凉爽东部气候温和,西部高原干燥多风。
年平均气温10.1℃,年积温3993.7℃,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25℃,日照时数2600小时,占允许时数的59%,年降雨量550毫米,无霜期约170天9 XX县辖5个镇、3个乡、225个行政村。
在XXXX,总人口为135,500人全县有耕地28703公顷,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土豆、红薯等。
经济作物包括大麻、药材、养蚕等。
核桃在这个地方已经种植了几百年了。
该县八个乡镇中有五个盛产核桃。
在“北抓核桃,南抓红枣”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指导下,XX县在XXXX拥有13万亩林区,其中挂果面积5万亩。
在核XXXX年,通信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万部,普及率达到55%,手机用户达到5000人。
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2.4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由山西省XX工业有限公司牵头,由XX县敬香镇、玉竹镇人民政府组织项目下8个村委会的具体建设。
山西XX实业有限公司是临汾市唯一的大型核桃加工专业企业,也是山西省较大的核桃系列综合加工企业之一。
该公司成立于1993年。
工厂位于XX市西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
注册资本60万元,法定代表人韩安庆。
该公司在1998年进行了股份改革,县供销社占40%,员工占60%39年,公司总资产价值11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1398万元,资产负债率42%自XXXX以来,公司被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评为“AA”级企业。
XXXX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最受消费者欢迎奖”和“山西名牌产品奖”;在XXXX,该企业被临汾市政府确定为临汾市核桃加工龙头企业,负责本地及周边地区核桃的加工和转化。
现有员工56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21人,初级职称8人,中级以上职称6人公司的领导团队由4人组成。
团队团结,勇于开拓,与时俱进。
经理韩安庆,男,45岁,大专学历,经济师职称他从事企业管理多年,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这位同志有着强烈的事业心,正派的工作作风,敢于挑战困难,具有很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能够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克服困难,不断创新,促进公司不断发展。
公司组织结构完善,结构合理。
销售部招聘了6名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为开拓核桃产品市场、完善销售网络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有一条美国进口核桃加工线和一条琥珀桃仁加工线。
公司主要产品有核桃露、出口桃仁、琥珀桃仁等,加工生产能力分别为3000吨、500吨和150吨公司严格遵循“以人为本、求实创新、诚信守法、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
坚持不断培养人才,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拓展业务,接受市场的洗礼,推动核桃产业化进程的发展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3.1规划依据①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1311”农业生产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
②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扩建项目编制的通知》③临汾市计委关于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扩产项目申报事项的通知④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指南》5 xx县国民经济“十五”规划纲要⑥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北抓核桃,南抓红枣”⑦GB/t 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3.2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大”精神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联合区域支柱企业(XX公司核桃加工系列产品)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布局、综合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企业管理。
通过市场主导、基地主导、基地联系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供销于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使人们受益,企业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3.3建设原则根据两茂坡川不同土地类型,核桃经济林建设应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当地水、热、光、土、劳动力等资源,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政策动员、效益驱动、典型带动的方式,实施核桃经济林建设,实现农民和企业双赢3.4建设目标以XX实业公司为龙头企业,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
依托XX实业公司的组织和指导,建设万亩核桃经济林和1500亩核桃节水灌溉基地。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础。
将为农民和企业实现双倍利润第四章工程建设规模布局4.1基础确定原则①场地条件好,集中连接,有一定的灌溉条件(2)乡镇和行政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开展项目③干部群众素质高,积极要求参加基地建设。
(4)项目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更加便利根据确定基地的原则,经过调查研究,基地与乡镇、村委会和农民进行了讨论。
基地确定了景里乡、年会城村、西村、保罗、胡风、叶竹镇河、白家河、高家沟等8个村委会4.2建设规模建设万亩核桃经济林基地、1500亩节水灌溉核桃基地、339年核桃生产培训农民1700人、制作培训教材1700套、邀请专家讲座10人次第五章投资预算和资金筹集建设万亩核桃经济林基地,总投资421.4万元其中,森林经营投资255万元,水利设施投资90.44万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投资7507万元。
(见附表)5.1建设1万亩核桃经济林,投资255万元(1)万亩整地,每亩3个工作岗位,每亩3万个工作岗位,每岗位25元,投资75万元②种植1000亩,每亩1人,万人,每人投资75万元,25元③木材费,每亩37株,37万株,每株3元,投资111万元④肥料:每亩1.5吨,15万吨,每吨30万元2元⑤其他费用,购买塑料薄膜、工具等生产辅助工具,每亩14元,总投资14万元5.2水利设施:总造价90.44万元(详见设计规范)5.3科技支撑系统需要投资75.7万元5.4筹集,建设1万亩核桃经济林基地,总投资421.4万元政府申请救助资金265万元,主要用于种苗费、水利设施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