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手段/工具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教育技术本质是科学知识或其它系统知识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理解(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教育技术学: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的类型1.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技术)2.智能形态的技术(观念技术)。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第二讲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素材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指对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综合处理的技术。
媒体的分类(1)感觉媒体。
(2)表示媒体。
(3)表现媒体。
(4)存储媒体。
(5)传输媒体。
多媒体素材的类型1)文本素材。
常见格式为doc、txt、rtf等2)图像素材。
3)音频素材。
4)视频材料。
对于人眼来说,若每秒钟播放24帧到30帧就能够产生平滑连续的画面效果。
5)动画素材。
动画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通常8帧/秒以上),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感觉,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模拟。
第三讲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国际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1)直观教学(17世纪-19世纪末)夸美纽斯《世界图解》,直观形象;(2)视觉教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霍本,利用视觉材料作辅助,以使学习经验较为具体化 (3)视听教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主要技术史有声电影、广播、电视、录像等技术。
(4)教育传播系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芬恩;(5)教育技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第四讲没有第五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揭示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学习理论课分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有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有苛勒、布鲁纳、奥苏伯尔和加涅等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三大原理。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理论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关于“如何教”的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基于行为训练的教学1.示范-模仿教学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程序:(1)定向。
(2)参与性练习。
(3)自主练习。
(4)迁移。
2.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的五条基本原则: a小步子原则: b积极反应原则: c及时强化(反馈)原则: d自定步调原则: e低错误率原则:基于知识传递的教学 1.加涅“九大教学事件”(1)引起学习注意。
(2)明确学习目标. (3)回忆相关旧知。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引发行为表现。
(7)提供信息反馈。
(8)评估行为表现。
(9)强化保持与迁移。
2.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1)预备;(2)呈现;(3)联系;(4)统合; (5)应用。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1.杜威的“五步教学法”(1)困难(2)问题(3)假设(4)验证(5)结论2.发现教学法。
传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拉斯威尔传播模式“5W 模式”传播行为包括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通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
第七讲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学活动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其中“条件”既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非物质条件。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是指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多媒体教室的构成1.系统结构。
2.主要设备(1)中央控制系统。
(2)多媒体计算机。
(3)投影机.可以分为三类,即CRT、LCD、DLP投影机。
(4)视频展示台(5)银幕语言实验室类型 1.听音型2.听说型3.听说对比型4.视听型视教学资源是指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与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总和。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组成部分。
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是指蕴涵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以数字化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信息资源。
目前可建设的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九大类,分别是:媒体素材、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
图像素材处理1.矢量图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数学向量。
矢量图的优点在于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而不会出现图像失真现象。
但矢量图只能表示有规律的线条组成的图形,矢量图不宜用于制作色彩丰富的图像,2.位图是指由一系列小点(像素)构成的图像,每个像素都需要用亮度、色度等参数数据来描述。
由于位图受像素的影响,所以不能随意变大或缩小,否则就会使图像失真、不清晰;此为由于文图文件表现力强,因此文件体积较大。
二、图像的主要参数1. 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像的最小的单元。
2.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是指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密度的度量方法。
3.图像深度图像深度是指描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数据所占的位数。
4.图像大小公式计算:文件的字节数=(位图高度×位图宽度×图像深度)/8 5.图像亮度亮度是指图像彩色所引起的人眼睛对明暗程度的感觉。
6.饱和度7.色调(色相)三、图像文件的格式Word中的图形图像格式一般为BMP或TIF格式的文件;在网页中使用的图像格式则是PNG、JPEG和GIF格式的图形文件;印刷输出的图像格式一般为EPS或TIF格式。
1.BMP 格式BMP格式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标准的图形和图像基本的位图格式,用BMP格式保存的图像质量不变,且文件比较大。
2.JPEG格式JPEG格式是一种较常用的有损压缩方案(压缩比达20倍),它支持各种格式的彩色图像,画面质量与BMP没有太大差别,但文件大小却远小于同尺寸的BMP文件,非常适合于需要处理大量图像的场合,也是网上最流行的图像格式之一。
3.GIF格式GIF图像文件是经过压缩的,文件很小,可构成一种最简单的动画。
另外,该格式允许用户为图像设置背景的透明属性。
缺点是最多只能处理256种色彩,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的图像文件。
4.PNG格式PNG是目前保证图像最不失真的格式,PNG同样支持透明图像的制作,它可让图像和课件背景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缺点是不支持动画应用效果。
5.WMF格式该类图形比较粗糙,并只能在MicrosoftOffice中调用编辑。
6.PSD格式PSD文件格式是图像编辑工具Photoshop的生成文件,优点就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能进行一些诸如图像透明化的处理,但PSD文件比BMP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还要大得多。
7.DIF格式DIF格式是AutoCAD中的图形文件,它以ASCII方式存储图形,在表现图形的尺寸大小方面十分精确,可以被CorelDraw、3DS等大型软件调用编辑。
1.用300DPI来扫描一幅8″×10″的彩色图像,将得到个像素的图像。
A)300×8×10 B)300×8×300×10 C)300×8×10×1000 D)300×8×300×10×1000答案:B 用300DPI来扫描一幅8″×10″的彩色图像,就得到一幅2400×3000个像素的图像。
2.如果显示屏的分辨率为640×480,一幅320×240的图像占显示屏的。
A)1/2 B)1/4 C)1/16 D)1/8答案:B 如果显示屏的分辨率为640×480,那么320×240的图像只占显示屏的1/4。
3. GIF格式能够支持透明背景,还可以将多张图像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逐个显示,形成了动画的效果。
4. JPG、GIF和PNG都是位图文件格式,WMF是矢量图文件格式。
第九讲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具体而明确的表述。
教学目标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控制功能4.评价功能布卢姆等人将教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为“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层次。
2.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知觉(2)准备(3)有指导的反应(4)机械动作(5)复杂的外显行为(6)适应(7)创新。
3.情感领域目标分类(1)接受或注意(2)反应。
(3)评价。
(4)组织(5)个性化三维目标结构形态: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BCD编写法马杰提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象、行为、条件、标准四个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第十讲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教材: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的体系;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学习内容分析 1知识点分析 2内容结构分析学习内容分析的意义(1)为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3)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为教学顺序安排奠定了基础。
第十一讲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内容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学是由教和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需要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其操作的总和。
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一)加涅“九段教学法”:(1)引起学习注意;(2)明确学习目标;(3)回忆相关旧知;(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引发行为表现;(7)提供信息反馈;(8)评估行为表现;(9)强化保持与迁移。
(二)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1)预备;(2)呈现;(3)联系;(4)统合;(5)应用;(三)杜威的“五步教学法”:(1)困难(2)问题(3)假设(4)验证(5)结论第十二讲教学活动计没有常见的几种文件的格式文字 doc txt rtf图片 jpg png bmp jpeg gif psp wmf dif动画 Gif srvf音频 wav mp3视频 avi mp4 rmv wmv 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