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自然数幂次方和的另一组公式
3
摘要:一般的自然数幂次方和公式是用n 的p+1次方的多项式表示,考虑到任
4 一多项式均可用k n C 表示,本文给出了自然数幂次方和用k n C 表示的方法,并且给
5 出了相应的系数完整表达式。
这比多项式表达方便得多,因为多项式表达的系数
6 至今仍是递推公式表达。
7 8
9 由笔者的文章(注【1】)知,自然数幂次方和可以用关于n 的多项式表达,而
10 每一个多项式均可用k n C 表示的,因此可猜想自然数幂次方和也可以用k n C 表达出
11 来。
12
假设自然数幂次方和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13
∑∑=++===p
k k n k n
k p n C A k S 1
111。
(1)
14
那么同理可应有:
15
∑∑=++--=-==p
k k n k n k p n C A k S 1
11)1(1
1
1
16 那么:
17
∑∑=+=++--=-=p
k k n k p
k k n k n n p C A C A S S n 1
1
1
11
1 18
[
]∑∑==+++=-=p
k k n k p
k k n
k n k p
C
A C
C
A n 1
1
111
19
20
∑==
p
k k
n k p C A n 1
21 因为对于充分大的自然数n 均使得上述式子成立,所以上式对应的应该是一个22 关于n 的p 次多项式,其中:
23
)1).....(1(k n n n C k
n -+-=
24 这仅仅是一个多项式的写法,与排列组合无关, n 可为任意的数。
25
分别令n=1,2,3, 。
p-1时就有:
26
01
1
1
1
+=+
==∑∑∑∑=+===t
k k
t k p
t k k
t
k t
k k t
k p
k k
t
k p
C A C A C A C A t
27
∑==t
k k
t k p
C A t 1
)1...3,2,1(-=p t 。
28 (2)
29
∑-=-=1
1t k k t k p
t C A t A )1...3,2,1(-=p t。
30 (3)
31
这是一个递推的数列,其中A 1=1 , 很显然,通过它可以求出所有的系数t A ,32 仿照笔者的文章(注【1】)可证明,由(3)式求出的系数t A ,使得公式(1)33 成立,即自然数幂次方和的公式由(1)(3)给出了。
34
其中(3)式是递推公式,那么能不能直接写出系数A t 的表达式呢,下35 面给出这个结论。
36
引理:i t i t i
t i
k i k i k k t C C C --=---=-∑)1()1( 。
(4)
37
38 证明:令:∑-=-----=-=i
t j j i t j i t j i
t C x x x f 0
)1()
1()(
39
∑-=--=
=i
t j j
i
t j
C
f 0
)1(0)1(
40
令k=i+j 的,则j=k-i ,同时两边分别乘以i t C ,那么
41
i
k t
i
k t
i
k i k i t i t i k i k i t C C C -==------=-=∑∑)1()1(0 。
(5)
42
因为有:
43
k t
i k i t i t i k i
k k t i t i t i k C C C C i i k k t t i k i k k t k t C C i k t i k t i t i t k t i k i t C C =--=--=--=
----=
----所以:!
)!()!(!)!(!!)!(!!!)!()!(!
)!(!!)!()!()!(
44
45 因此(5)式可以变换为:
46
i t i t t i
k i k k t i k t i
k i
k k t
i k
i t
i
t t i
k i
k k t i k i t i t t i
k i
k k t i k i t
i
t t i
k t
i
k i
k k t i k i k i k i t i t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1()1()
1()1(0)1()1(0)1()1(0)1()1(01
1
1
1
47 证毕。
48
定理:
∑=-•-=k
i p i k i k k i C A 1
)1(
49
)1...3,2,1(-=p k 。
(6)
50
证明:(1)当k=1时,由(3)式得1=k A ,代入定理公式中,可知结论成立。
51
(2)假设当k<t 时,结论均成立,那么由(4)式知:
52
∑∑∑∑∑-=-=--==--=--=•--=-=11
1
1
11
1
1
)1()1(t i t i
k i k i k k t p
p
t k k
i p i k i k k
t
p
t k k
t k p t C C i
t i C C
t C A t A
53 由引理(4)式可知:
54
∑∑∑=--=--=+-•-=•-+=-•-=t
i p
i t i t t t i p
i t i t p t i i t i t p p
k i C A i C t C i t A 1
1
1
1
1
1
)1()1()1(
55 即结论对于k=t 也是成立的。
(证毕)
56
备注;【1】/21285536?ptlang=2052
57。